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吗趣闻趣谈趣事(有关动物的趣闻趣事)
的确,尽管在十二生肖中鼠个头最小,且品性不端,甚至为害甚烈,但先人却能让其独占鳌头。鼠咬天开段建珺/作鼠类是一庞大家族,按生物学分类,属哺乳纲啮
作者:邸永君在鼠年来临之际,不禁想起一副对联:“一日时辰子为首,十二生肖鼠占先。”的确,尽管在十二生肖中鼠个头最小,且品性不端,甚至为害甚烈,但先人却能让其独占鳌头。其中三昧,颇值得一书。
鼠咬天开 段建珺/作鼠类是一庞大家族,按生物学分类,属哺乳纲啮齿目而与人类关系密切者主要是家鼠、田鼠等小型鼠尤其是家鼠,可分为大家鼠和小家鼠两类,是人类的伴生动物尽管我们将其列入“四害”,深恶痛绝,几欲除之而后快,但穷追猛打、大开杀戒的结果,却事与愿违。
鼠类不仅没有绝迹,反而越除越多,几致不可收拾,真乃无可奈何也冷静分析原因,首先是其适应环境能力超强古往今来,凡有人迹之处,都有它们委琐的身影谷场仓房,随农夫而“劳碌”分食;庭中屋内,伴主人而起居安卧它们精力充沛,不舍昼夜,尤晨昏时段内最为活跃;它们繁殖力强,生生不息。
一对老鼠夫妻一年之内,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可达上千后裔它们生存技能全面,遇山翻越,遇水遨游,有屋则借住,无屋则打洞它们虽视力稍差,但嗅觉触觉极为灵敏,记忆力强,警惕性高,行动敏捷,小心谨慎,善于合作,配合默契;它们胃口甚佳,消化力强,人吃的东西它们都能吃,人不能吃的东西它们也照吃不误。
以上种种优势,使其终成人类难以应对的劲敌且由于现代交通体系的发展,使鼠类如虎添翼,过去曾难以跨越的地理隔离迎刃而解,为栖息地的无限扩张创造了条件它们借铁路穿过沙漠,借轮船漂洋过海,甚至坐飞机周游世界,使其不断开辟新的活动区域。
已有科学家预言,如果人类灭绝后,统治世界者非鼠类莫属当然,因鼠类进入人类视野甚早,所以其存在早已不限于其生物习性,而成为文化学领域的重要符号进入十二生肖系列并排在榜首,本身便表明其与先人生活之密切天下动物种类无数,古人何以偏偏选择十二种动物为属相?综观十二生肖,“六畜”皆与焉。
六畜者,马牛羊鸡犬豕是也其余六种亦乃与人类关系至为密切者,如虎、鼠、兔、蛇、猴等唯龙乃传说中之神兽,虽不见于尘世,然无所不能,为万民所景仰膜拜而十二生肖之选用与排列,似根据动物每日活动之时间而确定我国至迟自汉代始,即采用十二地支记一日之12个时辰,而每个时辰相当于当今之两小时。
夜晚11时至凌晨1时为子时,此时鼠类最为活跃,故而排在最前;凌晨1时至3时为丑时,牛类反刍正酣3时至5时为寅时,猛虎正四处游荡觅食;5时至7时为卯时,朝阳尚未升起,月亮尚在天边,此时玉兔正忙捣药;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正是神云腾雾播雨之时;9时至11时为巳时,蛇类始活跃;11时至13时为午时,阳气正盛,为天马行空之际遇;13时至15时为未时,羊在食草;15时至17时为申时,此刻猴辈最为活跃;17时至19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始归巢;19时至21时为戌时,犬开始守夜。
21时至23时为亥时,猪类正鼾睡另一说,先人在安排十二生肖顺序时,考虑到这十二种动物的足趾有单数(奇)和双数(偶)之别,便依其足趾之奇、偶,予以参差排列其他十一种动物,不管四足还是二足,其足趾数前后或左右皆一致。
比如,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狗五趾(奇)、猪四趾(偶)唯独鼠是前足四趾、后足五趾,奇偶同体,不好安排,只能将其列于首席。
还有一说据满族民间传说,很早以前,老鼠无论是个头、力量,还是智慧,都比百兽高出很多,得到天神赏识,任命它为十二生肖之首还用古人尊称“子”字相配,大家都恭敬地称它为“子鼠”老鼠上任之初,还算敬业,带领其他十一个动物轮流值年,岁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可日子一长,老鼠便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经常训斥下属,浪荡逍遥天神闻知,把它传到天上,狠狠地教训了一番并把他身子缩小了一半可是这个娇懒成性的家伙,从天上一下来,依然故我十一生肖联名给天神告状,天神勃然大怒,又将老鼠传到天庭,下令开刀问斩,老鼠痛哭流涕地哀求,又给十一生肖依次叩头,求他们给说情,大家一看他真心改过,跪倒求情,好说歹说,才免其一死,打了几百大板,把他身子又缩小了一大半,和狗一般大小了。
可下界后,它竟做起小偷,天神见其恶习难改,而偷又不犯死罪,便一狠心将老鼠缩小成现在这般模样,且不许他在地面上住,还派玉猫下界专管老鼠这一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致使它看见任何动物都怕得要命老鼠的确是一身恶习,不容姑息。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撰寓言《永某氏之鼠》云,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宗元借此隐喻骄横无忌的作恶之徒必得恶报也因其劣迹斑斑,先人深恶之,所以成语典故中虽不乏鼠字,如獐头鼠目、鼠目寸光、抱头鼠窜、胆小如鼠、城狐社鼠等,但均为贬义,足见其在先人心目中形象之丑陋。
当然,先人也有轻松诙谐的细胞,有关老鼠的话题并非全都如此沉重民间过春节时,年画必不可少,四川绵竹、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等四地的木版年画在全国最为著名,有“四大年画”之称而民间流传最广的年画题材竟是《老鼠娶亲》,画面展现了老鼠依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1926年,鲁迅先生发表《狗·猫·鼠》一文云,我的床前就贴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
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此外,历史上也曾有过老鼠嫁女节一般在正月二十五晚上,当晚家家户户都不点灯,全家人坐在堂屋炕头,一声不响,摸黑吃着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声音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给来年带来隐患。
在台湾民俗中,传说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民间剪纸中的“老鼠娶亲”就是这一传说的反映,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些上床,不打扰老鼠的喜事有学者认为,老鼠嫁女日的行事与禁忌,实质上属于一种祀鼠活动,与图腾崇拜有关。
汉族《十二属的传说》称,鼠有打开天地、化生万物的神通,此类传说反映出鼠在古人的动物神崇拜中的特殊地位至于老鼠嫁女与鼠崇拜之间的关系,应是古人对鼠表示尊敬和友好的习俗之孑遗又逢鼠年,使我们更加关注有关老鼠的话题。
人类在与老鼠的长期博弈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试图将老鼠斩尽杀绝的打算不仅不能实现,而且也不合理就我国而言,现有鼠类达180余种,而有害的只有大、小家鼠和田鼠等10余种,且只有当其形成一定密度后才会造成危害只需将其种群控制在一定密度之下,鼠害就不会出现。
另一方面,鼠类是其天敌黄鼬、鹰隼及蛇类的主要食物,此辈以鼠为食,大大减少了鼠类对农作物和人类的危害,在防止鼠害暴发,防止疾病传播,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是人类的益友如果灭尽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使上述动物出现生存危机。
所以灭鼠就是想方设法消灭鼠类中的过剩部分,有效控制其生存密度,使其不影响人类和鼠类天敌的正常生活如果不以科学方法和理念指导而盲目灭杀,在巨大的投入之后只能是劳而无功尤其是靠药物灭鼠,毒饵施放,鼠类前仆后继,而天敌却因此而岌岌可危,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也。
况且,它们也并非一无用处众所周知的小白鼠,便是人类在医学实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验动物在一个多样性并存的世界,世间万物应各得其所以人之好恶取舍而欲灭绝某种生物,不但难以如愿,甚至适得其反人与人需要和谐,人与其他动物之间也需要和谐。
过犹不及,诚古人之大智慧也《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7日16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