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纪录片乾陵(乾陵发掘纪录片完整版)不要告诉别人
唐墓壁画中的丝路风情(下)《唐墓壁画中的丝路风情》是首部以数百幅国宝级唐墓壁画为载体的纪录片,反映丝路带给
唐墓壁画中的丝路风情(下)《唐墓壁画中的丝路风情》是首部以数百幅国宝级唐墓壁画为载体的纪录片,反映丝路带给中国的变化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透过一千多年前著名画家乃至无名画工的笔触,观众可以看到封建社会顶峰时社会繁荣、文化开放的盛景。
2003年,金庸先生看到《打马球图》、《仪卫出行图》时,久久伫立……欣然题词:“盛唐风流,今日得见,缅怀当年,不胜向往”相信纪录片《唐墓壁画中的丝路风情》也会带给观众同样的心灵体会该纪录片摄制工作历时一年多,行程两千多公里,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起点,走访了。
8座丝路沿线重点博物馆、10处考古遗址采访了40多位中外学者和专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丝路秘闻和趣事第三集《天马来出月氏窟》一对高大雄骏、体态优美的石刻天马,威严的立在乾陵神道最前端的两侧它们肋生双翼,头顶独角,散发着异样的光彩。
这图腾般的崇拜,也揭示出汉人对于马的追求,也让一个帝国凿通了丝绸之路出土于唐太宗之女长乐公主墓的《云中车马图》则展现了汉人对于天马的理解在唐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长期的战争中,马对中原王朝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戎马一生的唐开国将军李寿墓出土的《骑马出行图》描绘了一个整齐森严的铁骑阵容,气势显赫,威风八面。
彰显了外来马与帝国命运的联系陪葬李世民的这六匹声名显赫的骏马也见证了唐人对于外来马的饲养与驯化的重视《狩猎出行图》则展现了随丝路而来大量的珍禽异兽已经融入到唐朝贵族的日常生活中一匹西域天马、一只波斯猎犬、一只西里伯斯的白鹦,一头雄健的狮子,每一种东西都引发着唐朝人的想象力,从而改变唐朝的生活模式。
这些奇珍异兽曾是唐朝人最亲近的陪伴者,对它们的接纳和追崇,也体现了那个时代包容的社会心理
第四集《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千二百五十多年前,在乾陵的“永泰公主”墓,墓室甬道上唐朝画工描绘了一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头梳高髻,肩披纱巾,体态丰盈,酥胸半袒,她在日本学者吉田圭一郎眼中她们是唐代第一美人,郭沫若称她为
“东方维纳斯”巧合的是她与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亚历山德罗斯创造出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造型形象,极为相似,这也揭开了丝绸之路对于女人的巨大影响力 19世纪的英国流行大围巾,而千年之前在章怀太子墓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女子,配搭类似于围巾的红色纱罗,这样的。
“大围巾“被称为披帛在众多的墓室壁画中我们见了大量的条纹裤、条纹裙这些强烈色彩对比的条纹,也都是国外来的从这些无声壁画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丝路的繁盛,文化的交融已经演变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不仅影响着唐人的生活也改变了唐人的精神面貌。
收藏在大唐西市博物馆的一件隋代描金白石榻上绘有一行乐姬,乐姬手中的乐器,起源于埃及和西亚,其中的竖箜篌在传入中原的同时,也传入了欧洲,变成了今天依旧在演奏的竖琴那个时候来自西域的这些音乐,给整个的唐代音乐注进了新鲜的血液。
这些西域的舞蹈和音乐,留给人们一种视觉的惊艳,同时也刺激了中华文化的多元的,多领域的发展一千多年过去了,风华绝代的唐代锦衣华服早已风光不再,舞姿婆娑的杨玉环、摩登胡服的青春少女虽已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但大胆与超逸永远的留在了这些影像之中。
当我们穿越时空,回溯历史,那个盛世无以伦比的绚烂繁华,在一个新的世纪里依然延续着她昔日的风华
牛车图,唐昭陵阿史那忠墓,墓道西壁,高178,宽220厘米
胡人牵马图,唐昭陵韦贵妃墓,第一天井东壁,高114,宽176厘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