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大象版)深度揭秘

2023-09-22Aix XinLe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教案

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大象版)深度揭秘

 

小学科学(微课+课件+教案+知识点)汇总2022版课程标准《科学》权威解读下载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过关考试习题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汇编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目录点击蓝色下划线字观看准备单元 水滑梯的秘密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1 显微镜下的细胞2 发面的秘密3 发霉的馒头4 不一样的"感冒”5 疫情与防护第二单元 循环的水1 雾和云2 雨和雪

3 霜和露4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5 水与地表形态第三单元 浩瀚宇宙1 月球、地球和太阳2 太阳系3 星座4 星系5 浩瀚宇宙第四单元 遗传和变异1 我像谁2 动物的遗传和变异3 植物的遗传和变异4 追根溯源

第五单元 我爱我家1 我家的水电气暖2 小小住宅设计师3 小小住宅建造师4 最佳宜居奖反思单元 “扑克牌”里的秘密知识点总结准备单元 水滑梯的秘密1、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

有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2、使用(统计图)可以让结果更直观3、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让数据更可靠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1 显微镜下的细胞2 发面的秘密

3 发霉的馒头4 不一样的"感冒”5 疫情与防护1、植物、动物和人都是(生物)2、植物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3、动物和人体也是由很多各式各样的(细胞)构成的。

不同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4、(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5、(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

这就是酵母菌发面的原理6、(真菌界)是真核生物中与植物界、动物界等相并列的一大生物类群,包括(酵母菌)、(霉菌)之类的微生物7、真菌不能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养分,必须像动物那样从其他生物或环境中吸收(有机养分)

8、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9、(蘑菇)和(木耳)都是大型、高等的多细胞真菌,是肉眼可见的“微生物”10、使食物发霉的是另一类真菌——(霉菌)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10、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11、霉菌不仅能使食品、物品发霉变质,还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发霉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不仅能使人。

慢性中毒,甚至有致畸作用。第二单元 循环的水

1 雾和云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2.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雾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3.【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实验目的】模拟雾的形成【实验材料】烧杯、温水、冰块、镊子。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白气"的温水(2)用镊子夹取一块冰块,接近烧杯口,观察现象(3)把冰块移开,观察现象(4)重复上述步骤几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把冰块接近烧杯口,烧杯口有“白气”(“雾”)出现;把冰块移开;“白气”会逐渐消失。

【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4.云和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云与雾形成的相同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都会遇冷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同点是云在高空,雾距地面较近。

5、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6、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7、在“人造雾”的实验中,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

2 雨和雪1.根据事这产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就是在假设(假设是一种科学探究技能)2.雨来自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

雨3.云中的小冰晶遇到强大的上升气流时,会反复被抬升在这个过程中,小冰晶会吸附遇到的小水滴或其他小冰晶,体积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落下来如果到达地面时,它们没有完全融化成水,仍呈固态,就是。

冰雹4.雪和雨的形态不同雨以水的液态形式存在,雪以水的固态形式存在如果气温低到水的凝结点,水蒸气可能就会变成雪5.下雪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下雪会对我们的出行造成不便:车辆在布满雪的路面上行驶时,轮子会打滑,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

下雪会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一定的促作用因此,雪对人和农作物来说有利有弊3 霜和露1.秋季清晨,草叶上的小水滴是露冬天的草坪上有霜冬天的窗户玻璃上会出现“露”或“霜”2.桶的外壁上的小水珠就是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

水蒸气遇冷形成的“露”3.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更低4.桶的外壁会形成一层“霜”,这是由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5.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

露6.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4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2.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水循环的一般路线)。

答: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会遇冷凝结成许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不断聚集,在高空便形成了云,在低空便形成了雾当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随着空中气温的变化落到地面,形成雨或雪等落到陆地上的水,有的经过蒸发变成水蒸气又上升到空中,有的则根据地表气温的不同以霜或露的形式存在。

当地表的水越积越多,有的会流入地下成为地下径流,有的会在地表形成江、河、湖等,最终汇入海洋3. 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水循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对人们生产、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水循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节约用水,保护淡水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有利的一面:(1)“瑞雪兆丰年”: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作物起到保护作用,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适量的降雨能够缓解庄稼的旱情,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3)雨后清新的空气使人身心愉悦不利的一面:造成水灾、干旱、冻坏动植物等。

4、地球上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5、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一个重要内因6、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过程: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

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7、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和地表上层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

8、天上的水总降不完的原因: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5 水与地表形态。

1.在地表变化的过程中,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水对地表的作用是缓慢的,是日积月累的。4.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和黄河入海口的沙洲的形成。

从第一幅图片中,可以观察到乾坤湾的两岸一面为凹岸,一面为凸岸:凹岸一侧有悬崖,地形险峻;凸岸一侧是平缓的河滩形成这样的地形特点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自然界中河道总是弯曲的当河水流过河湾时,河水由于惯性会偏向凹岸,进入单向环流状态,河水及其中裹挟的碎屑不断冲击凹岸使得凹岸不断后退。

被侵蚀下来的碎屑物质,较粗的沉积在河床底部,较细的则由环流的底流带至凸岸沉积下来,因此凸岸不断前伸随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发展,河床会越来越弯曲第二幅图是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主要是河水的沉积作用造成的。

河流入海时流速急剧降低,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弱甚至消失,使得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形成锥形的堆积地貌5.河流通过什么方式改变地表?侵蚀、堆积、搬运6.黄河第一湾、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以及长江三角洲

,这些独特地形的形成都离不开河流的作用。7.研讨问题1:降雨会对地表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你的认识解释右图中沟壑的形成。

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由于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雨集中并容易出现暴雨,造成比较大的地表径流,而且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流水速度较快,加上黄土这种土壤本身的土质就比较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对土壤的保护,因此该地区的流水侵蚀作用非常强烈,这才形成黄土高原崎岖不平的地表形态。

问题2:黄河第一湾和黄河入海口这两段河流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形地貌?根据你的认识试着进行解释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两岸一面为凹岸,一面为凸岸:凹岸一侧有悬崖,地形险峻;凸岸一侧是平缓的河滩。

形成这样的地形特点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自然界中河道总是弯曲的当河水流过河湾时,河水由于惯性会偏向凹岸,进入单向环流状态,河水及其中裹挟的碎屑不断冲击凹岸使得凹岸不断后退被侵蚀下来的碎屑物质,较粗的沉积在河床底部,较细的则由环流的底流带至凸岸沉积下来,因此凸岸不断前伸。

随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发展,河床会越来越弯曲黄河入海口有大量的沙洲,像湖或海洋生长的平地,外形像三角形,由泥沙堆积而成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主要是河水的沉积作用造成的河流入海时流速急剧降低,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弱甚至消失,使得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形成锥形的堆积地貌。

问题3:水在改变地表样貌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与地震、火山喷发和风的作用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水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是降落的雨水的侵蚀作用和众多的河流的冲刷作用使地形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与地震、火山喷发相比,水流的作用是缓慢的这一点与风的作用是类似的水流的作用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第三单元 浩瀚宇宙

方法1:先找到小熊座,小熊座尾部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方法2:先找到大熊座尾部的北斗七星,再把“勺口”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5倍距离,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方法3:可以利用仙后座找北极星仙后座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英文字母W,在秋冬季节的星空中很明显。

把W的外侧两边向南延长后的交点与中央的γ星相连,再把连线向北处长约5倍距离,此处的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1 月球、地球和太阳月球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神话阶段、观测阶段和登陆阶段从最初先民用。

神话故事描述对月球的美好想象,到后来人类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猜测环形山的成因,再到1969年“阿波罗计划”登月,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在月球表面进行科学实验2.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

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直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又得出了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3.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

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它还是至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4.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是

27.3天,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自转周期也是27.3天。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而看不见月球的背面。5.认识月相示意图

6.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7.月亮升起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每天固定时间观察,6点或者9点都可以,这样可以观察到月亮出现在天空的不同位置。

总体是上半夜上弦月出现在西部天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圆,下弦月出现在东部天空或者看不见(一天比一天出现得晚);下半夜则相反,上弦月基本上看不见,下弦月出现在东部天空8.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有什么不同?①地球表面有大气、土壤、岩石,还有液态水形成的海洋、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因而没有风),没有液态水,有岩石,月壤因热胀冷缩而呈粉末状。

②地球表面有地壳结构和地质作用,所以有山地、平原、盆地等地形;月球表面没有地质作用,月表虽也有高低不同的地形,但大部分是由陨星撞击形成的二者有完全不同的成因③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的1/6,人受到的重力要比在地球上小得多,走起来很容易,但容易摔跤。

9.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实验器材:托盘、细沙、石子、泡沫球、手电筒等等实验原理:细沙模拟的是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石子模拟的是大小不同的陨星陨星落在月球上会形成凹坑,这就是环形山石子从不同高度落下,表示陨星撞击月面的速度不同。

较大的陨星撞击形成较大的环形山,较小的陨星撞击形成较小的环形山实验方法: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②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③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实验现象:

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高度越高,沙坑越大,高度越低,沙坑越小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石子越大,沙坑越大,石子越小,沙坑越小手电筒代表太阳,当阳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月球上的环形山时,形成的阴影不同,太阳光斜射月面,环形山最为明显,而直射时环形山不太明显。

实验结论: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由陨石撞击形成。10.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

实验材料:台灯、排球等实验步骤:①拉上窗帘,关上顶灯,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央②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③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④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实验原理:在这个实验中,落地台灯相当于太阳

,排球相当于月球,人的头部相当于地球地球转动一周,相当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地球上的人就可以看到台灯的光照在排球上的反光,由于照射角度的不同,可以看到月相的变化实验结论:月相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其一半的面积总会处于被太阳照亮的状态。

随着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我们从地球上会看到月球明亮的区域大小发生改变实际上我们目睹的就是一个月时间里,月球不同地区经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过程地球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盖天说是中国古代人

的一种直观感受;海面弯曲是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浑天说是张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提出的一种抽象模型;而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变化提出的观点则是一个推论2.海边看到帆船回港,人们总是先看见。

船帆,后看见船身;而船离开岸边时,都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3.历史上第一位进行环球航行的是航海家麦哲伦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后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西边航行,最终又回到了起点4.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

一颗蓝色的星球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身也在。

自转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5.这是一幅地球的图片,是从太空拍摄的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什么?蓝色部分可能是什么?咖啡色和绿色部分又可能是什么?请大家比较一下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的面积哪个更大?。

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荒漠;绿色部分能是森林或草原其中,蓝色部分面积最大,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6.地球陆地分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大洋洲大陆。

、南极洲大陆等板块,亚欧板块的面积是最大的,最小的是大洋洲板块的大陆面积7.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实验:实验方法:第1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平直状态,在桅杆顶部、桅杆中部和船身分别做上记号负责操作的学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移动模型小船,负责观察的学生记录三个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

第2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第一步实验现象:模型小船在平面上航行,无论是进港还是离港,都是同时看见帆船的全身,而模型小船在曲面上航行时,离港时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返港时,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

实验结论:由此可以证明,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球形的。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在下图标注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主要停靠点。

太阳1.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5500°C,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C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

的一颗恒星发光发热,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温度,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500摄氏度,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摄氏度体积,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太阳离地球约有1.5亿千米,光每秒的传播距离约为30万千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8分多钟,也就是说,此刻照在我们身上的太阳光,是太阳8分20秒之前发出来的3.1.5亿千米究竟有多远?光每秒的传播距离约为30万千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8分20秒。

假如乘坐速度为1000千米/每小时的飞机,要连续飞行17年;假如乘坐速度为4万千米/每小时的火箭,要连续飞行5个多月4.与太阳运动有关的成语:东升西落日上三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落西山5.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太阳在一天中运动变化的最直观的描述。

清楚地表述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变化需要用到一个量: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不是描述长度,而是描述角度,因而不能用尺子去量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6.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

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通过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太阳的位置7.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角是不一样的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任何物体,他们的太阳高度角是相同的8.测量太阳高度角的方法

①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定②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测出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角度9.上午9:00和下午3:00的太阳高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一日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以正午太阳高度为对称点,上午和下午的太阳高度呈轴对称如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相同,只是方向不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10.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正午为界,呈现出轴对称性上下午的。

太阳高度相等,只是方向不同11.一天中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小?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呢?一天当中,正午12:00太阳直射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接近于90度,而太阳升起和太阳落下的那一瞬间,太阳高度角最小,接近于0度。

12.测量并画出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

2 太阳系3 星座4 星系5 浩瀚宇宙第四单元 遗传和变异1 我像谁2 动物的遗传和变异3 植物的遗传和变异4 追根溯源第五单元 我爱我家1 我家的水电气暖2 小小住宅设计师3 小小住宅建造师4 最佳宜居奖

反思单元 “扑克牌”里的秘密↓下载完整电子版知识点总结资料?▼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免费领取方式点击关注:班班通教学系统关注后在公众号最下面发送消息【179】这3个数字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可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电脑端下载网址http://jazpan.com/box/4499.html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电子版知识点资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科学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大象版)深度揭秘

2023-09-22Aix XinLe153

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大象版)深度揭秘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教案…

科学小小忍者海贼王(海贼王里的忍者)快来看

2023-09-22Aix XinLe58

小小忍者海贼王(海贼王里的忍者)快来看追到中年我也认了…

科学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苏教版)不看后悔

2023-09-22Aix XinLe190

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苏教版)不看后悔关注公众号:小学科学课程中心…

历史历史的英文怎么读音(历史的英文怎么读音标)真没想到

2023-09-22Aix XinLe146

历史的英文怎么读音(历史的英文怎么读音标)真没想到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Each Unit。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good /gud/ adj. 好的。…

科学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全程干货

2023-09-22Aix XinLe40

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全程干货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直升机想要飞上天空,靠的就是它有一颗强有力的心脏。在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不仅有精彩的飞行表演,多款先进的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