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2010目录(探索发现2005目录)学到了
4000多年前,在如今的鄂、渝、川、湘、黔、陕等地,曾经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族群——巴人族群。罗家坝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经过四次深入的考古发掘工作后,隐
4000多年前,在如今的鄂、渝、川、湘、黔、陕等地,曾经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族群——巴人族群他们能歌善舞、骁勇善战,在长江上游创造足以与中原文化相媲美灿烂文明然而,就在2000多年前,巴人却消失在四川的崇山峻岭中。
这个鲜为人知的神秘族群到底遭遇了什么?一切,都要从罗家坝遗址说起……
罗家坝遗址碑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罗家坝遗址,地处秦、楚、巴、蜀文化交界处,距今有5300年的历史,整体涵盖了新石器晚期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两汉时期,2000至3000年的巴文化堆积。
罗家坝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经过四次深入的考古发掘工作后,隐藏在罗家坝遗址中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逐渐浮出水面……自古尚勇·骁勇善战巴人是中国古代少数用战争书写历史的民族之一,可以说,一部巴人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出土于罗家坝M17号墓葬的青铜古剑
青铜钺在第二次发掘的31座排列整齐的东周墓葬里,大部分墓葬的主人均随葬兵器,腰间挂着短剑,手上持有铜矛或铜戈,一副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
发掘出的尸骨拥有如此精兵利器,又有独特的“前歌后舞”来激励军队士气,巴人军队的勇锐自然势不可挡据史书记载,殷商后期,周武王伐纣,巴人就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
)与楚相邻·冲突频繁春秋时期,巴人主要活动区域在汉水流域,与楚国相邻,巴楚交流十分密切,时敌时友罗家坝遗址M33号墓,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巴人墓葬,出土了当时代表权力象征的青铜鼎、工艺繁复的青铜簠、纹样繁缛的青铜罍,展示出墓主人崇高的身份和地位。
青铜鼎
青铜簋
青铜罍墓主人会选择楚式的青铜礼器随葬,可见当年巴楚两国关系非同一般但是,进入战国中期,巴楚这两个曾经一衣带水的盟友却转而兵戎相向(《华阳国志·巴志》中有“巴楚数相攻伐”的记载),巴国战败,被迫开始不断向西迁徙。
昔日的巴歌楚韵、贸易往来,为何会演变成频繁的军事冲突?
一切,都与巴人富国的重要物资——盐,有关有盐,则国富特别是在先秦时期,盐不仅仅是一味调料,更是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重要物资考古人员推断,当巴人最早发现并开发了峡江地区的盐泉后,盐就成了巴人富国的重要物资,随之而来的不仅有繁荣,还有残酷的战争。
以M33号墓为代表的这批东周墓葬中,许多墓主人的尸骨都有被兵器所伤的痕迹,有些箭镞甚至都已嵌入骨内,有的尸骨肢体不全,还有的是骨骼位置异常考古人员推测,或许罗家坝的这群巴人,就是当年战败后一路迁徙于此,并在此安家,创造出了灿烂的巴文化。
CCTV-10《探索·发现》于10月25日 22:23 播出《罗家坝遗址》(上)10月26日 21:45 播出《罗家坝遗址》(下)考古中华四川篇与你一起探秘古老巴国的兴衰(来源:探索发现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