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断探索的古诗(形容不断探索创新的成语)怎么可以错过
馆校课题
——园艺古诗学习与积累 设计者:沈志敏 刘余
学
习
设
计
适用年级小学三-六年级建议学习时长家庭学习时间:1小时学校学习时间:1小
馆校课题
——园艺古诗学习与积累 设计者:沈志敏 刘余
学
习
设
计
适用年级小学三-六年级建议学习时长家庭学习时间:1小时学校学习时间:1小时场馆学习时间:三年级:1-2小时四年级3小时五年级4小时六年级5小时学校学习分析经过了一学期馆校课题的开展,教师和学生对我校“劳技园艺馆”里面的花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通过认养植物、设计花卉牌、绘制花卉小报等活动学习了不少关于种植花卉的知识。
对各班选择的花卉经过一学期的精心培育,大部分花卉都长得比较好但是培植花卉,还有很多需要老师和同学深入学习对于古诗,孩子们语文课上有所接触,并不陌生,部分孩子可能会说出一、两首有关花的古诗,但是,关于园艺古诗系统的积累,学生们还是比较缺乏。
因此,非常有必要开设此馆校活动课,让学生积累园艺古诗词,激发学生对花卉的热爱,并用恰当的诗歌描绘不同的花卉学科馆校课题活动课相关学科语文、科学课程结构图用思维导图呈现馆校课程学习的整体性和相关性
课程学习目标一、学科目标(一)了解各班所选花卉的相关知识(二)收集并整理花卉知识,做好记录(三)从整体、布局了解园艺的构造,从色彩、种类、形状等方面了解花卉,收集并整理相关成语,通过园艺古诗词大比拼让学生积累古诗词,提高学习兴趣。
二、素养目标(一)积累所学园艺古诗词,适当拓展,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二)体验园艺古诗词的乐趣,把古诗词运用到描绘园艺景色、花卉中,从而增强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发展了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创新素养、沟通素养、合作素养。
馆校学习过程前置学习一、学生通过线上收集资料,分组了解以下内容1.了解古诗、词的基本形式2.了解花卉的品名,搜集形容园林布局,气候(光照、温度)、花卉色彩、形状、形态、香味、数量等相关古诗词,并填入表格中。
探究活动探究内容探究成果探究活动一布局探究活动二气候探究活动三色彩探究活动四形状探究活动五形态探究活动六香味探究活动七数量二、整理资料,做好记录三、准备成语大比拼场馆学习 劳技园艺馆:学校里认识花(一)全面观察、了解学校劳技园里的花。
(花形、花色、花的变化等)(二)搜集描写花的优美古诗、词(三)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两种进行了解,并找到恰当的古诗词吟诵、赞美 高铁城市公园:学校旁边的公园认识花(一)利用业余时间游览公园,拓宽视野,认识劳技园没有的花。
(二)选择一种独特的花,通过询问、网络查找等途径深入了解,用恰当的古诗词描绘花的特点三、开展古诗词大比拼活动:积累古诗词(一)学生在班级中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用上了哪些古诗词来描绘(二)园艺古诗词竞赛(三)评选园艺古诗词小能手。
后续学习(后续学习主要为展示、反思或研究,含校内学习、家庭学习)一、对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或者想知道的?二、在社会中实践:回家后用古诗词向家人描述自己喜欢的花卉。
学习评价设计根据目标设计评价方式和指标,含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的评价评价以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为主,采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结合的方式一、表现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将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这是评价学生学习表现的一个好办法。
通过评价,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为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二、过程性评价(一)前置学习评价1.查找相关资料的情况2.汇总资料的情况3.资料分享、记录情况4.资料展示交流情况(二)场馆学习评价
1.活动纪律2.参与度3.乐于分享的程度4.团队协作情况(三)后续学习评价1. 能否运用古诗词对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描述2.能否用古诗词形容不同场景下见到的不同花卉所需学习资源一、场馆(一)学校劳技园艺馆 :学校里认识花。
(二)高铁城市公园 :学校旁边的公园认识花(三)开展古诗词大比拼活动:积累园艺古诗词二、学习资源(一)科学书(二)花卉百科知识大全(三)请教科学、语文老师(四)学习网址1.花卉知识网址:https://wenku.baidu.com/view/f32128250066f5335b812101.html
https://www.xuexila.com/baikezhishi/1154684.htmlhttp://www.360doc.cn/mip/822532517.html2.成语网址 https://zhinan.sogou.com/guide/detail/?id=316512350960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620/8142110137002117.shtm3.描写花朵的优美句子网址https://juzi.yjbys.com/youmei/117118.html
https://www.lz13.cn/haocihaoju/27988.html
研
究
过
程
将馆校课程和语文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在劳技园活动课程中,积累园艺诗歌,并用恰当的诗歌描绘不同的花卉,有效做到学科融合,激发学生对花卉的热爱,以及对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1.亲手种植花卉,在校及在家用心观察
2.全面观察、了解学校劳技园里的花。(花形、花色、花的变化等)
3.搜集描写花的优美佳句、古诗歌。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学习并搜集了许多描写花卉的好词佳句,并做成“花卉诗歌卡”。
4.收集资料,制作花卉海报,开展花卉介绍
5.写自己本学期参加园艺诗歌学习的收获与作文
6.学习花卉诗歌的过程视频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7.评选园艺诗歌小能手
活
动
总
结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通过这次花卉诗歌学习与积累活动,让学生们认识了许多的校内外花卉植物,同时自己在家还亲子种植、观察了花卉植物;积累了园艺诗歌,体验到园艺诗歌的乐趣,不仅把诗歌运用到园艺馆描绘园艺景色、花卉中,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花卉相关知识,拓宽视野;书写心得与花卉相关作文,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为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教
师
心
得
园艺古诗学习与积累总结一 成都市杨柳小学校 沈志敏 “园艺古诗学习”是我班在学校新“园艺课程”中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经过近一年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们对“园艺古诗”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见解。
一、明确课程目标,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要有明显不同与其他课程的特点同其他许多以教师授课为主以理论学习为主的课程不同,园艺校本课程应该侧重于学生动脑、动手,应该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让学生尽可能去接触花草树木与泥土,学校给学生搭建园艺活动主平台,让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学习与探索。
园艺课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有的知识,融知识了解、实践探索、研究学习为一体,成为一门充满惊喜和乐趣的综合实践性的课程在上课过程,学生们经常要走出教室去亲近自然、触摸生命,要在观察、探索和操作的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能。
二、挖掘自身资源,开发园艺校本课程不过,经过反复的调研之后,我发现我们学校校园劳技园艺馆绿化、美化工作搞得具有相当规模,达到一定效果,这无疑是园艺校本课程开发不可缺少的资源:大大小小的花坛、花盆将劳技园艺馆前后、校园各处的墙角墙边都布置得郁郁葱葱;学校周边有高铁城市公园,公园里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花卉树木,胸围达15厘米一些木本植物还挂有标牌。
我们利用校园及周边现成的环境资源,设计了多个园艺学习课题与实践项目比如“花卉分类、识别”,“花卉古诗词收集”,“花卉古诗词绘画”等利用学校及周边绿化资源,学生们有时在校园中学习、讨论,有时在公园里观察、探究和操作实践。
校园中存有这么多的知识与学问,这是许多学生平时没有留意的,在园艺活动中他们常常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 我们利用了学校的劳技园艺馆的花坛,购置了海棠花苗、肥料、棚架等组织带领学生在花坛里搞实验;另外,每位同学在家里也种上了自己喜欢的花卉。
我们创造条件组织实践活动,设计开展了大量学生感兴趣的园艺课题,如“花卉的盆播”、“小苗的养护”、 “花卉的移栽、换盆”、“组合盆栽”、“盆花管理”等等课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把操作后需要遮荫的花盆搬进教室养护,让学生自带花盆将花苗移回家培育。
三、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选择园艺教学方式 首先,我们的园艺课堂经常是一个开放性课堂在学习园艺知识时,我们通常要带着花卉或其他园艺物品到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传看观察,请学生们认出特点有时我们会让学生带着任务外出几分钟,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然后回答问题;让他们采集一些样本、搬一些花盆、拔一些草到教室,带回来研究。
学生们的许多园艺知识都是经过他们自己的观察分析、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经过脑力激荡而获得的我们做的往往只是点一点、拨一拨,作出归纳如学习“中国十大名花”这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校园里就有其中的“月季”、“山茶花”、“杜鹃花”、“桂花”,让学生们根据花卉的标牌去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它们枝叶的形态、花瓣的色泽,回来后请学生上台进行画图说明。
这样让学生结合着活动进行学习,学生们学得就特别积极 其次是,我们的园艺课中更多采取的是“做中学”学生们经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开展设计制作和操作实践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不少植物知识,在语文学习和课外学习中也学习积累了不少个花卉的古诗词,但是却没有进行有序的分类和练习。
古诗词园艺课程的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让许多学生受益非浅学生们在花盆里播下花苗,每天给花卉浇水施肥在劳技园艺馆里在高铁公园认识、了解花卉搜集花卉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和中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彩 四、搞好园艺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要给以评价评价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学生平时的园艺课的学习评价,我们采取的有显性与隐性的一些方式: 1、填写自评与互评表每节课后各小组都会拿到一张评价表,小组成员先要为自己作一句话的评定,再由组内相互评议,产生小组评价等级。
2、课内作品展评让学生在课内将园艺作品搬上讲台,作简单说明,让全体同学欣赏评价 3、用自备的数码相机记录下各班学生的优秀成果或园艺活动中的美好瞬间,在下一堂课里展示给各个班级,让学生们欣赏与评价 五、积累经验,使园艺校本课程走向更大的成功
我班的园艺校本课程刚刚起步由于这工作是属于首创性的尝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目前虽然也获得一些成功,但离课程改革的要求尚远,我们决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探索,从中积累经验 关于园艺的诗歌活动开展心得二。
成都市杨柳小学校 刘余 经过两周的园艺古诗学习活动开展,不仅孩子们在其中收获颇丰,我自己也收获良多一、园艺诗歌的学习量大大增加 通过本次布置园艺诗歌的学习,在学生的努力寻找与汇报中,我认识了众多的与园艺、花卉、绿植相关的诗歌,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洪咨夔的《百合花》,丘为的《左掖梨花》,白居易的《木芙蓉花下招客饮》,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即使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孩子们收集到的这些诗歌里也有许多是我第一次接触,在感叹自己语文素养有限的同时,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浩瀚无垠。
学生们还精心录制了视频讲解这一首首古诗词,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稚嫩的笔触,对知识的渴求,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关于园艺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自古以来,园艺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花卉、绿植会随时间而消融殆尽,但经文人的笔触,汇成一首首经典,却能久经历史,流传至今。
通过对园艺古诗词的学习,我认识了更多的花卉、绿植特性,感悟了诗人描绘的高雅意境;在观看了同学们与花卉、绿植的合影和视频介绍自己喜欢的花卉后,我了解了更多花草样貌与习性,受益匪浅三、可以通过这类学习反哺语文的学习
在本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投入其中,参与率超过之前任何一次实践活动,且活动质量较高,学生真的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找到了有关园艺的诗歌,自己能进行资料辅助下的自我学习,且还能以录制视频的方式进行汇报讲解,以文字书写的方式发表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收获与成长。
作为语文老师,我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方式可以为语文教学所用,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亲子学习时间,还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实在是一举多得!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给我很大的启发,可以通过这类的学习反哺语文教学,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践行在做中学,生活即教育这样的活教育理念。
馆
校
案
例
复
盘
报
告
复盘案例主题:园艺诗歌实施复盘复盘人:刘余、沈志敏目标Goal本次学习的目标是什么1.感悟学生在园艺诗歌课程实施中的表现,从而总结得出此课程对学生在促进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方面的意义1.搭建园艺诗歌课程实施与语文教学方面的桥梁。
结果Result与目标相比,你认为做的好的方面有哪些在学生学习园艺诗歌的课程过程中及自己开展园艺诗歌课程中,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方面有所感悟和促进与目标相比,你认为不足的方面有哪些园艺诗歌课程的实施时间不够长久,开展的项目不够多元与深入。
分析Analysis做的好的方面原因分析因为自己开展的园艺诗歌课程真正落到了实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参与面广,且确实和语文诗歌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自己的反思,与查找资料,使之搭建了更好的语文诗歌教学平台,能有效地运用到语文教学实处。
不足原因分析未能将园艺诗歌课程按照子类别进行系统梳理,未建立模式化的表格进行展示,因此难以从中发现其相关性,对各类园艺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未进行深入探究洞察Observe关键收获(可供他人借鉴的经验/规律)。
1.在园艺课程实施中,可通过先行学习为学生搭建深入学习的“脚手架”,为其提供范式2.在学生实施后,不能戛然而止,只收作品,而应该有后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分享,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以此发展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思维。
下一步行动哪些行为是需要继续的:可以进一步深入开展园艺诗歌课程,同时可以借鉴其余老师的优秀经验,实现“学习他人实践——总结他人经验——开展自身实践——形成自身理论”这一过程哪些行为是需要改善的:不应局限于目前的课程实施,可以从诗歌扩展到成语、优美文段、园艺散文、园艺文言文片段等方面,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园艺课程。
-END-
编辑:李晓娲审稿:魏继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