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趣闻轶事日常生活在线观看(日常生活电视剧在线观看)
写这份书单的时候,我一边听袁惟仁的专辑,一边翻阅法国汉学家马伯乐(HenriMaspéro)的《唐代长安方言
写这份书单的时候,我一边听袁惟仁的专辑,一边翻阅法国汉学家马伯乐(HenriMaspéro)的《唐代长安方言考》《唐诗纪事》,以及《全唐文》《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这些大部头的庞杂的唐代史料很多时候被一种情绪包揉,为浩瀚史料所呈现的唐代所感动,所向往,就如同多年前的夏日,在老家土房背后的梧桐林下,被漏下的阳光感动得浑身战栗。
这个不筑长城的朝代和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一样,也有着皇家的荒淫、门阀士族的黑暗和战争的杀戮有人据此来评价唐代,但时至今日,我们的世界仍然没有远离这些黑暗这个朝代是文学的时代一在于唐诗,另一在于唐传奇我曾经写过「古纸硬黄临宋怨,短笺匀碧录唐幽」的句子。
唐人的诗文,总是有一种尘土般的质感,如同苍茫的旷野我还曾经数次想象自己穿行在唐代通往撒马尔罕的丝绸之路,抑或是在途经长安东市的时候,听那个幽怨的安邑坊女唱「巴陵一夜雨,断肠木兰歌」(安邑坊女〈幽恨诗〉),抑或是在杜甫的五城做一个戍卒。
在这里写一份私人的书单,不仅局限于正史,而是罗列传奇、小说、研究甚至奇幻在这些或严谨、或瑰丽、或不忍卒读的文字里,唐代闪烁着精细的光芒,而我们的视界则或许可以延伸的更远,这不是历史的可能性,而是历史的想象力。
师永涛,《唐代的鄉愁——一部万花筒式的唐代生活史》作者师永涛,陕西凤县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业余作家,微博认证历史博主,现居杭州出版作品有历史随笔集《回望的目光》,《唐代的鄉愁——一部万花筒式的唐代生活史》(简、繁体版)。
1谢弗(Edward Hetzel Schafer,汉名薛爱华)著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中译本改名为《唐代的外来文明》据说这本书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
谢弗(汉名薛爱华)和国内出版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其实在中国,这本书的影响力更大,因为此前从来没有一本书从「物」出发,来深入研读一个时代的历史而这些物质碎片,比如「一只西里伯斯岛的白鹦,一条撒马尔罕的小狗,一本摩揭陀的奇书,一剂占城(位于今越南中部的古国)的烈性药等等——每一样东西都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引发唐人的想象力,从而改变唐朝的生活模式,而这些东西归根结底则是通过诗歌、法令,或者短篇传奇,或者是某一次即位仪式表现出来的。
」在这本书里,谢弗引用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话来阐释这种写作的必要性:历史隐藏在智力所能企及的范围以外的地方,隐藏在我们无法猜度的物质客体之中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本影响了很多中国历史学者及历史爱好者的书,其作者我们却知之甚少,我们仅能从简介中知晓谢弗是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精通汉语和日语,并通晚近法语、古拉丁语等十数种古今语言文字。
而谢弗著述颇丰,除《唐代的外来文明》外,还有《南汉后主刘鋹时期》《朱雀——唐朝南方的意象》《珍珠海岸——古代的海南岛》和《时光之海蜃——曹唐的游仙诗》《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和雨女》《点评杜绾〈云林石谱〉》《闽国——十世纪时的华南王国》《步虚——唐代奔赴星辰之路》。
其中,《唐代的外来文明》是公认的谢弗的代表作,并与《朱雀》共同被视为其研究唐朝外来文化的双璧但除了《唐代的外来文明》《朱雀》《神女》(后两本也是直到2014年才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署名是谢弗自己取的中文名:薛爱华),其余各种并未见在中国出版。
《步虚——唐代奔赴星辰之路》封面及内页(部分)2已逝的曾经执教于香港大学的庄申先生,以美术史学家的身份,写有一本《长安时代——唐人生活史》,亦是不常见的大师所著的唐代生活史,可惜此书大陆未见引进,不能使更多人一睹真容。
在庄申看来,唐人的诗书乐弈、绘画陶瓷、雕刻工艺、舞蹈服饰,凡此种种,无不令人耳目一新当中的巧思慧心,全在唐人的生活中表露无遗今人与唐人虽缘悭一面,但愈来愈多的考古文物,使今人也能一窥唐人社会的全貌庄申家学渊源,尊翁为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庄尚严先生(
1899-1980)他幼承家学,勤于研究早在他就读于台湾师大史地系,及稍后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助理期间,便常有专文论述中国美术史,刊登在《大陆杂志》,是当时引人注目的青年学者他的《根源之美》《扇子与中国文化》《从白纸到白银》等都是非常精采的著作。
作为一名唐史学者,赖瑞和先生被人知晓,却是他的旅行散文集《杜甫的五城》一书从1989年到1993年,他先后九次畅游中国大地,一路风尘,走过城市和乡村,寻求历史与现实的交会当他第一次乘坐火车前往西安的时候,竟然随口问列车员:「到长安的吗?」结果列车员狠狠地愣了一愣:「长安?哦,对!您是指西安吧?」。
这是一本关于唐代「另类」的书,赖瑞和并没有直接讨论他所了解的唐朝,而是兴致勃勃地记录了一系列的「流水账」:九次旅行的路线与详细费用、国营旅社、衣服、美食等等赖瑞和作为一个局外人,一路用新鲜的眼光角度来体验大陆的种种出人意料的不同。
他脱掉洋气的台湾教授行头,穿上在内蒙古买的保暖羊绒衣,坐在挤满乡民的巴士里,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大陆中年男人在西安,他骑着自行车去北郊寻找大明宫的遗址,彼时三清殿的废墟,前面并没有任何标志,也没有任何围墙,只是孤零零地立在玉米田中。
我也随着那些好玩的小孩,爬到土堆上头去那里长着一些杂草在夕阳下,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景物都染上一层温馨的金黄色调赖瑞和的壮游,历史与现实交融,那个叫唐的国度如影随形在日常的琐碎中,让人有了恍如隔世的忧愁,夹杂着淡淡的悲伤。
赖瑞和1981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师从《剑桥中国隋唐史》的主编杜希德(Denis C. Twitchett)教授习唐史,并在这位西方公认的唐史和中国通史学界的大师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唐代的军事与防御制度》。
赖瑞和目前在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专任教授,曾经主讲唐代长安与士人的生活(硕、博班)、唐代日常生活史(大学部人社系),我读过他对第一门课的一个讲演提纲,是用ppt做的演示,极其生动3除了中国人之外,对于唐代关注最多的便是日本学界,尽管没有唐代生活史的专门论著引人注目,但日本作家在其大量的关于唐代的小说中,徐徐展开了一个王朝的面目。
井上靖或许是此类小说的开创者,其《天平之甍》讲的是鉴真东渡的故事井上靖写道:准备第一次东渡时,「鉴真已五十五岁,相貌却仍骨骼严整,巍然如山,有伟人气质,额宽,眼、鼻、口皆大而稳定,顶骨秀气,颚部却颇有意志地展开。
留学僧觉得这位高名高德的僧侣,很像故国的武将」后来,1979年这部小说在被拍成电影时,曾经在扬州取景拍摄,彼时扬州数万人围观拍摄而井上靖《杨贵妃传》一书,则开启了中日之间对于杨贵妃生死的大讨论,这部小说影响之深远,以至于国内有些历史学者拿其作为史料使用。
近年来,闻名的日本作家乃是陈舜臣,其两百余本和中国历史有关的著作,已经被引进了数十本他和井上靖一样,对于唐代西域有着莫名的梦想1979年,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电视台联合组成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摄制组,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采访摄制。
陈舜臣参加了此次摄制活动,并用文字记录下重走丝绸之路的奇妙见闻与瑰丽随想,成书的名字就叫《西域余闻》尽管也写了一点汉代的西域,但此书更多是在唐代西域的物品、诗人和生活方式对于帝国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日本作家辻原登的代表作、历史小说《飞翔的麒麟》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其简体版中译本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书名为《唐朝那些事儿》,这种烂到大街的译名完全毁了这本书实际上,这本小说写作功底和历史考证极其精细,而且更胜在历史想象力与史诗的契合度4中国人关于唐代生活史的论著多为专著,例如衣饰、饮食、官制等等,以「唐代生活史」为题的专门著作则凤毛麟角,即使有也是大量常见史料以及传统的论文研究,黄新亚《消逝的太阳:唐代城市生活长卷》一书为其中可以读一下的书籍。
究其原因,是此书尽管亦属学术著作,但其形式上却引入大量和生活、习俗、用具有关的史料及传奇故事,使得以「生活」为名的专著有了点烟火气建筑设计师唐克扬有一篇关于长安的文章《长安的烟火》,曾经在《生活月刊》刊发,但至今仍未成书,而他本意是通过实验文本来梳理中国古代的城市,因此其中关于城市的叙述及想象力颇为动人,是难得一见的创作。
还有一位笔名叫「骑桶人」的作家,因为写的是奇幻文学而不被历史研究者知道他大量的短篇小说如《终南》《双髻》《归墟》等,有着深深的唐传奇影响的影子在里面,其文字入微,纤细空灵,甚至算得上晶莹剔透,能通过微妙的词语表达心灵。
想象力极奇诡绮丽,于最幽静处,发前人之所未想,有一种罕见的神秘特质他的文字具有相当高的纯文学水平,把唐人传奇中的生活场景演绎得十分淋漓尽致近几年,得益于网络的出现以及历史热,大量的关于唐代的书籍出现,但是仔细看起来这些唐代的书籍无一例外是:那些人那些事、光荣与梦想、趣闻与轶事,而关于唐代生活史方面却无人关注,以至于大量的写唐代宫廷的小说中,仅仅人名是唐代的,而各种生活历史细节却是琼瑶小说或者清朝电视剧的翻版。
5曾在「百家讲坛」讲过《敦煌资料与唐五代衣食住行》的隋唐五代史学者黄正建,对此亦是有所发现,在《关于唐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现状的思考》(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9月14日第三版)中,他写道:但是在中国,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并没有形成规模或形成学派,甚至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虽然我们也有关于衣食住行的研究,但它们都是孤立的、个别的、零散的学者们分别从政治、经济、民族、宗教、文化、风俗、文物、科技、历史地理等各种角度来研究它们,却恰恰很少将它们作为『日常生活』来研究实际上,西方学界对「日常生活史」的关注已久,法国汉学家谢和耐(
JacquesGernet)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英国汉学家鲁惟一(Michael Loewe)的《中华帝国早期的日常生活:两汉时期》一书,都是极其精采的关于生活史的论著具体到唐代,彬仕礼(。
Charles D. Benn)有《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唐朝》一书,作为「格林纳达出版社日常生活史丛书」的一种出版,可惜无人引进翻译另有《中国的黄金时代:唐代日常生活》,已出版中译本另一方面,大量的记录唐人生活场景的唐代笔记和传奇实际上并没有被人们足够关注,中华书局曾经出版唐宋史料笔记三十九种,亦是唐宋杂录。
实际上中华书局还有一套《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其中「唐」卷,共有笔记七十种,不可谓不煌煌在前言中我写道:曾经,一个王朝的风花雪月主宰了那个叫长安的城市转瞬即逝的春秋,诗歌的漂泊带来了哀愁、天才、江山和美人,还有挥之不去的思念。
那些焰火、野草、王孙和驿站,以及大氅,最终成了乡愁今天,这种乡愁仍在可惜的是,这种乡愁只存在于史籍和唐诗中,大量面目模糊的细节无从考证、查找,比如朱温如何拆毁长安使得这座伟大城市消失的过程,《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仅有寥寥数语,《新唐书》则完全不记载。
历来国人修史,重史记而轻细节,重人而轻物,重考据而轻整合,这也使得唐代的生活史散落于史书的各个角落,没有完整地呈现,这是一种深深的遗憾文中书目译名对照清单中文 - 外文 《唐代长安方言考》:Le dialect de Tchang-ngan sous lesTang。
《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of Tang Exotics《南汉后主刘鋹时期》:The Reign of Liu Chang, Last Emperor of the Southern Han: ACritical Translation of the Text of Wu Tai shih, with Special Inquiriesinto Relevant Phas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vilization
《朱雀——唐朝南方的意象》:The Vermilion Bird: T’ang Imagines of the South《珍珠海岸——古代的海南岛》:Shore of Pearls: Hainan Island in Early Times
《时光之海蜃——曹唐的游仙诗》:Mirages on the Sea of Time: The Taoist Poetry of Tsao Tang《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和雨女》:The Divine Woman: Dragon Ladies and Rain Maidens in T’ang Literature
《点评杜绾〈云林石谱〉》:Tu Wans Stone Catalogue of Cloudy Forest: A Commentary and Synopsis《闽国——十世纪时的华南王国》:Empire of Min: A South China Kingdom of the Tenth Century
《步虚——唐代奔赴星辰之路》:Pacing the Void: Tang Approaches to the Stars《剑桥中国隋唐史》:The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Sui and Tang China, 589–906 AD
《天平之甍》:天平の甍《杨贵妃传》:杨贵妃伝《飞翔的麒麟》:翔べ麒麟《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DailyLife in China on the Eve of the Mongol Invasion, 1250-1276
《中华帝国早期的日常生活:两汉时期》:Everyday Life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During the HanPeriod,202 BC-AD 220《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唐朝》
:Daily Life in Traditional China: The Tang Dynasty《中国的黄金时代:唐代日常生活》:Chinas Golden Age: Everyday Life in the Tang Dynasty
「格林纳达出版社日常生活史丛书」:The Greenwood Press Daily Life Through History Series
非常原创,乐见喜欢阅读的你关注 / 分享 / 转发 / 留言投稿 / 转载 / 合作:请添加(客服微信号)feichang1dao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