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可以?5G国际标准(5g国际标准是由3 gp p制定)
书接上文,这一次来聊随机接入部分内容。随机接入过程用于获得上行同步,完成上行同步后,终端就可以和基站进行上行通信。如果...就..随机接入信道序
书接上文,这一次来聊随机接入部分内容。随机接入过程用于获得上行同步,完成上行同步后,终端就可以和基站进行上行通信。
如果...就..随机接入信道序列NR随机接入信道的前导(preamble)由ZC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一个随机接入师姐(RO,rach occasion)包含64个前导,其中RO为某个RACH格式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生成公式为:
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公式其中,LRA为前导序列的长度(839或139),u为ZC序列的根序列的物理索引,Cv为前导v对应的循环移位循环移位的产生存在3中情况:1、 无循环移位限制在没有循环移位限制的情况下,Cv的产生方式为:。
循环移位公式其中NCS为循环移位步长,v为下一条根序列通过循环移位产生的前导的序号NCS的取值通过SIB1的信令中通知当肯序列u(逻辑索引为i)产生的前导的数量小于64时,自动选择根序列u(逻辑索引为i+1),基于上述方式继续产生前导,直至前导的数量达到64为止。
2、 基于循环移位限制集A3、 基于循环移位限制集B循环移位限制集用于在高速场景下保证RACH的接收性能循环移位限制集A和限制集B分别用于高速和超高速两种情况一个小区使用的第一条根序列的逻辑索引通过SIB1中的信令通知,基站和终端基于逻辑索引和物理索引的映射冠以找到序列的物理索引,产生相应的ZC序列。
随机接入信道格式随即接入信道的基本结构如下图:一个CP加若干重复的前导序列,这种结构有利于在频域上检测PRACH前导,降低接收机的复杂度。
随机接入信达基本结构NR支持长短两大类随机接入信道,他们使用的序列长度分别为839和139.第一类随机信道第一类随机信道包括4中格式(Format),其中每种格式支持的小区半径是基于CP长度,考虑往返最大传播延迟、信道的多径时延扩展以及光速计算出来的:
最大小区半径=(CP长度-信道的多径时延扩展)/k*c/2,k=1/30.72*10E6(s)
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格式0/1余LTE的PRACH格式0/3完全相同格式2/3是NR新引入的,其中格式2的RACH序列重复了4次,可以累积能量,用于对抗普通覆盖下的穿透损耗格式3使用5kHz的子载波,序列重复4次,用于高速场景。
第一类随机信道仅用于小于6GHz(FR1),且可以根据应用场景选择恶循环移位限制、循环移位限制集A、循环移位限制集B。第二类随机信道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有9种格式,每种格式的参数配置如图所示。
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小区覆盖的计算方式与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相同,并且可以用于小于6GHz(FR1)和大于6GHz且小于52.6GHz(FR2)其中FR1支持15kHz和30kHz两种子载波间隔,在FR2可以使用60kHz和120kHz两种子载波间隔。
另外由于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支持比较大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更好的支持高速场景,因此不需要循环移位限制格式A和格式B的区别在于格式B自家带有保护间隔GP,而格式A不带GP对于格式A,N个OFDM符号的CP长度之和作为PRACH的CP,PRACH序列重复N次,占用N个不带CP的OFDM符号。
对于格式B,N个OFDM符号的CP长度之和等于PRACH的CP长度加GP长度,同样RACH序列重复N次,占用N个不带CP的OFDM符号由于格式A的CP比格式B长,因此支持更大的小区覆盖覆盖范围,不过由于格式A不带GP,因此需要占用RO后面的OFDM符号作为保护间隔,不能充分利用PRACH时隙。
随机接入部分的基础结构和两种信道格式就介绍完了,下次更新随机接入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