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懂苏轼趣闻轶事手抄报(苏轼手抄报内容)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书法作品有《寒食帖》、《游虎跑泉诗帖》、《人来得及书帖》等。
本文由简书作者“黄群”授权给简书App,关联账号“简书优选故事”获得合法转授权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书法作品有《寒食帖》、《游虎跑泉诗帖》、《人来得及书帖》等。
“乌台诗案”之后的苏东坡开始从书页中凸起,变成了一个立体形象,仿佛从书页中走了下来他不再只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而是一个我们身边的生活者一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正月从北宋御史台黑森森的大门内走出一个疲惫的中年人。
他步履沉重,面容憔悴,双鬓苍白走出大门,他抬头看了看很久没有看过的天空然后紧闭双目,长叹一声感叹命运无常,以及劫后余生的庆幸北宋御史台,不是一般的监狱,是最高监察机关的下属机构,主要关押刑事官吏监狱中有柏树,上千只乌鸦在此栖居,因此被称作“乌台”。
只要进了这里的官员,一般都凶多吉少所以,这个中年人在这里每时每刻都做好赴死的准备他在被关押一百多天,仿佛过了一百多年这个中年人就是42岁的苏东坡他是“乌台诗案”的核心人物他走出御史台的大门,也为这个荒唐的案件画上一个句号。
对于苏东坡而言,“乌台诗案”是他前半生的终点,也是他后半生的起点一年前,苏东坡调任湖州,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谢主隆恩其中有一句话是:“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字面意识是,我知道自己愚笨,不能和新进的人一起共事。
我现在老了,不想发生事端,只想为老百姓做点事情倒霉就倒霉在“新进”二字“新进”如何理解?可以理解成积极分子,也可以理解为朝中新贵往歪里想,就是苏东坡不想和这些人同流合污,只想去山清水秀的湖州躺平这道谢表的语气是有些牢骚怨气,有给皇上撂挑子的意思。
后来被当时的革新派抓住把柄,理由是苏东坡反对新法新法就是由宋神宗牵头,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改革这不是给皇上以及皇上带领的变法团队甩脸色吗?之后,苏东坡被下狱一帮小人对他写过的诗文,逐字逐句地解读除了反对新法外,还罗织了其他罪名。
宋朝唯一一次“文字狱”落在了他头上案件的结果是,苏东坡是被诬陷的虽说反对新法是真,但罪不至死这里不赘述案件的经过,只谈案件对苏东坡本人一生命运的影响假如没有经历“乌台诗案”的磨难,苏东坡在历史上也许是另一种形象。
他可能是与辛弃疾、陆游、李清照并驾齐驱的词人,稍逊于李白杜甫的成就,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因为不会有《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后世的我们提起他只会称呼他为苏轼或苏子瞻,不会有“东坡居士”的称号,因为他不会在黄州开垦种田;他作为书法家的品级也会降一格,因为他不会在那个雨天写下被称为“天下第三行”的《寒食帖》。
苏东坡的最高文化成就,都发生在《乌台诗案》之后那是他一生的高光时刻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和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英雄一样,在成为英雄之前都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哲学家休谟说:顺境使精力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磨难能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
我们中国人说: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苏东坡少年成名,天赋异禀,他是天生的才子但从才子到英雄,需要逆境来激发潜能,需要身处炼狱才能脱离凡尘出狱之后,他没有留下关于在监狱里一百多天的任何文字就算没有记录,我们也可想而知,御史台的酷吏们一定对他进行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
可以肯定的是,他在那段日子里一定想明白了人间的很多问题对提升人生境界而言,向死而生的人生经历,要比读多少书籍,写多少诗词有用的多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嗜酒如命,每天喝得昏天黑地父母劝,说父母是老古董,现代社会社交哪有不喝酒的?老婆劝,说老婆头发长见识短,成大事必须喝酒。
我劝他,他对我说,人生把酒戒了还有什么意义呢?直到三十岁那年走路都气喘吁吁,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他说,马上做心脏搭桥手术还指着鼻子很严厉的对他说,你再喝酒你就要死心脏手术后,他滴酒不沾,整个人都脱胎换骨。
他说永远忘不了自己躺在手术台上的那一瞬间也永远记得他手术后,家人围着他的眼神我的这个朋友当然不能和苏东坡相提并论,但经历苦难之后蜕变的逻辑是一样的无法躲避的苦难,就是命运的一次召唤,它与命运沉浮有本质上的区别。
命运的沉浮是一种无力的随波逐流而命运的召唤则是一种巨大的使命感,它空灵而悠远,如明月之诗它浩荡而汹涌,如大江东去二苏东坡一生的命运都与才华有关他因才华少年成名二十岁科考时,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刷爆朋友圈。
让当时任职礼部侍郎的欧阳修对他倍加宠爱五十岁的欧阳修看到二十岁的苏东坡,这小伙子怎么看怎么顺眼,不分场合的力捧在他给好友梅尧臣的信中激动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意思是,我读苏轼的文章,有一种大汗淋漓的畅快感,我这把老骨头应该归隐山林了,为这个年轻人让路,给他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他因才华身陷囹圄弟弟苏辙认为苏东坡之所以会遭受“乌台诗案”,只是因为“独以名太高”我哥没什么罪,只是因为太有名了,太有才了当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很多,但苏东坡名气最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苏东坡最后一次遭贬,远至海南,也是因为他写了一首名为《纵笔》的小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据欧阳修的孙子欧阳忞在地理著作《舆地广记》记载,这首诗传到京城,被当朝宰相章惇看到后说:“苏子瞻尚尔快活!”随后下令“乃贬昌化”。
好你个苏子瞻,小日子过得不错啊!竟然在舒服的藤床上,一觉睡到自然醒好,给我滚到昌化去他因才华死里逃生我相信御史台的酷吏们在审讯苏东坡的时候,还是要掂量掂量的他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如果在这里因为“躲猫猫”有个三长两短,不仅皇上那里不好交代,御史台也会被天下人的口水淹没。
假如苏东坡是一个普通的官吏,一定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的因为人格与才华,苏东坡与一生的政敌王安石相爱相杀在他一生的至暗时刻,王安石上书道:“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哪里有在太平盛世杀才子的道理?此时,宋神宗正犹豫不决,杀还是不杀?可以说,王安石的这句话保住了苏东坡的命。
值得一提的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为苏东坡求情“苏轼下御史狱,势危甚,无敢教者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触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
’”苏轼被下御史台,危在旦夕,没有人敢去救他王安礼大义直言:自古以来大度的君王,不以臣下说错话而怪罪于他苏轼才华横溢,到现在碌碌无为,说几句牢骚话,写几句泄愤诗,也是情有可原的皇上您今天杀了他,我担心后世说您度量狭小,不能容才。
与王安石、王安礼兄弟相比,再看看那些一心想置苏东坡死地的小人,不禁感叹: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小人神一样的敌人讲原则,猪一样的小人不讲武德还有一个女人不得不提每到苏东坡命运的关键时刻,她都能站出来拉他一把。
她就是被称为“女中尧舜”的高太后高太后有一个很萌的名字,高滔滔滔滔一直是苏东坡的“迷妹”他们之间相差只有几岁,而且意趣相投只要滔滔一掌权,苏东坡就能青云直上可以说,他一生的宦海沉浮与滔滔有直接关系苏东坡与高太后之间还有一幕感人至深的场景。
51岁的苏东坡被高太后召见问话问:“苏子瞻,你以前是什么官职?”答:“回太后,前年微臣还只是常州团练副使”问:“如今呢?”答:“供职翰林院”问:“你知道你为什么升得这么快吗?”答:“承蒙太后、陛下抬爱”。
高太后说:“错,大错特错”苏东坡有些慌神,说:“恕臣愚钝请太后明示”高太后叹了口气说:“哎,这是先帝的意思先帝在世时,每次读到你的文章,都感叹你是旷世奇才遗憾的是没能重用你”苏东坡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痛哭起来。
高太后与宋哲宗也泪如涌泉为臣难,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君难,不能重用自己器重的臣子他因才华光耀千古这里只说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是送给苏辙的苏辙简直是历史上最好的弟弟有网友调侃苏辙是“兄控”,摊上这么一个哥哥,都把心操稀碎了。
哥哥入狱,他去营救哥哥没钱,他去接济哥哥生病,他去照顾哥哥寂寞,他写诗解闷在狱中,苏东坡感觉自己大限将至,在绝命诗《狱中寄子由》中写道:“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我与你世世代代都为兄弟,续写今生未能了结的兄弟情缘。
在我们仰望苏东坡的时候,不要忘了感谢一直守护在哥哥身边的苏辙因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当年只属于苏辙,而现在每逢中秋佳节,我们也能蹭一蹭那道冷清而又温暖的月光三当我纵观苏东坡一生的起伏,仿佛他不是一个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更像一位给我分享人生经验的长者。
每次他到达人生低谷,都有震撼心灵的人生感悟“乌台诗案”之后,苏东坡知道自己手欠,写了不少得罪人的诗文他年轻时在太守陈希亮手下做事,陈希亮总爱对他指手画脚,于是用一篇《凌虚台记》怒怼数年之后,陈希亮去世,他又写了一篇《陈公弼传》给老上级道歉。
“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颜色,已而悔之”我年少气盛时,不懂事,总顶撞您,还给您甩脸子看,现在我后悔不已我刚进入职场的时候,与同事一言不合就辞职被上级说几句,就认为他是在嫉妒我的才华。
看到领导在台上讲话,总觉得是一头笨猪在胡说八道这样的人也能当领导?三十岁读了苏东坡的传记,想想曾经的自己,和当年苏东坡有同样的感悟:已而悔之他在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提到:“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
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我苏轼年少时写文章,只不过为了应付考试罢了中了进士后,还继续参加制策的考试,现在想想有什么意义呢?那次考试号称为“直言极谏”,夸夸其谈,谈古论今,只不过是求得直言极谏的名称罢了。
苏东坡在否定年轻时的自己,那时候年少轻狂,浮于表面,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世人觉得我苏东坡特别牛我记得自己十余年前,喜欢读一些公知的言论,写一些针砭时弊的杂文,控诉社会不公,以求得他人对我另眼相看其实那只是自己年少时的无知罢了。
我从前写的那些杂文,只是自己作为一个弱者的满腹牢骚而已直到被生活毒打后,才会猛然清醒过来: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自我死里逃生后,我就把自己封闭起来,趿拉着草鞋,驾着小船,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与乡下的樵夫渔民在一起,经常被路上的醉汉推搡辱骂每到这个时候,我也不觉得委屈,我很高兴自己渐渐不被人认识了曾经的亲友,没有只言片语寄给我,我给他们写信,他们也不理我,估计是怕我连累吧。
与那些酷吏相比,推搡我的醉汉又算得了什么呢?人走茶凉就是世间常态或许不被别人关注,就是一种幸运吧正所谓:“世间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他不再以大才子自居,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脱下文人的长衫,穿上百姓的粗布,取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号——东坡居士。
用劳作化解心中的怨气人之所以有怨气,就是因为不愿意和过去的苦难和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学学苏东坡吧放下身段,身体力行,开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不再恃才傲物,不合时宜而是以一种更宏大的视角俯瞰世间万物在黄州,一个清风徐来的秋夜,他与友人乘一叶小舟,游于赤壁之下,写下了《赤壁赋》。
在一个淅淅沥沥的寒雨天,一挥而就,写下了《寒食帖》才子就是才子,下地种田不影响他施展才华如同此刻的我,白天在拥挤的格子间里写PPT,晚上独自一人光着膀子写苏东坡虽无他那样的大才,但再平凡的人生,也可以保留心中最后的一点点执念。
四我读过关于苏东坡的各种传记,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乌台诗案”之前的苏东坡,是印刷在书页纸张上的二维平面人物,而“乌台诗案”之后,苏东坡开始从书页中凸起,变成了一个立体形象,仿佛从书页中走了下来他不再只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而是一个我们身边的生活者。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写道: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在这些身份中,最吸引我的是“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现在很多人都讲自律,恨不得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无欲无求的清教徒但比自律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愉悦。
中西方医学有太多争论,可在精神愉悦能让人健康这件事上没有分歧苏东坡是如何做到精神上的愉悦呢?首先就是吃他一生三起三落,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处,都会寻找当地的美食仿佛任何人生问题都可以用一顿口腹之欲来解决。
他在58岁那年被贬到岭南当年的岭南,是人迹罕至的瘴疠之地,人到那里就是去遭罪的可在他眼里却是“岭南万户皆春色”他也找到了长时间呆在岭南的理由,有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三年后,他又被贬到儋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
刚到儋州,一脸懵逼在给好友程秀才的信中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简直是一无所有但没过多久,他又发现了海南特有的美食,蚝还写了一篇《食蚝》,这是一篇让人流口水的短文“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蠔。
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他把这个美味悄悄地告诉了儿子苏过,还告诫他说,千万不要告诉北方的官员,免得他们争先恐后来海南与我争抢这美味好吃,让苏东坡的现实生活有了人间烟火气在他文化巨匠的历史形象下,还隐藏着一个有趣的“逗比”。
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了一段趣闻:“(苏轼)与数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辞,所谓‘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翼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舟长啸去矣。
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苏东坡与朋友在江上畅饮喝到尽性之时,作词一首,其中一句说,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第二天,这首词传到徐太守耳朵里,太守瞬间吓尿了。
我靠!这厮是戴罪之身,不能离开管辖之地,居然驾着小船逃跑了把他弄丢了是要掉脑袋的于是,极速飞奔到他家里,看到苏东坡还在睡梦中,鼾声如雷《避暑录话》中还记载了苏东坡酿酒趣事“苏子瞻在黄州作蜜酒,饮者辄暴下。
其后在惠州作桂酒,尝问其二子迈、过,亦一试而止”苏东坡在黄州突然有了酿蜜酒的想法,还得意洋洋的写了《酿酒歌》,自信满满的在《东坡志林》里记录了方法与配方结果,朋友喝了后,串稀不止后来,又在惠州酿桂酒,朋友们没人再敢喝他酿的酒了。
他对儿子苏迈、苏过说,儿子们呐,快来尝尝我刚酿的桂酒吧兄弟俩人面面相觑,父命不敢违,就捏着鼻子尝了一小口爹,放过我们吧!有时候觉得苏东坡是一个时空穿越者他居然在给朋友的书信中多次用到现在的网络词汇:呵呵。
后续内容敬请关注~更多精彩还请关注“简书优选故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