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的网站(方块世界探索)深度揭秘
以心为砖,以爱为瓦 \x0d\x0a一砖一瓦,方块交大
以心为砖,以爱为瓦一砖一瓦,方块交大“方块交大”项目由交大Minecraft社创立在云计算平台中以Minecraft为媒介复原整个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当“方块交大”初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这个以像素方块构筑起的“交大世界”
让每一位观者为之感动与震撼在未来“方块交大”还将走得更远
01把MC世界中的交大校园真正带到大家面前来2020级的杨亦凯是交大Minecraft社的社长,负责统筹社团内的各项事务及与校内外组织的外联同为2020级的季诺澄是交大Minecraft社建筑设计部部长,负责整个“方块交大”项目的搭建和运营。
对于他们而言,交大Minecraft社的成立和“方块交大”项目的诞生是一个“埋藏于心底已久的愿景终于发芽的过程” “从一草一木到高楼琼宇,用像素方块搭建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过程令人着迷”季诺澄笑着说道。
九岁的时候,他就喜欢上了Minecraft这款游戏,而从中学开始,用Minecraft还原所在校园的想法在他脑海中萌发,进入交大学习之后,他同团队成员一起将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在兴趣的遇合之下,季诺澄和杨亦凯由高中时期的校友迅速成为了并肩作战的合作伙伴。
而在与同届新生的交流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批对Minecraft有着共通的兴趣爱好的朋友,在新组建的交大Minecraft交流群里,群友人数迅速上涨,到2020年9月1日,交流群的规模达到了100人这个以兴趣与爱好为动力而生的交流群,成为了Minecraft社最初的雏形。
2021年5月29日,交大Minecraft社正式成立杨亦凯表示,之所以选择以“文化艺术类”为社团定位,包含着他对于Minecraft的理解和认知,“对于Z世代而言,Minecraft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
到目前,校内Minecraft交流群的人数仍以每年300余人的速度稳定增长,不断为这个组织补充新鲜的生命力,而这也恰恰印证了杨亦凯对“MC文化”几乎直觉性的判断随着交大Minecraft社的成立而启动的,是作为其灵魂与核心的“方块交大”项目。
“‘方块交大’的出现,是不谋而合的‘传承’”杨亦凯笑着说道在社团成立之初,他们偶然发现交大在2011年时就曾有个叫沙盒游戏社的社团,同样以Minecraft作为其社团文化的核心沙盒游戏社在2016年底便有了类似于“方块交大”的项目,并将2008年版的交大校园地图投影到了Minecraft的世界,形成了初始的轮廓,并开始了10%左右的搭建工作。
方块交大平面图对于这次发现,杨亦凯和季诺澄二人都颇为兴奋与欣喜但这一次,他们下定决心,要完成沙盒游戏社“未竟的愿望”,“把MC世界中的交大校园,真正带到大家面前来”辗转之下,他们联系到沙盒游戏社原先的负责人,获取到沙盒社完成的雏形地图。
“方块交大”最先完成的部分是“紫气东来门”,这也是季诺澄沉淀多时后的再度尝试他告诉我们,要完成项目中一个建筑的还原建造,首先要通过定比例卫星地图投影确定建筑蓝图,再参考蓝图,以三维地图、航拍、实地街景考察等方式确定建筑的比例、材质,再运用诸如WorldEdit、MCEdit、SpriteCraft 等专业工具,实现快速建造、拖拽、堆叠、复制、随机化与大规模处理等操作。
这其中的“一砖一瓦”,都要耗费难以想象的时间与精力季诺澄慨叹,每一栋建筑的搭建,事实上都是融合了建筑美学、数字比例、3D绘画、服务器运营的一场头脑风暴而在正式开始“方块交大”项目之前,他对建筑美学及规划方面知之甚少。
在此前长达一年对不同风格的建筑的搭建练习之后,季诺澄才再一次来到了紫气东来门的面前
Minecraft中的紫气东来门这是作为“方块交大”总建筑师的季诺澄的起点,而站在这个颇为艰辛与不易的起点之上,“方块交大”终于以势不可挡之势出发了02热爱吧这大概就是唯一的答案2022年6月24日,对于“方块交大”项目而言是个颇为重要的时刻。
随着“方块交大” 宣传部长黄睿创作的招生和毕业典礼视频在上海交通大学公众号、B站、抖音等全平台的发布,这个以像素方块构筑起的“交大世界”,让每一位观者为之感动与震撼面对“方块交大”的“出圈”,杨亦凯和季诺澄说,“这其实是意料之外的事,在视频发布之时,我们的总体进度才完成了近一半”。
提前到来的关注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却也让他们觉得,“这是worth it的时刻”回望“方块交大”的发展,杨亦凯和季诺澄回忆道,社团初创和项目初始时期,他们在建筑团队成员、服务器、经费等方面,都遇到过磕绊和阻滞。
“一开始没有专业的服务器,我们用的就是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全天候开着当作服务器,也遇到过把硬盘跑坏的情况,但也只能自己去修理”杨亦凯回忆道在季诺澄的印象里,他和建筑师团队遇到过的最崩溃的时刻也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服务器回档,他们花费了巨大心血制作的“致远湖”和“涵泽湖”没有“一砖一瓦”的留存,一切只能从头再来。
而在2021年11月,“方块交大”获得了网络信息中心赞助的64G服务器,悬在杨亦凯和季诺澄心头的大问题终于得以解决而对于项目团队的招募与培养,也是运营之初面临的一大难题,“很多人觉得项目跨领域太大,有些不敢尝试”,但在季诺澄看来,
“‘方块交大’就是要告诉你有这种可能,在这个世界里,想象力才是极限”作为团队的总建筑师,季诺澄在反复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以一对一教学和点对点联络为纲的团队运作体系对于有意向参与“方块交大”建设的Minecraft社社员,季诺澄从最基本的操作开始给予一对一教学,同时,在项目的实施与推进过程中,季诺澄坚持不设立工作群,以点对点的方式与建筑师沟通项目进度。
Minecraft社社团成员
搭建的老图书馆在他看来,不设置单独的建筑师小群,契合着他对MC社群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文化的理解和认知,“Minecraft本身就是不设限的,它欢迎各种想法的融入与碰撞,这也是Minecraft的生命力所在。
”
“方块交大”建筑师合照在“方块交大”项目中,建筑师的日常工作是在Minecraft中搭建与还原交大校园,与此同时,他们也参与着交大的一个又一个“重要时刻”2022年2月,“方块交大”承接了李政道研究所的在线地图的搭建工作,打造了在线的Minecraft三维地图,并逐步将VR全景地图的范围扩展至全校。
2022年4月,他们与电院合作推出了校庆视频,将无人机航拍现实交大与游戏内航拍方块交大结合,实现在云端鸟瞰交大2022年6月22日,他们精心策划了线上毕业典礼Minecraft分会场……
2022交大线上Minecraft毕业典礼庞大的工作量让本就课业压力繁重的建筑师们有过数度“两难时刻”季诺澄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恰好在期末周时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团队成员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对工作量巨大的霍英东体育馆和胡法光体育场的还原。
当被问到是如何在一次次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坚持下来,杨亦凯和季诺澄笑着解释,“热爱吧这大概就是唯一的答案”03创造给大家留下美好记忆的云上世界当“方块交大”为人熟知并收获广泛关注之后,他们显然不预备止步于此。
杨亦凯和季诺澄谈到,他们希望以“方块交大”虚拟校园项目为核心,拓宽更多创新领域,逐步探索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可能性在Minecraft社的红石部部长杜文骁看来,“计算”思维贯穿了“方块交大”项目始终,帮助他们自主设计、深入分析与解决问题。
而在原版MC中,红石技术是其中最需要计算能力的一部分2022年7月,交大Minecraft社开设了“红石中的数字电子技术”第二课堂,以Minecraft为媒介,通过理论教学与MC平台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授课方式,在入门基础、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综合运用等模块中,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介绍了数字电路相关知识。
对于参加了这门充满了创意和灵感的课程的同学而言,Minecraft社的第二课堂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习得与实践的方式,他们得以尽情发挥,完成各种红石电路、自动化装置的设计与搭建在这个云上世界,他们有更多的热情与兴趣享受各种可能性。
第二课堂《红石中的数字电子技术》课堂场景课程录播在B站获得了30万播放量从“方块交大”出发,杨亦凯和季诺澄也不断探索与实践着国内教育教学中可能的元宇宙应用场景,季诺澄介绍,“我们也开设了方块大讲堂、建筑直播课等第二课堂,让我们的新朋友们也能发掘‘计算’在‘方块交大’中的重要价值”。
在种种第二课堂的应用实践中,他们以理论总结与认知回应了这一时代命题2022年8月,他们的项目成为《面向大学各专业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请中的重要案例2022年12月,论文《虚拟校园:方块交大探索与实践》也见刊于《中国教育网络》,展示了以“方块交大”为代表的Minecraft实践在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蕴含的巨大潜能。
社团成员在西方风景园林史课程的作业:用Minecraft还原的维兰德里庄园
社团成员对交大校徽的重构作品《天地交而万物通》
社团主办的Minecraft高校小游戏联赛中,16所高校的选手合影当谈及对于高校MC社群的认知与期待,杨亦凯认为,“Minecraft是可以应用于知识传授的生动的工具,也是鼓励年轻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多可能的有效方案。
”而在季诺澄看来,“Minecraft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最贴近元宇宙概念的案例,而其开放的社区生态本身也成为面向‘互联网公民们’的一种友好邀请,让我们在互动性和社交性上做出自己的创新”“思源、热爱、创新”。
,这是杨亦凯和季诺澄为“方块交大”赋予的三个关键词而当被问及这一切的出发点时,季诺澄说,最初和最终的愿望都是“希望能创造给大家留下美好记忆的云上世界”这是“方块交大”所能到达的更远的目的地文案|林沁馨、曾玉竹。
图片|“方块交大”团队排版编辑|林沁馨责任编辑|曾玉竹推荐阅读
交大早新闻,来了!
上海交通大学“邹韬奋卓越传媒人才计划”启动
中国首台!上海交大徐凯教授团队研发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