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百度大战(360和qq大战)学到了吗
经历了两天口水战后,顺丰与阿里旗下菜鸟网络正式握手言和
在经历了两天三四十个小时的口水战之后,顺丰和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正式握手言和:6月3日12时起双方全面恢复各自数据传输顺丰和菜鸟网络的互相封杀,许多普通用户受到影响,无法在淘宝天猫上收发顺丰快递这也导致了。
国家邮政局直接插手干预此事。继第一次协调后,国家邮政局再次出手。
2日深夜国家邮政局集菜鸟网络和顺丰速运高层来北京,就双方关闭互通数据接口问题进行协调双方表示,将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至此,阿里顺丰互撕大战暂告一段落。这场互撕大战几乎惊动了中国整个互联网,腾讯京东美团纷纷抱团力挺顺丰。就连网易也加入顺丰战队。
而菜鸟这边也不孤单,EMS、苏宁、圆通、国通、全峰快递、易果生鲜等一众快递企业扛起了支持阿里的大旗。
微博截图来源 IT 之家小编本想去他们的微博上截个图,结果发现除苏宁外,其他快递的官方微博都把支持菜鸟网络的表态微博给删了。这TMD 尴尬了。。。
▲三家企业的最新微博▲真是一帮猪队友
我们中出了好几个叛徒
阿里和顺丰这场互撕大战搅得国内互联网领域一片腥风血雨,大家也看足了戏,部分用户不得不面临二选一的尴尬境地但这并不是最精彩的互联网撕逼大战要数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厉害、最精彩、最腥风血雨的互联网撕逼大战还是当年的3Q 大战。
那可真的是要人命的
3Q 大战即奇虎360与腾讯QQ争斗事件这个事件前前后后持续了长达四年的时间,互撕过程可以概括为六个阶段;腾讯和奇虎360双方都诉诸法院;甚至当惊动了国务院,政府直接下行政命令预双方才有罢手的意愿很多同学当时都是小朋友不记得当时具体的情形,今天【科技美学】就给大家回顾一下当时的撕X 大战。
一、背景介绍3Q 大战从2010年9月份正式上演。当时腾讯QQ和奇虎360是国内最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
▲当时的QQ2010下载页面▲根据官方数据,腾讯即时通讯服务的活跃账户数达6.125亿腾讯以QQ为基础,向各个方面发展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强大的客户群体,几乎人手一号的资源,不断发展吞噬着互联网各个领域。
当然就包括360是主场的国内安全软件市场。
▲2010年的360安全卫士下载页面▲360方面360公司于2006年7月推出主打互联网安全的"360安全卫士"软件,不到一年即成为国内最大的安全软件据官方数据,2010年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亿,覆盖了75%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
成为国内第二大桌面客户端软件以该客户端为基础,360延伸出免费杀毒软件、浏览器等产品,均获得了成功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前所未有的互联网之战二、纷争时间线第一阶段2010年,腾讯推出QQ医生1.0 Beta版本,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作为查杀盗号木马的小工具。
随后QQ医生3.2推出,界面及功能酷似360腾讯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迅速占据国内近一亿台电脑的安全软件市场,份额近百分之四十▲QQ 医生3.2版本界面▲敏感的360很快意识到QQ医生的威胁,一些正在休假的员工被紧急召回以应对这起突发事件。
360快速反应,加上QQ医生本身产品并不成熟就匆忙上阵,很多用户陆续卸载QQ医生,其市场份额也快速降至10%以下360成为此次交锋的胜利者第二阶段2010年5月31日,腾讯悄然将QQ医生悄然升级至4.0版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
涵盖了360安全卫士所有主流功能,用户体验与360极其类似,腾讯这招让360和金山措手不及与此同时,360与金山之间的积怨爆发两家公司随后互诉对方,口水战诉讼战不止就在这时,腾讯的出手让360措手不及第三阶段
中秋节期间,“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凭借着QQ庞大的用户基础,强制用户安装,QQ电脑管家将直接威胁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地位与此同时,QQ被爆出窃取用户隐私,扫描用户的电脑硬盘的丑闻,。
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
▲360隐私保护器1.0▲随即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并提示用户“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但是有网友发现只要将任意软件改为“QQ.exe”的话,该保护器仍会报警,遂很多人认为此举乃360方面的抹黑行为。
2010年10月14日,针对360隐私保护器曝光QQ偷窥用户隐私事件,腾讯正式宣布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
针对腾讯的起诉,360随即发表回应,指腾讯此举是打击报复,并指其他公司的安全软件例如Comodo、AVG等均发现了QQ软件的异常行为第四阶段2010年10月27日,腾讯刊登了《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
声明由腾讯、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等公司联合发布。要求主管机构对360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进行坚决制止,对360恶意对用户进行恫吓、欺骗的行为进行彻底调查。
▲360扣扣保镖1.0▲2010年10月29日,360公司推出一款名为"360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以及给QQ加速,过滤广告等功能。
72小时内下载量突破2000万,并且不断迅速增加腾讯对此作出强烈说明,称360扣扣保镖是“外挂”行为第五阶段2010年11月3日傍晚6点,腾讯公开信宣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倡导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陆QQ,。
这是360与腾讯一系列争执中,腾讯方面迄今为止最激烈的行动此举引发了业界震动,网友愤怒,业内认为,腾讯这招是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据360CEO周鸿祎称被迫卸载的360软件用户达到6000万有网民质疑腾讯如何得知用户安装了360,。
腾讯后来承认扫描用户硬盘,但只是正常的安全检查当日晚,360立即推出WebQQ客户端作为回应:该软件打开后会直接连接到http://web2.qq.com 上为此,腾讯当日晚只得关闭WebQQ▲360推出的WebQQ客户端▲。
随后,360将扣扣保镖撤下,并发表了《反抗QQ霸权,需要你的力量!——360致网民的紧急求助信》,呼吁QQ用户三日内不使用QQ以抗议腾讯QQ不尊重用户的行为同样在当日晚,腾讯向360开出了“和解条件”,
要求其卸载“隐私保护器”并赔礼道歉第六阶段2010年11月4日,工信部、公安部直接介入此事,分别找到两家公司高管问询2010年11月5日腾讯联合金山、傲游、可牛、百度、搜狗五大客户端软件厂商今日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
并宣布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但搜狐CEO张朝阳表示,据其所知搜狗并没有不兼容计划2010年11月5日上午,工信部、互联网协会等部门开会讨论此事的应对方案政府部门介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双方不再纷争360方面也在此形势下宣布召回“扣扣 保镖”软件。
2010年11月21日,腾讯公司和奇虎公司分别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做出声明,向社会和网民道歉站队情况:盛大、迅雷、搜狐、暴风等倾向支持奇虎;卡巴斯基、瑞星倾向支持腾讯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组成联盟抵制奇虎
至此捆绑着用户的流氓撕逼大战正式结束互撕期间,腾讯凭借其在社交通讯软件行业的垄断地位要求用户必须在两个产品之间二选一,极其流氓腾讯与360将用户至上的理念抛之脑后,用户不再是上帝,而是一堆狗屎此次互联网撕逼大战,最终使用户的隐私权和选择权变得如同废纸。
三、中国互联网行业反垄断互撕期间,QQ 和360纷纷将彼此诉讼至法院在法庭上双方各有胜负在两家公司相互起诉的几起案件中,有一个案件最为有名,同时也被媒体称为“中国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2012年4月奇虎360公司针对腾讯公司在3Q大战期间滥用其即时通讯工具QQ的市场支配地位,强制用户卸载已安装的360软件提起反垄断诉讼。
2013年3月28日上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奇虎公司全部诉讼请求,腾讯公司不构成垄断此后360提起第二次诉讼,但也失败了在经历过两次诉讼失败后,360最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最后的诉讼。
▲中国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最高人民法院庭审现场▲2013年12月4日,360上诉腾讯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审理2014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对腾讯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奇虎360的上诉,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
此前,广东高院的一审,判决奇虎360构成不正当竞争,并赔偿腾讯500万元的经济损失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存在垄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互联网实验室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垄断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指出,百度占到搜索引擎71.3%的市场份额,腾讯占到即时通讯76.56%的市场份额,淘宝(C2C)占到电子商务94.71%的市场份额,阿里巴巴(B2B)占到电子商务54.39%的市场份额,支付宝占到第三方支付平台71%的市场份额。
可见,在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已经产生用户不得不面临二选一甚至只有一个可供选择的情况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反垄断诉讼与反垄断调查还比较滞后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据了解在当前国内的司法环境下,。
受害企业只能通过向法院提起反垄断诉讼,才有可能获得《反垄断法》的救助和支持而真正由政府发起,或者是由政府代表中小企业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很少甚至是没有针对国内垄断企业进行的这种情况与西方国家频繁的对大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外互联网反垄断如家常便饭以 Google 为例,近几年谷歌受到的反垄断调查多就达几十起。
▲谷歌十年来受到的主要反垄断调查▲点击图片看高清大图国外其他互联网巨头受到的主要反垄断调查(部分),点击图片看高清大图
从西方国家的反垄断实践来看,不论是谷歌、微软还是英特尔,这些频频遭遇反垄断调查的企业其实都是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而且某种程度上说都是美国人民的骄傲市场充分竞争才能让普通用户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企业才能良性发展。
否则真的会作大死。
用户至上?
来源:科技美学建设校友资源、信息平台企业 | 招聘 | 活动 | 资讯
校友福利不要错过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专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