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探索英文翻译名词(申请人的名词英文翻译)干货满满

2023-09-15Aix XinLe


[作者简介] 李巧珍,博士,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文献来源]《译苑新谭》,2023(1):185-192.[摘 要] 中国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20

探索英文翻译名词(申请人的名词英文翻译)干货满满

 

[作者简介] 李巧珍,博士,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文献来源]《译苑新谭》,2023(1):185-192.[摘 要] 中国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2000-2019

年国外出版社出版的148部中国长篇小说英文译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小说中的人名翻译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以汉语拼音为主的多样化音译策略是主流,其次是音译和意译并存、意译和归化为英语人名的策略影响中国小说人名英译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历史因素、英语读者对于异域文化色彩的需求、译者的文化立场这三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小说;人物姓名;翻译策略一、引言人名的翻译问题历来备受学界关注,现有的研究(周煦良,1980;范仲英,1990;卫纯,1991;潘炳信,1998;辛献云,2005;高灵芝、张政,2013

;陈国华、石春让,2014;邹宇,2018)偏重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姓名翻译策略研究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姓名由于作家的艺术加工,比真实姓名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人名的翻译也因文学作品的虚构性而不确定,译法多样。

现有的文学作品人名翻译的探讨偏重外国人名汉译研究(李增、李力,1995;李同良,2011),中国小说人名英译研究以《红楼梦》居多,当代中国小说人名英译的系统研究却鲜有论及小说中的人物姓名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也是译作体现异域文化特色的显著标志。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中国的文学作品也源源不断地英译出版中西文化存在天壤之别,小说中的人物姓名翻译策略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译作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取舍本文以2000-2019年国外出版社出版的

148部①中国长篇小说英文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统计小说人物姓名的翻译策略,然后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国小说中的人名翻译提供一些启示二、中国小说人物姓名英译策略在这148部中国长篇小说英文译作中,人物姓名的翻译策略大体可分为音译、意译、音译和意译并存以及归化为英语人名这四种形式,其中音译。

128部,占86.49%;意译5部,占3.38%;音译和意译并存13部,占8.78%;归化为英语人名两部,占1.35%(一)音译音译是新世纪以来中国长篇小说人名英译的主要策略,而依据何种发音系统而译,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 汉语拼音新世纪以来以汉语拼音音译人物姓名的中国长篇小说译作共有114部,占采用音译策略翻译人名的译作总量的89.06%,因此汉语拼音音译人物姓名可谓主流翻译策略这与汉语拼音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汉字是表意文字,而非表音文字,最初的汉字没有注音方案,古人利用“直音”法和“反切”法拼读汉字。

西方人为了方便汉字学习,给汉字创造了许多注音方案,如“利、金方案”(Ricci-Trigaultromanization)、“威妥玛拼音”(Wade-Gilesromanization)等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国也一直在探索汉语注音方案,如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等诸多方案。

1958年中国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该方案借鉴了历史上的诸多方案,采用拉丁字母为汉语注音,因其科学实用得以广泛传播1978年国家又颁布了《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汉语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此后汉语拼音逐渐取代了流行了一百多年的威妥玛拼音新世纪以来中国长篇小说中的人名英译不仅以汉语拼音音译为主,还保留了中国人姓前名后的排列顺序中国古人最初只有姓,名在夏、商才开始使用,姓前名后的排列顺序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宗族和血缘观念;而西方古人最初只有名,姓到中世纪后期才出现,名前姓后的排列顺序体现了西方人重个体、轻群体的文化传统(白靖宇,。

2010:160-161)企鹅中国公司出版的中国小说英文译作的前言均有关于中国人姓名的说明,如《推拿》英文译作前言解释道,在汉语中人的名总跟在姓的后面,如小说中人物“沙复明”,“沙”为姓,“复明”为名(。

BiFeiyu,2014),有效地传播了中国的姓名文化某些明显具有特殊含义的人物姓名,译作一般采用音译加注的形式翻译《生死疲劳》中的“蓝解放”译为“LanJiefang-LiberationLan”,“西门闹”译为

XimenNao, whosenamemeansWestGateRiot等《蛙》中人物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如“陈鼻”译为“ChenBi(Nose)”“王肝”译为“WangGan(Liver)”《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的三个儿子“一乐”“二乐”“三乐”分别译为“。

Yile(FirstJoy)”“Erle(SecondJoy)”“Sanle(ThirdJoy)”然而,《无风之树》中“天柱”的四个儿子“大狗”“二狗”“三狗”和“四狗”则直接意译为“FirstDog”“

SecondDog”“ThirdDog”和“FourthDog”,或许与这些名字具有绰号的性质有关小说中有一类人物姓名是非虚构的历史人物和其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这些人物姓名在中国家喻户晓,然而英语读者却一无所知,译者往往采用音译加注的形式来翻译。

如《英格力士》中提到的历史人物“纪晓岚”译为“ScholarJiXiao-lan”“李白”译为“ChinesepoetLiBai”“江姐和刘胡兰”译为“revolutionaryheroineslike

JiangJieandLiuHu-lan”;另一类引用其他文学作品中人物如“周扒皮”译为“AmeanlandlordnamedZhouBa-pi”等2. 威妥玛拼音在128部音译人物姓名的小说译作中,有。

4部采用威妥玛拼音音译威妥玛拼音是由英国人威妥玛(ThomasWade)于1867年制定的汉语注音规则,后来又经翟理斯(HerbertA. Giles)于1892年修订而成这套注音方案是汉语拼音诞生之前最为流行的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之后,中国大陆主要采用汉语拼音英译姓名,而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较多使用威妥玛拼音在国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的报纸和杂志开始用汉语拼音替代威妥玛拼音,大部分欧洲图书馆以及美国政府机构开始使用汉语拼音,而美国国会图书馆在

1979年推行汉语拼音时受到抵制,直到1997年才宣布使用汉语拼音取代威妥玛拼音(Hu,2000:254-257)可见,进入21世纪以后,汉语拼音在中外均已占据主流地位,威妥玛拼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世纪以来采用威妥玛拼音音译人物姓名的小说主要有如下原因:。

第一,根据威妥玛拼音使用的历史时间而定《租界》中的故事发生在1931年,而当时汉语拼音尚未诞生,所以译者江晨欣在译作前言中提到人物姓名的拼写主要以当时使用的威妥玛拼音为主(XiaoBai,2015),以体现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然而,也有译者对此年代发生的故事使用汉语拼音音译,如白睿文(MichaelBerry)所译的《1937年的爱情》,除了个别为西方所熟知的威妥玛音译人名如蒋介石(ChiangKai-shek)、孙中山(Sun

Yat-sen),宋子文(T. V. Soong)和孔祥熙(H. H. K’ung)外,其他人物全部用汉语拼音音译(YeZhaoyan,2002:vii)《在细雨中呼喊》的译者白亚仁(AllanBarr。

)在译者前言中提到,书中人物名字一律用汉语拼音来译,叙述者父亲的名字例外,主要为了在英语中把父亲和儿子的姓名区分开(YuHua,2007)父亲的名字“孙广才”用威妥玛拼音译为“SunKwangtsai”,三个儿子的名字“孙光平”“孙光林”和“孙光明”用汉语拼音译。

若父子姓名均用汉语拼音译,一音之差难以分辨该译法利用了威妥玛拼音和汉语拼音产生的历史时间差来体现父亲和儿子姓名的差异第二,根据威妥玛拼音使用的地域而定香港小说和台湾小说英文译作有时使用威妥玛拼音香港小说中的人物姓名音译以粤语发音为主,同时借用了威妥玛拼音。

台湾在2000年之前主要使用威妥玛拼音,2000年之后采用通用拼音,2009年开始采用汉语拼音部分台湾小说译作中的人物姓名仍沿用威妥玛拼音音译,如2013年出版的《复眼人》英译本,译者石岱仑(Darryl。

Sterk)将“李荣祥”译为“Jung-hsiangLi”,“荣进”译为“Jung-chin”然而,并非所有的台湾小说英文译作都采用威妥玛拼音,这与译者的翻译理念有关,如葛浩文翻译的台湾小说均采用汉语拼音音译人物姓名。

3. 少数民族语言发音在128部音译人物姓名的小说译作中,有7部译作保留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特色,其中藏语4部,蒙古语、鄂温克语、泰雅语各1部在以少数民族为背景的小说中,译者在翻译少数民族姓名时,都竭力保持人物姓名的少数民族特色,避免汉化少数民族姓名。

葛浩文在翻译《尘埃落定》时,雇佣了一位藏族专业人士把藏族人姓名用藏语发音和威妥玛拼音结合起来译,认为这样译比汉语拼音更接近藏族人姓名的发音(GangYue,2010)其他三部以西藏为背景的小说《格萨尔王》《悲悯大地》《黑焰》,译作均保留了藏族人名的发音特色。

《狼图腾》中蒙古族人名的翻译,葛浩文又请人在内蒙古大学找了一位既懂蒙古文又懂汉语的英语系研究生,小说中的蒙古人“毕利格”译为“Bilgee”“兰木扎布”译为“Lamjav”“沙茨楞”译为“Laasurung

”等,这些译名保留了蒙古语发音的特色《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译者徐穆实(BruceHumes)也非常重视鄂温克族人姓名的民族特色,“对典型的本族人名,徐穆实请鄂温克人拼写出正确的鄂温克读音,再用国际音标对这些读音进行标注,最后选择合适的英语字母将它们一一拼写出来”(汪晓莉、胡开宝,。

2015:94)4. 粤语发音在128部音译人物姓名的小说译作中,有3部采用粤语音译,保留了人物姓名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一些香港小说中,人物姓名常用粤语发音来译香港作家董启章《地图集》的译者杜博妮(Bonnie

S.McDougall)在译者序言里提到,该小说的《春园街》一章最初在《译丛》发表时遇到了困难,《译丛》要求所有专有名词用汉语拼音译,这是杂志1973年创建时制定的政策,而她认为这并不适应于用粤语写的香港小说,便用粤语发音译专有名词(

DungKai-cheung,2012:xxxi)《地图集》以地名居多,音译时均保留了地名的粤语发音,而书中出现的香港人姓名以粤语发音译,中国大陆人姓名仍以汉语拼音译有时译者把粤语发音和威妥玛拼音结合起来翻译人名。

香港作家陈浩基的《13.67》中的人物“关振铎”译为“KwanChun-dok”“关振铎”这三个字的粤语发音分别为gwaan、zan、dok其中“关”译为“Kwan”,g为k的威妥玛拼法,揉合了威妥玛和粤语发音;“振”译为“。

Chun”,ch为zh的威妥玛发音,un的英语发音和粤语音an相似,结合了威妥玛和粤语发音;“铎”译为“dok”,为粤语发音香港作家张小娴的《我这辈子有过你》中的“周蕊”译为“ChowJeoi”、“郭笋”译为“。

KwokSeon”等,均是粤语发音和威妥玛拼音的结合(二)意译人物姓名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意译人物姓名,实质上仅意译其中的名,因为姓是家族传下来的,无特殊含义,无法意译因此,就人物姓名翻译而言,绝对的意译实质上并不存在。

意译人物姓名的小说共有5部,这些小说之所用采用意译,主要原因在于原作中的人物姓名以绰号为主,或者明显具有特殊含义如《极花》中的人物姓名“蝴蝶”(Butterfly)、“黑亮”(BrightBlack)、“银来”(

Bring-Silver)、“訾米”(Rice)、“拴牢”(Snatch)、“王保宗”(Clan-KeeperWang)、“刘全喜”(DelightLiu)、“张耙子”(RakeZhang)、“马猴子”(

MonkeyMa)等这5部小说中有1部小说《海上花列传》的人物姓名不具有绰号性质,然译者依然坚持意译所有人物名字《海上花列传》最初由张爱玲翻译,后来孔慧怡在张爱玲初译本的基础上翻译整理出版孔慧怡在译作后记中解释了人物姓名意译的原因:。

经过仔细考虑,我认为张爱玲意译人物名字的策略是合理的和英语姓名相比,中国人的姓名往往蕴含着较为明显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简言之,它们体现了背景、父母或者命名者的良好祝愿和期盼就小说而言,姓名显然也是人物性格刻画的一种非常便利的方式。

……只要读者明白这是一本汉语小说,关系网——文化、词义和社会方面——不同于英语小说,人物姓名的意译应是有益的,而非误导此外,和音译姓名相比,意译姓名便于发音和记忆(Han Bangqing,2005:531

)该译作将“赵朴斋”译为“SimplicityZhao”“洪善卿”译为“BenevolenceHong”“李实甫”译为“PragmaticLi”等当人物姓名含义过于复杂,难以用一个词意译时,译者采用脚注注释,如“马龙池”译为“。

DragonMa”,并辅以脚注解释,“龙池指池中的龙,表明他的能力和志向高于他的生活处境”(HanBangqing,2005:328)斯塔尔(Starr,2006:420)对于孔慧怡保留张爱玲意译姓名的方式有所不满,认为人物姓名会随着阅读的深入失去它的意义,而成为人物在词汇上的表现符号,如果意译的姓名如“。

DragonMa”需要用脚注的形式解释姓名的含义,意译的价值就不大了意译的姓名一般按照名前姓后的顺序排列,和英语姓名的排列顺序一致,便于英语读者接受意译译出了姓名所具有的含义,然而汉英之间人名意译的难度大于音译,尤其是名字为两个意义关联不大的字时,很难翻译为简练的英语名,大多数译作舍弃其中一字而采取部分翻译的方式。

意译姓名中的漏译、过度阐释甚至误译时常发生(三)音译和意译并存小说中的部分人物姓名采用音译,部分人物姓名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称为音译和意译并存,这样的小说译作共13部音译和意译两种翻译策略并存的译作主要有以下三种特征:。

第一,小说中部分人物姓名具有特殊含义或者绰号性质,而部分人物姓名又不具备此种特征,前者意译,后者音译如《九月寓言》中的“挺芳”(Tingfang)、“方起”(Fangqi)、“金祥”(Jinxiang)、“金友”(

Jinyou)等音译,而其他具有特殊含义的人物姓名如“肥”(Fat)、“赶鹦”(ParrotChaser)、“龙眼”(DragonEyes)等意译第二,主要人物意译,次要人物音译,如《高兴》和《英格力士》。

《高兴》中的主要人物如“刘高兴”(HappyLiu)、“韩大宝”(GemHan)、“石热闹”(LivelyShi)意译,其他主角“五富”“孟夷纯”因意译难以表达而转用音译,而其他次要人物如“翠花”“王彩彩”则音译。

《英格力士》中的主要人物如“刘爱”(LoveLiu)、“黄旭升”(SunriseHuang)、“王亚军”(SecondPrizeWang)意译,而其他次要人物如“郭培清”“黄震”等则音译译者潘维珍(Jane

WeizhenPan)对此解释道:对于姓名的翻译,有两种选择:一、用拼音音译,优点在于这是表达中国姓名最普遍的方式,在正式文件中中国人的姓名以拼音方式表示,缺点在于中国人姓名的含义,也是故事的一部分,却丢掉了;二、把姓名的含义翻译出来,优点在于英语读者能够理解这些中国姓名的意义,缺点在于无法把每个名字都意译,产生了一致性的问题。

我们翻译的是小说,不是申请护照用的身份证件,因此我们选择第二种(Humes,2009)第三,男性名字音译,女性名字意译《风月梦》男性名字以音译为主,如“贾铭”(JiaMing)、“吴珍”(WuZhen)、“袁猷”(

YuanYou)、“陆书”(LuShu)和“魏璧”(WeiBi)等,而女性名字则以意译为主,如“凤林”(Phoenix)、“桂林”(Cassia)、“双林”(Paria)、“月香”(Fragrance)、“巧云”(

Lucky)这五名女性的身份均为妓女,有学者认为意译原因在于这些妓女的名字“并非真名,而是指涉丰富的艺名”(刘晓晖、朱源,2017:92)该小说意译的女性姓名多为小说的主要人物,而同为妓女身份的“文兰”则音译为“。

Wenlan”,与其次要人物的身份有关(四)归化为英语人名把中国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姓名完全归化为英语人名的小说仅两部,姓名上的归化往往意味着人物身份的转变残雪《边疆》的译者葛凯伦(KarenGernant。

)和陈泽平在译作前言有一条关于人名翻译的说明:声明在征得残雪同意的前提下,把一些中国人名改成了英语人名(CanXue,2017)译者基本上利用汉语人名和英语人名发音上的相似性而译,如“石淼”译为“Sherman。

”“阿依”译为“Amy”“胡闪”译为“Jos锓年思”译为“Nancy”“周小里”译为“Lee”“周小贵”译为“Grace”“麻歌儿”译为“Marco”“蕊”译为“Roy”另外一部为儿童小说《小公主和矮爸爸》,也对中国人名进行归化处理。

如该小说中的“苏格拉”(GeoffreySu)、“艾婉婷”(WillowYang)、“蒋小白”(Bartholomew)、“马小绿”(LittleCharlie)、“小红”(Henrietta)、“欧阳”(

Owen)等儿童小说人物姓名的翻译受其阅读对象年龄的限制,目的是减少英语少儿读者的接受阻力三、中国小说中人物姓名英译的影响因素音译成为中国小说人物姓名英译的主流策略,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的因素而定:第一,特定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

任何翻译活动都要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小说中人物姓名的翻译也不例外汉语拼音音译人物姓名成为主流的翻译策略,主要原因在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首先确立了汉语拼音在中国的地位,并积极推动汉语拼音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20世纪70年代以后,汉语拼音逐渐开始取代威妥玛拼音,21世纪以来威妥玛拼音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部分小说中人物姓名用威妥玛拼音音译主要限于特定历史年代或者特定区域的小说第二,英语读者对于异域文化色彩的需求。

小说中的人名是小说异域文化特色的显著标志,成为区分本国小说和外国小说的一个常用参数杨晓荣(2013:118)认为:“无论是英语读者还是汉语读者,一般都会下意识地认为构成外国人名字的当然是一些奇怪的音和奇怪的字。

在这里,奇怪(不‘正常’)被认为是正常的,而‘正常的’(归化的)倒会被认为是奇怪的”这本质上反映了读者对于异域文化特色的期待残雪《最后的情人》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西方国家,人物名字也是西方人名如“乔”(。

Joe)、“丽莎”(Lisa)、“马丽亚”(Maria)、“文森特”(Vincent)、“里根”(Reagan)、“埃达”(Ida)等,译者将之还原为英语姓名后,反而引起了许多英语读者的质疑译者沃斯蒙(。

Wasmoen,2015)谈到,许多读者认为她把小说中的中国人变成了美国人译者显然没有这样做,然而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读者对于姓名归化的抵触残雪的另一部小说《边疆》的人物姓名被归化为英语人名后,虽然征得了作者的同意,却引起了部分评论者的不满。

美国评论者莫楷(Morse,2017)认为《边疆》译作中姓名的归化近乎一种“殖民化”行为,和两种姓名所体现的不同的文化内涵相比,姓名语音上的相似性就不足为道了虽然译作中的英语人名和原作的汉语人名在发音上有几分相似,然而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

第三,译者的文化立场小说中人物姓名究竟是音译还是意译更有助于体现其文化内涵?有的学者反对音译专有名词,认为音译会导致文化信息丧失事实上音译也有助于体现姓名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原因有两点其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音译更容易从姓名发音上体现少数民族的民族身份,同时保留部分小说的粤语发音,也体现了文化地域色彩。

意译则无法体现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对于少数民族人物姓名的翻译,译者保留了少数民族人名的发音,从人名上能够辨认人物的民族身份,是译者尊重中国文化多元性的体现其二,中国人姓名有按辈份取名的传统,姓名的第二个字是族谱中的辈份,体现了中国人重视行辈之序和长幼之别。

如今的中国人并不严格按照辈份取名,然而若是一个家族同一辈分的人尤其是亲兄弟姊妹的名字往往会有一个相同的字,表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音译姓名虽然并不对应具体的汉字,然而可以从相同的发音推测出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

如《炸裂志》中的孔家四兄弟:孔明光、孔明亮、孔明耀、孔明辉,音译姓名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兄弟关系译者音译人物姓名,也是其重视中国宗族血缘文化的体现此外,意译往往名前姓后,偏向英语人名文化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译者坚持音译人物姓名是其尊重中国文化的体现。

四、结语从2000-2019年国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长篇小说英文译作来看,人物姓名英译的主流策略为以汉语拼音为主的多样化音译策略,基本保留了姓前名后的顺序,体现了中国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人物姓名意译和归化为英语人名的翻译策略较为少见。

影响中国小说人名翻译策略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新世纪以来汉语拼音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英语读者对于姓名音译所体现的异域文化色彩的期待以及译者主动保留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立场新世纪以来汉语拼音已经取代了威妥玛拼音的主流地位,英语读者对于意译人物姓名和归化为英语人名的抵触以及对于中国汉语拼音的逐渐了解,将继续强化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小说人物姓名翻译的主流地位,进一步增强英语读者对于中国小说人名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理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注释①据本研究统计,2000-2019年国外出版社共出版中国长篇小说英文译作156部,本文以其中的148部为研究对象,其他的8部作品因原作或者译作未能获得,不得不舍弃参考文献略,若需,可点击下文链接,下载

全文。21. 新世纪以来中国小说人名英译研究.pdf

《译苑新谭》(ISSN2691-6649),美国出版,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来源期刊赐稿邮箱:fyxh028@163.com,翻译研究相关,中、英文行文皆可,审稿通过的全英文论文优先刊发凡在《译苑新谭》上发表的论文,可无条件进入下一年度四川省译协“天府翻译奖”评奖范围(每年一次),但需作者向专家评审委员会秘书处邮箱发送参评的意愿,否则视为放弃参评。

届时,编辑部会通过邮箱逐一通知论文作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探索探索英文翻译名词(申请人的名词英文翻译)干货满满

2023-09-15Aix XinLe66

探索英文翻译名词(申请人的名词英文翻译)干货满满
[作者简介] 李巧珍,博士,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文献来源]《译苑新谭》,2023(1):185-192.[摘 要] 中国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20…

科学真没想到大可乐2代官网(可乐丽公司官网)

2023-09-15Aix XinLe180

真没想到大可乐2代官网(可乐丽公司官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PMMA,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又称作亚克力或有机玻璃,具有高透明度,低价…

探索探索英文翻译名词(申请人的名词英文翻译)这都可以?

2023-09-15Aix XinLe113

探索英文翻译名词(申请人的名词英文翻译)这都可以?专题02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重点词词性转换Unit11.worth prep.值得的;相当于……的价值n.[U]价值;作用 adj.[古]值…

科学科学知识的小故事(科学知识小故事构思)干货分享

2023-09-15Aix XinLe114

科学知识的小故事(科学知识小故事构思)干货分享冯·卡门为何能成为百年一遇的科学奇才?我在将近三十年前第一次读冯·卡门自传The Wind and Beyond时,就爱不释手地从头读到尾,收获…

趣闻一篇读懂西南联大名人趣闻轶事(西南联大出了哪些名人)

2023-09-15Aix XinLe187

一篇读懂西南联大名人趣闻轶事(西南联大出了哪些名人)电影《无问西东》里王力宏饰演了一枚优质学霸的沈光耀,他的学霸同学可不得了,杨振宁、汪曾祺、邓稼先、何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