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 探索发现(cctv10探索发现栏目)硬核推荐
希望的田野 | 汶阳田亮相CCTV-10《探索·发现》栏目!
看汶阳大地粮油飘香,见沃野之上国泰民丰继7月22日,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CCTV-17)播出汶阳镇“汶滨水乡 诗意小镇”乡村振兴专题片后,9月19日,汶阳田又亮相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
纪录片《希望的田野》生动展现汶阳田麦浪滚滚、机器轰鸣的丰收盛景,描绘一幅鲜活的乡村振兴大美画卷。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眼下,正值金秋时节,汶阳田野乡间遍地金黄、瓜果飘香,秋粮陆续开始收获,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作为泰安市第一个吨粮镇,汶阳镇位于山东省中部、大汶河之阳,境内环境优良,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是一处被山水人文浸润的沃土,也是一座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活力小镇。
目前,全镇耕地面积6.8万亩,小麦种植面积4.3万亩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国家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和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耕地保护激励乡镇等荣誉称号
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近年来,汶阳镇聚力农业高质高效,坚定扛牢种粮大镇责任,始终坚持良种、良法、良田齐头并进,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一系列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农业生产带来新变革,也解锁了汶阳田的丰产“密码”。
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以高标准农田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藏粮于地,让粮田变成“良田”镇域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19年以来,已完成1.8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新铺开0.7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总投资1365余万元。
全镇6.8万亩耕地基本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另一方面,藏粮于技,实现产量、品质双丰收统一采用机械化耕种收、水肥一体化、机械统防统治、秸秆还田等新技术,积极推广“减垄增地”模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等。
同时,邀请专家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教授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今年,汶阳田“山东糯麦一号”平均亩产790.6公斤,获国内外特殊用途小麦品种高产记录;“山农116”平均亩产802.3公斤,获山东省优质强劲小麦品种高产记录。
立足资源优势,持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打造农业产业“联合体”按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镇拥有50亩以上种植大户218家;苗木、蔬菜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5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其中泰安市级7家,省级1家。
山东汶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二是形成特色产业“增收链”由过去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转向蔬菜、瓜果、中药材等区域特色产业,着力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河岔口、贾南、西南庄等8个村获批“省级乡土产品名品村”。
三是做活品牌农业“大文章”积极帮助和鼓励企业、合作社和大户注册品牌商标和认证“三品一标”,已申办“汶水人家”“瑞荷农庄”“新农辉”等10余个农产品商标;获得有机认证基地6个、绿色食品3个,拥有“河岔口鸭蛋”“汶阳香附”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接下来,汶阳镇将紧紧围绕“同心同向 振兴汶阳”这一奋斗目标,继续深入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丰富“齐鲁汶阳田”区域品牌,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汶阳样板本期编辑 | 尹程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