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古墓全集2012(探索发现古墓全集2019)学会了吗
蛋壳陶,顾名思义是说陶胎薄如蛋壳的陶器这类器物在世界制陶史上也能被称为“巅峰之作”2019年在日照龙山文化尧王城遗址考古人员发掘出了堪称国宝的12只蛋壳黑陶陶杯今
蛋壳陶,顾名思义是说陶胎薄如蛋壳的陶器这类器物在世界制陶史上也能被称为“巅峰之作”2019年在日照龙山文化尧王城遗址考古人员发掘出了堪称国宝的12只蛋壳黑陶陶杯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在4000多年前的远古社会
先民们竟然凭借双手就能把陶胎拉得跟蛋壳一样薄今晚20:00CCTV-10《探索·发现》播出2019#考古进行时#第三季《尧王城古墓发掘记》一起揭秘尧王城遗址
当心!一不留神就碎了
对尧王城的考古发掘,从2012年秋季正式开始已经探明的尧王城遗址,东西长630米,南北长825米,总面积足足达到52万平方米经过勘探,考古人员发现了75座墓葬,截止目前,已有42座墓葬露出了真容
尧王城遗址2019年年初,考古队再进尧王城,开始了又一次的大面积发掘蛋壳黑陶杯,是这次发掘最大的亮点在以往的发掘中,发现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蛋壳陶碎片,就已经不易而这次,人们竟然找到了基本完好的器物经过进一步的修复,一件精美绝伦的蛋壳黑陶杯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尧王城遗址它的杯壁很薄,稍不留意就会再次破碎敞口、杯、柄、圈足工艺都十分复杂它的外表漆黑黝亮,有些部位的陶胎甚至比蛋壳还薄在今天有机器辅助的情况下,要把陶胎做得既均匀,又薄如蛋壳都实属不易这件器物,却是在4000多年前制成的。
壁薄易损的蛋壳陶器,多数作为随葬品出土。有专家推测,这件蛋壳陶并非实用器,而更可能是一种礼器。能使用蛋壳陶器随葬的墓主,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在尧王城墓葬中,考古工作者们还出土了磨光黑陶。
磨光黑陶大、中、小三件套黑陶壶和高柄杯,运用了抛光技术。器身经过反复打磨,才能如此光亮似漆。考究的工艺,体现出了龙山古人不俗的生活品味。
尧王城出土的黑陶高柄杯古人也长“虫牙”?
在42座已发掘的墓葬中,部分尸骸的形态,让在场的考古人员十分震惊。
乍一看,这具遗骸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但实际上,它呈现出的是“上身仰、下身俯”的奇怪姿势在这片墓地上,这种葬式竟还不是“独一份”:呈上下身反向的遗骸,两男两女一共四具这些死者为何会是这样的状态?疑惑还未解开时,考古人员又发现了第二种奇特的葬式。
以这具遗骸为例它的胳膊和大腿都严重变形专家们认为,它在下葬时,全身显然是被紧紧捆绑着这种葬式究竟有什么意义?考古人员尚未得出定论不过,人骨考古专家对遗骸研究后发现,沉睡在这片墓葬中的许多人,生前都曾被腰椎增生的病症所困扰。
严重的骨质增生此外,遗骸普遍存在严重的龋齿症状,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虫牙”。
遗骸普遍龋齿严重食用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更容易滋生细菌,形成“虫牙”专家们判断,普遍的龋齿现象,说明这里的先民生前已经以淀粉含量较高的谷物为主食了专家们进而判断,4000多年前居住在尧王城的龙山人,很有可能已经开始种植相关的作物。
植物考古学家对土样进行采集和浮选后,确实发现了碳化后的黄豆和小米籽粒。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先前的结论。通过龋齿的现象,考古研究为我们还原了4000多年前龙山人的饮食习惯和农业生产状况。
浮选法寻找碳化后的植物籽粒尧王城遗址,曾是龙山古国的都城,也是目前黄河下游地区史前城址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城址来源:探索发现栏目欢迎省内文化旅游机构、企业或自媒体达人给我们供稿投稿邮箱:wlsdzg@163.com。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