科学知识是客观真理吗为什么(科学知识的特点为客观真理性逻辑性和)深度揭秘
聚焦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的课堂诠释(二)
探究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文 | 程平犍为县教研师训中心科学的怀疑是以承认客观真理的存在为前提的,怀疑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探索真理科学的怀疑是在否定谬误中有批判地继承,在与谬误作斗争的过程中,更趋近真理一、 探究始于问题
问题是探究的逻辑起点,一切科学探究、科学发现都是始于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又引出新的、更深刻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他本人正是因为提出了解决牛顿力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或矛盾而建立了相对论问题的提出,源自于好奇心好奇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对已有知识和观点中自己不清楚的部分,二是对针对自己完全不了解的新的知识和新的观点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
”好奇心是探究的起点,不怕有问题,就怕无法提出问题好奇心是问题背后的驱动力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真理寻求者,就要对事物保持好奇心良好的教育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学生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对学问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究。
二、 怀疑要有科学依据人们在谈论探究时,往往只重视怀疑和探索精神,而忽略了怀疑和探索的科学依据在学生中存在两种极端:要么胡乱怀疑科学主流,遍地都是“科学猜想家”;要么迷信乱神怪力的伪科学,其症结就在于怀疑时缺乏科学依据。
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时,可以追问为什么,提出怀疑,但同时也要对“怀疑”本身反思、怀疑也就是说,在对一个事物提出怀疑时,也要对这个提出“怀疑”质疑:怀疑有没有道理,有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要这样“怀疑”,是不是能够构成一个“怀疑”。
如果能够经得起这样的质疑,怀疑就是有科学依据的,怀疑就是为了探索真理而不是其他三、探究活动要符合逻辑探究活动建立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而理性思维除了要尊重事实和证据,还要符合逻辑理性思维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类比、抽象、演绎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符合逻辑性。
例如:生物学课上强调探究必须建立在符合逻辑观察和实验的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的得出是符合逻辑的、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而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个自洽的逻辑体系,没有逻辑关系,数学的公式、定理等便无法构成。
因此,数学学习对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大有裨益符合逻辑的探究才能经得起推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样的探究才能向前迈进,向真理靠近所以探究活动一定要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动。
四、科学的怀疑不是“怀疑一切”现代科学的诞生,正是发扬科学的怀疑精神的结果:维萨里、哈维挑战盖伦的解剖学;达尔文挑战神创论;巴斯德挑战自然发生说科学的怀疑意味着科学绝不相信权威,也绝不无条件地盲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是人一旦有了权和名就比别人更聪明,就掌握更多的真理,如果不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对所有的观念,不管是荒唐还是正确,都全盘接受,就失去了分辨是非、去伪存真的基础,科学也无法发展。
但是,极端的怀疑会导致否认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既怀疑人人信奉的一切宗教教条,也挑战一切古代科学的权威和一切科学主流,否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能力,从而怀疑一切,走向反科学科学的怀疑是对新事物的追求,对旧事物中错误东西的否定,既有批评,又有继承,因而是积极的。
科学的怀疑与怀疑论、“怀疑一切”是有根本区别的既不盲目地相信,也不盲目地怀疑,相信与怀疑都建立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这才是科学怀疑精神的真谛,绝不是“怀疑一切”编辑 | 雍晓燕图片 | 网络(原文刊载于《四川教育》杂志2017年第5期。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