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是可描述的(科学知识是可描述的。 A)一篇读懂
康德认为,我们体验到的现象世界,具有统一对象且因果相关的时空世界,是我们的思维赋予感官数据以形式的结果。是我们的 "理解范畴 &quo
康德认为,我们体验到的现象世界,具有统一对象且因果相关的时空世界,是我们的思维赋予感官数据以形式的结果是我们的 "理解范畴 "赋予 "直觉 "以形式为了科学地认识世界,我们需要在感官数据和理解范畴之间进行交易。
如果我们(a)只有心理形式而没有感官内容,或者(b)只有感官数据而没有心理形式,那么就没有知识这种交易模式意味着,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任何独立于我们心智形成力之外的关于世界的东西,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任何关于 "事物本身 "的东西。
我们只知道我们创造了什么这种知识理论意味着,一方面,笛卡尔和莱布尼兹等理性主义者仅用逻辑和观念来论证灵魂的存在、上帝的存在等的努力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把范畴应用于观念而不包括感官数据另一方面,休谟和洛克等经验主义者的努力也是失败的,因为他们认为可以把知识仅仅归结为感官数据。
但这种说法似乎遇到了两方面的问题,(1) 如果我们的心智本身不是感官数据和理解范畴的产物,我们又如何能了解我们的心智呢(2)如果事物本身既不是感性认识范畴的产物,也不是感性认识数据的产物,我们又如何能知道关于事物本身的任何事情,包括它是不可知的。
心智和事物本身都是知识的交易模型能够成立的前提,因此它们本身不可能是该模型的结果看来,知识可能性的条件本身并不是可知的条件因此,我们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如果我们没有关于心灵和事物本身的知识,那么康德的分析框架似乎就不成立了。
但如果我们确实拥有关于这两者的知识,那么他的知识理论就是错误的,或者说肯定不够全面现在,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质疑康德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描述来打破这一困境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知识既包含概念成分,也包含经验成分。
但我们有很多关于数学对象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带有任何合理的直觉,我们可以思考,而且显然也知道很多关于有成千上万边的数字的知识,我们可以思考并利用1000到10000000次方这样的庞大数字数学显然是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康德将必然性和客观性建立在我们这个物种及其共同的理解范畴之上,以同样的方式赋予感官数据以形式但这意味着必然性和客观性取决于我们,如果我们这个物种不存在,那么所有这些必然性和客观性都会消失。
基本上,他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或然的必然性和依赖的客观性对某些人来说,这可能足以克服相对主义的挑战但我更倾向于追求一种更强大的必然性来源,以及一种客观性概念,即独立于我们之外的客观性例如,柏拉图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即使我们不存在,永恒和非物质的形式也会存在,它们是必然存在的实体。
对于许多同情 "形式 "的人来说,为 "形式 "立论的最好方法就是诉诸数学实体的必然性和客观性,而这些实体是我们可以思考的,而不是用我们的五官去体验的但现在我们暂且不谈康德对科学的论述,而是要问:这种科学的认识模式是认识事物的唯一途径吗。
康德用 "先验知识"来描述他的科学知识形式但科学知识是唯一的知识吗康德本人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认为,我们可以求助于实践理性来理解我们自己是自由的、可以从事道德行为的存在事实上,我们只有预先假定了这种自然界的自由,才能理性地理解我们的道德生活,当然,这种自由与现象界的决定论(康德的牛顿世界观是决定论的)是截然不同的。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宣称,在崇高的体验中,我们的理性,也就是把事物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来思考的能力,可以把无限性看作是一个整体,或者是一个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以添加的整体这种思维能让我们获得一种振奋人心的审美体验,让我们感到自己并不局限于有限的身体。
如果没有这种将无限视为一个整体的能力,我们就根本不会有崇高的体验:这是一种预设,就像自由意志是一种预设一样,它有助于使我们的体验变得有意义对康德来说,我们的道德行为和审美感受经验并不是科学知识但是,康德却巧妙地探讨了它们对于理解我们作为具有道德和审美能力的理性人的经验是多么不可或缺。
为什么不说它们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为我们提供真正的认识形式呢如果它们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某种知识,那么也许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感觉和行动,对心灵和事物本身有足够的了解,从而摆脱坚持康德的科学知识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困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