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有哪些方面(科学知识图谱工具有哪些)没想到
从知识的视角来分析科技成果,有助于我们在理论层面上理解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Polanyi(1958)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taci
从知识的视角来分析科技成果,有助于我们在理论层面上理解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Polanyi(1958)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概念,指出隐性知识是未被表达的知识。
Nonaka和Takeuchi(1995)将企业的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指出企业的创造活动是显隐性知识通过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 (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隐化 (Internalization),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螺旋推进的知识创造过程。
在知识的视角下,一项科技成果可被视为一个“知识包”,其由隐藏在科技人员体内的隐性知识以及表现为专利文本等形式的显性知识两个部分组成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也存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过程。
在科技成果初始研发阶段,其隐性知识的占比相对较多;随着研发的深入,科技成果中的显性知识不断呈现,最终表现为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显性知识的占比将逐步增多现实生活中纯粹是显性知识的科技成果主要表现为著作、专利、论文等知识产权;而纯粹由隐性知识构成的科技成果通常主要存储于科技人员的头脑之中,属于未能表达的科技成果。
Wong和Radcliffe(2000)研究设计知识时提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共同构成“知识图谱”的概念,指出设计知识可以表现为一定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结合体实际上,科技成果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组合关系也可以用“知识光谱”解释,一项科技成果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部分组成。
通常,科技成果中的隐性知识凝聚在科技人员的头脑中,需要利用知识代码化等知识管理工具进行显性化,这意味着科技人员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其对自身掌握的科技成果中的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操作及利用隐性知识支持显性知识转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