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科学英语形容词(科学的英语怎么说形容词)学到了吗

2023-09-07Aix XinLe

既然你要发论文,就别故作高深了。

科学英语形容词(科学的英语怎么说形容词)学到了吗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面对着满屋子的师生,我的博士委员会中的一位美籍匈牙利教授直言不讳地在我的博士答辩会上说:“沉,我要把你的工作和你的论文分开来评论”我一头雾水,什么意思?我的论文不就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不就是我的论文吗?。

“你的工作不错,这个这个和那个那个,但是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写作一塌糊涂,我读着读着都想撕了它”(其实他用了一个比”垃圾“更不堪入耳的词儿,和犬科动物有关,大家都能猜到,我就不点明了,呵呵)台下的哥们一脸坏笑,台上的我一脸讪笑,满屋的人哄堂大笑。

东欧国家的人好像不讲政治正确啊,是什么就说什么(所以人家遇到的恐怖袭击也少呢。)

我博士导师从来不发火,唯一一次抱怨就是博士答辩之前:你看那个阿根廷小妹妹,人家母语也不是英语,比你来美国还晚,人家毕业论文写的可以直接拿去发表你,你媳妇儿是说英语的,你也不让她给你改改,你自己看的懂吗?“。

博士后的老板在我刚进去时曾经评论:你的写作是hopeless博士后二老板比较客气一些:我读你的东西有一些困难2009年,我痛定思痛,知耻后勇,发奋图强,悬梁刺股,花了一年时间废寝忘食地提高英语写作一年之后,基本上每篇文章,审稿人或编辑都会称赞写的不错,很容易懂(。

well written, easy to follow),再没有在写作上被人质难过前年写了一篇长文(我自认是自己最重要的工作),给审稿人很深的一个印象就是“写的很好”,嘿今天,这就花点儿时间和博士生,博士后,还有青椒们交流一下我的逆袭过程。

以我这么差的底子都可以逆袭(大学四级68分,托福惨不忍睹,写作被所有的老板批判),那我相信除了陈楷翰陈疯子,所有的人都可以逆袭先声明一下,本文是交流理工科的初级或中级科研论文写作的经验,文艺创作或高级科普写作不在此列。

而且主要是集中在生命科学这种使用自然语言的学科像物理数学这种使用公式语言比较多的学科,可能用处也不是很大另外,此文的目的是完完全全功利性的,讲的就是你辛辛苦苦学好文武艺后,如何卖与帝王家蔡宁兄和陈楷翰陈疯子这种超然物外的,准备好清水洗耳朵哈。

科研写作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没有逻辑这一点和语言无关,中国人和美国人没有区别我博后老板经常说,很多美国博士生写的东西也没法看关于写作的逻辑,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了比如图表的取舍,顺序的安排等等最重要的就是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要把做过的实验,事无巨细统统写出来。

你自己做的,你觉得重要,但别人不一定这么想套句说俗了的话;一定要“舍得”,有舍才有得我经常给学生说,除非是你奶奶,连你妈都没有兴趣和耐心听你唠叨,80%的读者看你的文章都是一掠而过,所以一定要言简意赅(写博文,可以稍微话篓子一点儿哈。

)另外,你在做的过程中,可能走过弯路,思路设计等等都有过变化这些弯弯绕绕就不要写了你自己知道就行,别人没有和你一起走这个过程,也不知道你的心理活动,所以也看不懂你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可(当然,如果负面结果很重要,那当然要提一下,省得别人也走弯路。

这个分寸如何把握,就是考较工夫的时候把握不好,就去问问前辈)中国学生,能读到博士这个阶段,脑子一般都是清楚的,在叙述的逻辑方面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我下面主要交流一下如何提高科研写作的英文讲英文科研写作的文章有很多,大多数都很长,你看了也不一定都能记住。

我就讲三个非常简单的要点,保证你能记得住第一、提高科研写作水平,最最最最重要的重中之重,我最重要的心得,说出来很简单,就是两个字:“耐心”写一篇文章时一定要有耐心这个可能和我个人有关我一气呵成的文章,人家往往批的我满地找牙。

我精雕细刻,苦苦思索出来的文章,基本上都会得到好评所以,我个人的经验就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做文章,不能......哦,不对,我是要说,科研写作不是写诗,不要文不加点,不要李白,科研写作是绣花,要的是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一定要慢慢写,性子要压住(所以陈疯子写不了呢,他不肯屈就读者嘛)而且,写完了之后,一定要放一两个星期再投出去投稿之前一定要再花几天时间改几遍我敢赌一桌满汉全席—你放几周之后再看,肯定有你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肯定有你觉得不通的地方。

你当初写的时候,胸中“自有丘壑”,其实很多时候是主观地自说自话,并没有客观的把意思表达出来很多句子写出来,靠的是你的意识流,自己写起来痛快,别人却不知你什么意思你自己在你胸中的“丘壑”里弯弯绕绕,别人不一定能跟上。

放个几周,胸中的激情消失了,意识流也都流光了,就可以比较冷静客观地看自己的文章肯定有诸多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只知道三个人写作是一气呵成的一个是哈佛大学的伟大的生态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威尔逊写作几乎不用改第二遍,写完就可以付梓。

但是人家能得普利策奖(美国最大的文学奖),你行吗?你不多改几遍?还有一个是清华的施一公教授,据他说,他有一次一晚上就把一篇投Nature的文章写完了这个我是极其佩服第三个是中科院的邢老人家,科学网的网友都很熟悉了,他。

LRJ是江湖有名的快手,写文章也经常是下笔千言,立马可待但是我想,他搞的理论物理,公式是主要内容,描述性的文字是次要的,而且学物理的人自有一套语言和逻辑体系,有别常人,所以我们学不了我博后老板是学物理的英国人,大家都说他写作极佳,但是他写一篇生物的。

Nature/Science也得一个月好几年前看过一个加州大学的大牛讲如何写基金标书的视频,给我印象很深此大牛(美国的母语写作者)多少年来NIH的基金没有断过,而且经常同时拿两个(美国的基金基本是看本子,不看人的。

我认识两个院士很多年都拿不到钱)大牛说,他写一个本子,要改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你能想象得到吗)最后一版和第一版比起来可以面目皆非所以他建议写作一定要早早的开始写完了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改一遍他说他改写的稿子能有一尺高。

在那个视频里,我记得他说,then  rewrite it, then rewriteit, then rewrite it,一口气说了能有六七遍强调这个事儿我觉得,写文章和写标书虽然有不同,但是道理差不多,一定要提早开始,改个几遍再投。

第二、一定要秉持我最不齿的西方还原论思维中国人的思想有时候很深,很复杂,想表达的意思很精妙所以中国人讲存乎一心的哲学,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讲究尽在不言中这种哲学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基因里了但是,你去给编辑和审稿人“拈花微笑”吗?人家回过头来给你一棒子。

禅宗有个词叫棒喝什么是棒喝?这就叫棒喝!(此处应该有幅漫画)西方人的思维特点就是“肢解”“还原”从小学开始,他们就是这样教育的,一直到生意场的经营管理测略,什么“和乔布斯学管理”之类的烂书,都强调先把一个复杂的事物肢解还原成多个简单的事物,再一一处理。

(其实我隐隐觉得,西方很多东西,包括人工智能,都是对真实世界的还原模拟东方人用整体的思维方式从上而下的去认识宇宙自然,西方人先还原了之后,自下而上的,通过无限接近的模拟方式去认识事物所以他们认识到的都是近似的假东西。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比如手机诸多的实体模拟程序,因为太像了,人们都感觉不出来)兰若寺的燕赤霞大侠说,道可道,非常道这话可以反过来说,若要道,弃常道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既然你要发论文,就别学陈疯子故作高深了,一定要繁杂化清淡。

你既然想写论文,那就是要和人交流,要和人交流,那你的思想只要“道”出来,就必然要失真你要做的就是,通过细细的分割,把失真率降低好像说的太玄了哈高大上的玄谈背后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简单的规则:重写所有的长句子!。

就这么简单中国人写英文,喜欢从句套从句,从句再套从句你把所有三个以上的从句都改成两个以下,你文章的接受率就大大提高了欧洲人我不清楚美国人,一个句子里若出现三个以上互相有逻辑关系的事物,普通人的耳朵就关上了(没有统计数据,是我自己的感觉)。

科研人员能好一些但是如果你把一个含两个关系的句子,分割成两个各含一个关系的句子,一般的科研人员就会觉得读起来轻松的多当然,我就是举这么个例子,很多时候是不可能分割开的但是,宗旨就是把一个复杂的句子分割成多个简单的句子。

这样做,读起来会稍微显得罗嗦一些,但是别人肯定能读得懂(这也要有个度,也不能太罗嗦了,从句还是有用的但是总而言之就是要化繁就简)从操作层面来讲,如果一个句子超过了Word文件的四行,你就一定要想办法或者缩减或者分割,三行其实都嫌长了。

很多美国人的大脑不足以处理这么长的信息(除非你英文特别好,用词捏拿都很有分寸,那就没有这个限制了但是,如果你的英文这么好,看我这篇博文就是浪费时间了)第三、用小词儿,不用大词(jargon,自己去查这个词的意思)。

除了专业词汇,不要显示你的词汇量马克吐温说,要想写好,很简单,杀掉所有的形容词科研写作是一样的,尤其是动词,能用use,就不要用utilize形容词,凡是太花的,全部删掉平平实实这不是文学创作,不是写小说,不需要词汇量。

我博后的大老板有时候会在讨论部分加点儿比较感性一点的词,不多,两三个而已即就是这样,博后的二老板还是很反对,能删的都删儒林外史里有个秦翰林秦翰林很看不起放浪形骸不求功名的天长县的杜少卿,他让自己家族里入了学的子弟们在书桌上都贴一个小纸条—“不可学天长杜仪”(杜仪,字少卿)。

如今我说,要发SCI文章的青年博士生博士后,你们听我的,在电脑的桌面上都贴一句话:“不可学泉州陈楷翰”你们去看看陈楷翰正儿八经的专业博文(散文不算)......那是一个大词接一个大词,专有名词不解释不说,把些动词都搞得那么复杂。

除了他师兄戎可和我,不知道谁有耐心去一个一个请教他都是什么意思至于看懂看不懂?那是谁也看不懂(我请教之后,能看懂七八成),比相对论还玄所以,同学们,如果要发SCI论文,就去看陈楷翰的博文,他怎么做,你们就反着做,庶几能发。

差不多就这些了还有一些细节的技巧,比如动词不要放在很长的词组后面(美国人读句子的时候下意识地在找动词在哪里,如果你放在句子的后半段,他一下子看不到,心里就会着急)等等那些我说了你也记不住,我也就不说了词汇量,不重要。

你的目标不是诺贝尔文学奖,也不是写小说日常的词汇加专业词汇足够了何况还有我刚才说的第三条语法,重要,但是简单真的很简单其实常见的语法错误就是那么多找一本新东方的托福的语法书认真看,认真做所有的练习,两个星期,保证你能杜绝。

90%的语法错误剩下的10%不好解决,但是不会让审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到现在,什么地方加the,什么地方不加the,我还是搞不清楚(其实美国人有些时候对加不加the也有争议),但这些都对你发文章影响不大了。

对于英文程度比较高的科研工作者,想写的精致文雅一点的,我100次强烈推荐这篇文章:“The science of scientific writing”网上一搜就有,免费下载的这文章我看了好几遍了,每隔几年看一遍。

现在能达到文章要求的50-60%,还在继续努力中内容是什么我就不废话了,总之就是科研写作的九阳真经,绝对的宝典总结一下:英文的科研写作的宗旨就是化繁就简,屈尊俯就读者,让人读着不累如何才能不累呢:整篇文章要有逻辑;每句话要短,尽量一句话一个意思,不要把复杂的意思挤到一句话里;每个词要简单,用小词儿,不用大词儿。

为了保证这几点,一定要慢慢的多改几遍最后叮嘱一句,怕你们忘了,科研文章,不要李白,不要陈楷翰,不要那高,不要那多雪又及:我上面说的完全是八股实用文而且是初级和中级层次的,单纯就是为了博士生青椒们发学术文章而已。

而真正的科研论文也可以写的很有文采,爱德华威尔逊,还有很多有文化底蕴的科学家,都可以写得很漂亮只不过在现代社会(全民民主,什么事情都是全民参与),做什么事情的趋势都是向下看齐,实用即可所以那种科学家/作家也越来越少。

这其中如何做到平衡,如何做到通俗而不低俗,是一件很考较功夫的事情又又及:好像有朋友误会了我和陈疯子是铁哥们我对他那是明贬暗褒,这么夸他,正是赞他特立独行,矫矫不群,他高兴着呢我是真心贬他,但是换个角度看,实际上就是真心褒他。

我是“何时忘却营营”,他是已经“小舟从此逝“了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侯沉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4978-1060109.html。

相关阅读:写英文科技论文的前言须记住这几个方法9步助你写出高水平英文论文如何做到阅读英文论文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中文论文与英文论文的差异就在这中国人在发表英文论文时汉字姓名究竟应该如何写?英文不好,该怎么写论文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科学科学英语形容词(科学的英语怎么说形容词)学到了吗

2023-09-07Aix XinLe70

科学英语形容词(科学的英语怎么说形容词)学到了吗既然你要发论文,就别故作高深了。…

历史开学第一课读后感2019(开学第一课读后感2022800字)这都可以

2023-09-07Aix XinLe185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2019(开学第一课读后感2022800字)这都可以9月1日晚8点,央视《开学第一课》播出,今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

历史历史天气查询2345网址(成都历史天气查询2345)全程干货

2023-09-07Aix XinLe172

历史天气查询2345网址(成都历史天气查询2345)全程干货2023年成都八月末九月初热不热是很多友友在问的,毕竟成都作为热门旅游城市,因集好吃好玩为一体的,一年四季到该该处游玩的人都不会断,这不眼见着9…

知识知识图谱是什么(知识图谱是什么知识搜索功能的产品名称)全程干货

2023-09-07Aix XinLe14

知识图谱是什么(知识图谱是什么知识搜索功能的产品名称)全程干货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是一种用于组织和表示知识的图形结构,它以实体(如人、地点、事件等)和实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形成一个大规…

科学科学英语形容词(科学英语怎么说science怎么读)燃爆了

2023-09-07Aix XinLe31

科学英语形容词(科学英语怎么说science怎么读)燃爆了很多人认为,英语单词science(科学)和scientist(科学家)的诞生时间应该相差不远,这是一个很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