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大全小学生演讲(宇宙科学知识大全小学生版)这样也行?
刘定生教授曾是中科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副站长,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曾兼任国际对地观测卫星委员会信息系统技术与服务子工作组主席,中国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郑小丽 黄冰如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遥感吗?”“你的身边存在遥感技术吗?”……一个新奇的字眼立刻吸引住了全场同学的视听,个个聚精会神,满脸疑惑日前,中国科学院的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刘定生教授走进了杭州下沙第一小学,给五年级的学生送来了一场精彩而新奇的演讲。
刘定生教授曾是中科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副站长,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曾兼任国际对地观测卫星委员会信息系统技术与服务子工作组主席,中国空间科学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长期从事遥感技术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积累了丰富的遥感技术在科技、生活中运用的材料、照片、视频、理论经验。
他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丰富而精彩的视听盛宴
一帧帧珍贵而难得一见的卫星照片,将同学们带入了神奇而神秘的宇宙世界在距离地球65万千米的如此遥远的太空看我们的地球,白天是什么样的?夜晚是怎样的?璀璨而立体的地球在屏幕上滚动着,对日常无法窥其全貌的师生来说,那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一幕。
上面,竟然还能看到日夜交替的美景,欣赏到克罗地亚心形岛犹如一颗跳动的心脏被一片深蓝的汪洋所包围着,全面而清晰的看到了北京城的全貌,跟着卫星的移动游览了北京故宫,看见了机场移动的飞机,以及在红外遥感之下看见了平时人类的眼睛所看不见的红外线,卫星遥感让人类拥有了“千里眼”“火眼金睛”。
科学家们是怎么创造出遥感的?遥感到底是怎么看见地球上这么多的景物?刘教授带着孩子们,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引领孩子们一起感受着遥感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鸽子身上携带相机飞上高空拍摄,到后来的飞机携带相机、卫星携带遥感器,科学家们一步一步深入探索的精神,令现场的孩子们无不深感惊讶和赞叹。
而让孩子们更感惊讶的是,如今遥感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刘教授引用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认识到遥感技术给生活所带来的帮助,比如9.14“梅花”台风来袭时,各种卫星监测图片让我们更好应对抗台,利用遥感还能监测大气中的雾霾等。
刘教授的演讲,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岂可错过,只见现场的孩子们个个激动不已时而惊呼连连,时而掌声暴起,时而聚精会神凝听,时而埋头认真记起笔记他们的脸上流露出了对科学的赞叹,认真聆听,认真记笔记。
让科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这次演讲的科学知识点燃了孩子们的动脑热情、学习热情在演讲结束时,刘教授留给孩子们十分钟互动提问,现场举起了一片小手这堂特殊的课上,孩子们体会到了科技的力量,科学的神奇,感受了科技的无穷魅力,也培养了孩子们勤动脑、乐思考、乐创造的科学精神,更是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孩子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科学,深入学习科学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