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趣闻和趣事的意思是什么(趣闻和趣事是一个意思吗)
高考刚过,中考又即将来临之际,现辑录部分如下,以供朋友们学习工作之余一乐。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 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中国科举考试,是古代帝王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而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而告终一千多年以来,科考为历代皇朝招揽选拔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人才,据统计,自有科举制以来,创造了无数秀才,百万举人,十多万进士,和文武状元777人。
在这千年的科举考场上,同时也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科考趣事轶闻很多,流传颇广,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无可稽考,相信有些可能是杜撰捏造的不过科举考试历经一千多年,有些趣事并不奇怪,甚至,许多历史典籍中也不乏科举考试中趣事轶闻的记载。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过,中考又即将来临之际,现辑录部分如下,以供朋友们学习工作之余一乐唐朝科举趣闻唐朝人才辈出,但唐朝的选才标准却有点怪《选举志》提出的标准是:一曰身,就是体貌丰伟;二曰言,就是言辞辩正;三曰书
,就是楷法遒美;四曰判,就是文理优长这四条标准,第一是看长相,第二是看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是看书法,最后才是看文章诗人罗隐就为此吃了亏,他诗写得不错,但长相却让人不敢恭维,因此屡试不第唐朝人赵悰,多次参加考试都考不上,家里人讨厌他,也讨厌他老婆。
有次岳父家搞聚会,请了戏班子来表演,人人都有座,唯独不给赵悰老婆设座演出看到一半时,有人来报,说赵悰中进士了,家里人一听,迅速把赵悰老婆请进来,给她披上衣服,换好凳子,然后继续看演出
贺知章做主考官,录取的进士和举子们的期望不符,引起公愤,举人们围攻贺府贺知章架起梯子爬上墙头,趴在墙上回答举子们的质问韩愈19岁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次,次次不中,到第四次才考中别以为这下光明了,要成为公务员,吏部那里还要考一次。
韩愈又考三次,次次不中考不上就走后门,给宰相写信,连续三封石沉大海又登门拜访,三次上门次次被轰回来,走后门不行,回来接着考32岁时,考上了王维参加科考,想走后门无门,听说公主喜欢音乐,于是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打扮成乐师,抱着琵琶去见公主,被公主相中,一举而登第了。
唐朝诗人李贺的老爸叫李晋肃,这“晋肃”和“进士”谐音,犯了家讳。就因为这,李贺一辈子不能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
宋朝科举趣闻北宋宰相寇准不喜欢南方人,他当公务员考试主考官的时候,曾在一次考试中因为第一名是南方人,不满,便把第二名的北方人提为第一,并自豪地说,又为中原争得了一个状元!欧阳修国考那天,有个姓李的考生生病,趴在桌子上不动。
欧阳修就把李考生拽起来,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同时还把自己的试卷传给那位考生看,让他参考李考生就抄袭了欧阳修试卷的一半,结果李考生和欧阳修一起考中李考生后来成为官员,找人专门雕塑了欧阳修的塑像,放在家里供着。
这北宋的国考监考怎么这么松啊!宋真宗时期的宰相晏殊天资聪慧,从小就以神童的身份被推荐到政府后来被推荐去见宋真宗,恰好宋真宗在面试进士,就让他也参加晏殊一见试题,就说:“这题目我几天前做过,您还是换个题目吧。
”宋真宗这个欢喜啊,诚实不仅是美德,还是能力晏殊就这样进入了政府高层
柳永参加科考,落第两次,管不住自己的舌头,说了点对中央不利的话,宋仁宗决定永不录用他没官做的柳永只好天天泡妓院,幸好他歌词写得不错,妓女们抢着跟他交往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各地到开封参加国考的人有几万人,政府任命60位考官,但考试时,签名簿上却有61个人名。
主考官查来查去,发现不知怎么的多了个叫宋应辰的人名,于是交代说:“宋,是我大宋国号,又叫应辰,就是顺应良辰吉日之意,这是老天爷提醒我们,这一届考试中有杰出人才呀,大家评卷时一定要注意”结果,考官们对任何考生都不敢敷衍,所以这一年录取的进士多。
关汉卿一生不得志,大部分时间是在青楼中和妓女厮混过来的,他的作品,他既是编剧,也是导演,牛逼死了明朝科举趣闻明朝江南四才子之一的徐渭,考科举连战连败,郁闷之下自杀了九次,用利斧击破脑袋,用利锥刺破双耳,均自杀未遂。
后来发狂要杀老婆,被逮进监牢关了七年老了后没钱,只有一只狗做伴明末人邢昉很狂,他考试时的文章就写得超级狂考官先是在试卷上批“太狂”,后来越看越窝火,批道:“更狂”,直接把邢昉的试卷给扔垃圾桶里去了邢昉不以为意,戏曰:“当官有什么好,人生在世,得一狂名就够了。
”
明朝成化年间,浙江学政李贤在省试时微服私访,看到有两名考生在下棋,一考生甚至大言不惭地说:“用不着复习,上榜没问题他李贤总不能出道含有100个人名的怪题来刁难我们吧?”李贤无名火起,回去后真出了一个含有100个人名的怪题,即:“孔门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云台二十八将,将将何功?”结果没人能全部说明,李贤因此一个都不录取。
唐伯虎16岁在原籍苏州府考上头名秀才,明孝宗弘治十二年,梁储梁大人莅临南京主持乡试,录取他作了头名解元第二年,唐解元得意洋洋进京会试唐伯虎要想中试,心中难免也有一点紧张心中无底就去探主考官的底唐伯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功名受挫,又遭家难,经历坎坷,昔日的故交好友避而不见,连老婆也对他翻白眼。
人情冷落,世态炎凉不得不去城外筑起座桃花庵,自号作“六如居士”,卖书卖画度日明末张献忠在四川开科取士,得了一个姓张的状元状元长得挺帅,张献忠对他非常宠爱,二十四小时形影不离这一天张忽然对随从说:“我喜欢这个状元,一刻也舍不得他离开,整天牵肠挂肚。
不如杀了他吧!”
清朝科举趣闻清时陕西乡试,一位主考大人赴西安做考官,临行前拜访官至尚书的恩师两人谈话间尚书想放屁,但又不好意思,移了移屁股,主考官以为有玄机,立马问有啥吩咐尚书说:“无他,下气通耳!”意思是说:“没啥,只是放了个屁。
”主考官理解错了,以为要录取一个叫夏器通的结果在西安,真有一名叫夏器通的考生,阴差阳错下这夏器通得了个第一名清朝道光年间的头名状元孙家鼐,在殿试大卷里把“董仲舒”的“舒”字误写成“书”字清廷规定:阅卷大臣在大卷中选出前10本,叠在一起,头一本就是状元,进呈御览钦定。
皇帝有时照原叠发下,有时把次序抽换颠倒那一次殿试,孙家鼐写的别字,10个阅卷大臣都没有看出来,竟拟为一甲第一名状元,叠在头一本进呈道光皇帝钦定,仍照原叠次序发下,孙家鼐中了状元那个别字事后才发现,10个阅卷大臣联名奏请处分。
因为状元是道光帝自己钦定的,既已揭晓,不便追究,于是孙家鼐竟“大魁天下”了这位幸运的“别字状元”此后官运亨通,直上青云,官至大学士、军机大臣,还当了同治皇帝的老师
清道光某年,原拟定的状元是史求道光帝一看名字,史求不就是“死囚”么,很不吉利,因此勾去不取后看到二甲第九名戴长芬时,心头顿时一阵狂喜,立即提笔点为状元因为大清朝天长第九(天长地久),戴戴(代代)兰芬,真是大吉大利。
清朝28位状元书法(附清朝文状元名单)壮士,请留言!
图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 | 旨在分享传播,转发仅为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转载标错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小编推荐梁启超:书法为第一等娱乐【修身】书法,可以改变一个人《苏东坡》纪录片比80亿的电影都好看。
习近平观看中学生写书法,书法课必须坚持
联系邮箱:535757222@qq.com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精彩内容请在这里点“赞”和“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