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探索发现2012(cctv10探索发现2022)难以置信
新华社上海9月27日电(记者张建松 董雪)在我国科学家主导、全球45个科研机构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共同努力下,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M87,被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请试试刷新重播播放00:00/00:00直播00:00进入全屏0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新华社上海9月27日电(记者张建松 董雪)在我国科学家主导、全球45个科研机构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共同努力下,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M87,被证明确实在自旋,这一现象符合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相关预测。
9月2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倾斜吸积盘模型的示意图 科研人员制图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2019年,科学家首次发布M87黑洞的图像,此后持续开展对M87黑洞的观测研究。
这项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之江实验室博士后崔玉竹介绍,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科研人员在解析M87黑洞喷流结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东亚VLBI网在2017年3月观测到的M87黑洞喷流指向,与以往有所不同。
紧盯这一蛛丝马迹,通过深入分析近23年来全球多个VLBI网的观测数据,最终发现M87黑洞喷流呈现周期性摆动,摆动周期约为11年,振幅约为10度这首次为黑洞自旋理论提供了最有力的观测证据活动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堪称宇宙中最具破坏性的神秘天体之一。
它们引力巨大,通过吸积盘“吃进”大量物质,同时又将物质以接近光速的高速“吐出来”,力量之大可以“吐到”数千光年以外宇宙中到底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黑洞喷流方向,使其产生周期性摆动呢?
上图:2013年至2018年期间每两年合并后的M87喷流结构,观测频段为43GHz下图:基于2000年至2022年以一年为单位合并的图像得出的最佳拟合结果科研人员制图在更深入的研究中,科研团队基于观测结果进行了大量理论调研和细致分析,并使用超级计算机结合最新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证实:当吸积盘的旋转轴与黑洞的自旋轴存在夹角时,会因参考系“拖曳效应”导致整个吸积盘的摆动,而喷流受吸积盘的影响也会产生摆动这一现象符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测的“如果黑洞处于旋转状态,会导致参考系拖曳效应”。
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副研究员林伟康表示,虽然自旋是黑洞理论的基础假设,但此前并没有直接观测证实此次研究成功地将M87黑洞喷流动力学,与该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状态联系起来,在支撑基础理论的同时,为进一步揭开黑洞的神秘面纱提供了关键要素。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能将位于全球不同地点的多个射电望远镜联合起来,达到一架超大望远镜的观测效果在这项最新研究中,使用了包括东亚VLBI网在内的多个国际观测网数据,全球共有超过20个射电望远镜为此项研究做出了贡献,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65米天马望远镜和新疆天文台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
自2017年起,我国的这两台射电望远镜持续参与东亚VLBI网观测,分别在提高观测灵敏度和角分辨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介绍,该台已于近期在西藏日喀则开工建设一台40米射电望远镜,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东亚VLBI网的高分辨率毫米波成像观测能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之江实验室计算天文首席科学家李菂认为,我国科学家牵头取得的这项研究成果,离不开射电天文学与计算科学的深度融合随着数据不断积累,之江实验室正在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引入到天文领域,多学科携手共同探索宇宙奥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