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_石河子大学研究生文学艺术学院
开 栏 语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石河子大学积极创建一流本科教育,高度重视专业内涵式发展,持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获批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官微特开设“专业巡礼”栏目,全面展示学校
开 栏 语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石河子大学积极创建一流本科教育,高度重视专业内涵式发展,持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获批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官微特开设“专业巡礼”栏目,全面展示学校专业建设成果。
今年7月,在“文化润疆沃天山——第二届高校文艺评论大赛”中,我校文学艺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张宁获得本(专)科生组优秀奖,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继续在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张志英获得研究生组一等奖,这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又一次成果展现。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石河子大学最早设置的文科专业之一,也是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0余年来,专业坚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以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学生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汉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让他们能够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成为具有较强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的优秀人才,已为社会输送了3000余名毕业生。
文学概论、古代汉语、外国文学、创意写作、美学……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建立了全面的课程体系,其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建成兵团一流课程在它们的引领下,专业持续推进“金课”建设,近三年建有校级课程思政6门、通识课程5门、过程性建设课程4门、思政示范课程2门,一流课程梯队建设已初见成效。
为了彰显兵团高校红色底蕴,提升兵团精神育人成效,专业还设置了“兵团文学研究”“兵团人物传记写作实践”等特色课程,将兵团精神融入第一、第二课堂中,切实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在打造“金课”的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还高度重视“金师”的培育,通过提升教研活动质量、团队帮扶等方式,多渠道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搭建教师成长发展平台50名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级人才1人,教育部专家成员2人,自治区级人才2人,兵团课程思政获奖教师2人,校级最受学生喜爱的专业课、公共课教师4人。
教师们不仅注重科研工作,还积极以科研反哺教学,极大推动了专业内涵式建设目前,专业拥有在研国家重大招标项目一项,在研省部级以上课题12项,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在西域文献与文学、新疆(兵团)当代文学、新疆戏剧、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批评、碑志传状以及新文学史料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常态化举办经典诵写大赛、“三笔字”比赛、文学创作大赛、经典阅读与读书笔记展示等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建成了创意写作中心、西域文献与文学研究中心、新疆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兵团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等实践平台,并与《绿风》诗刊、兵团日报社等单位开展合作育人,为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提升提供了充分保障。
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重推动下,本专业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建起了燃尘话剧社、火种诗社、正言演讲社等专业社团,每年举办经典剧目话剧节、春日游园诗会、辩论赛等社团活动,其中“燃尘话剧社”入选全国“百佳社团”。
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王怀春教授表示:“汉语言文学是一个有厚度、有温度、有情怀的专业,我们希望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在传承中创新,成长为新时代的中文人才”石河子大学来 源:文学艺术学院文字整理:
刘 芊编 辑:谢 丹编 审:高金超 刘 芊 宿闪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