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期刊论文认可吗(科学与技术期刊论文查询)奔走相告
如题
梁徐静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中1268号 510500摘要【目的】 探讨使更多的中国科技期刊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方法,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扩大国际话语权,传播更加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
【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科技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受语种的影响较大,而且某些学科领域期刊被收录的数量不足。
【结论】 为使更多的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需要打破语种的限制,提升科技期刊的英文水平;从多方面出发,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进行充分调研,加强与国际检索机构的联系科技期刊作为国家发布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反映了一国的科技实力。
科技期刊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其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1]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不仅能够促进科技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也能从侧面反映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当前,国际上公认影响比较大、比较权威的期刊检索系统主要有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CA),英国的《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SA),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urrent Bibliograph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CBST)以及俄罗斯的《文摘杂志》(Реферативныйжурнал,РЖ)等。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被上述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现状与趋势如何?如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概率,以扩大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从近几年的文献来看,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对国际检索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或是探讨国际检索系统的选刊标准及进入途径,而关于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现状、趋势以及改善建议等却鲜有报道。
因此,本研究拟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对当前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趋势,以期切实找出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促使我国更多的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
1 中国科技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的现状1.1 被SCI收录的情况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1961年创办的SCI是国际上公认的、具较高权威性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SCI数据库共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96种,比2016年增加了11种;2017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36.12万篇,连续9年排在世界第2位,占世界份额的18.6%,所占份额较2016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2]据科学网发布的信息,2018年SCI新收录中国大陆科技期刊15种[3]1.2 被EI收录的情况EI创立时间较早,1884年开始收录各个领域的工程技术类期刊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EI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索引,收录了全球该领域内各学科方向的纯理论文献以及专利文献。
从1969年开始,EI提供Ei Compendex服务系统,允许人们通过互联网浏览和下载工程技术文献1992年,EI开始收录中国工程技术文献《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的数据显示:2017年EI数据库收录期刊文献总数为66.16万篇,其中有22.80万篇来自中国,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占总数的34%以上,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到2018年,E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为219种,较2017年增长了0.92%,而最新的Ei Compendex收录出版物期刊目录显示(数据更新至2019年5月17日),EI收录中国期刊的数量为225种。
[4]1.3 被CA收录的情况创办于20世纪初期的CA,是当前国际上化学领域中最大的文献收录和引用工具CA收录了来自超过150个国家的化学文献,涉及的期刊数量达14000余种目前,CA已经成为化学、化工领域使用最广泛的国际数据库。
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CA收录我国期刊279种;2000年,收录数量上升到549种;2012年,CA收录我国期刊1720种;根据《国际检索系统月报》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7月,CA收录我国期刊总数为1813种。
[5]通过检索《化学文摘》网络版数据SciFinder,截至2019年12月,CA收录中国期刊总数已经超过1900种1.4 被SA收录的情况英国的SA创办于19世纪末,是当前世界上严谨性和专业性较高的综合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学科包括物理、电子工程、计算机等。
SA总共收录了国际上超过4000种出版物根据SA数据库的统计数据,近年来被SA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在不断增加:1989年收录数量为62种,10年后收录数量增加到116种,2003年,SA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种数为155种,到2016年,我国已经有248种科技期刊被SA收录。
[6]从《中国期刊年鉴(2018)》的统计结果来看,2017年,SA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为260种1.5 被CBST收录的情况日本的CBST是当前国际上最大的综合性期刊检索系统之一,CBST收录了国际上科学技术领域内的所有文献,当前CBST收录期刊数量超过了13000种,而在所有被CBST收录的期刊中,有超过一半的期刊为日本本土期刊。
1989年,我国科技期刊被CBST收录48种,10年后有133种科技期刊的文献被CBST收录,到2012年,我国共有772种科技期刊的文献被收录到CBST中[7]日本科学技术振兴集团(中国)数据库(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JST)作为CBST的网络版,到2016年,已收录我国科技期刊达954种。
[6]通过JSTChina网站查询,2017年JST新收录中国科技期刊3种,2018年又新增7种[8]1.6 被PЖ收录的情况PЖ是俄罗斯的综合文献检索系统,PЖ的创办时间相较上述几个文献检索系统较晚,但是由于PЖ收录的范围更广,同时得益于其超大容量的数据库,目前PЖ已经是国际上最大的综合性期刊检索系统之一。
PЖ为所有收录的文献建立了超过220个分册,存储了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期刊,收录期刊总数超过2.2万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统计结果显示,1992年PЖ收录了我国185种科技期刊,随后,PЖ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有所下降。
从1996年开始,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的推荐和努力下,我国多种高校学报受到PЖ相关部门的关注,随后5年,我国有超过300种科技期刊被PЖ收录[9]2012年,PЖ收录我国559种科技期刊。
[10]2016年,PЖ收录我国科技期刊548种[6]2018年,PЖ新收录了4种中国科技期刊1.7 被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情况Scopus数据库由Elsevier公司于2004年11月正式推出,该数据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次文献数据库,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文摘和索引。
目前,Scopus数据库共收录了来自全球5000多家出版商的22748种期刊[11]当前,也有大量的中国科技期刊进入Scopus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的数据显示:中国共有647种科技期刊被Scopus数据库收录,其中,中文期刊442种,英文期刊205种(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0月)。
[12]2018年,Scopus数据库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较2017年又有增加,共计670种,其中,英文期刊235种,中文期刊435种[13]1.8 被Medline数据库收录的情况Medline数据库是国际上最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前,Medline已收录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余种生物医学期刊,提供医学、护理学方面的文献达960万条2003年,中国只有64种医学期刊被Medline收录[14],而目前,笔者通过PubMed检索到的中国医学期刊超过150种,其中以生物学、基础医学类的期刊居多。
2 对中国科技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现状的分析2.1 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数量呈增长趋势,这说明我国学术成果不断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国际学术地位不断提升。
以2013—2018年SC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变化(图1)为例2013年,共有139种科技期刊被收录,较2012年增加了4种,增长率为2.96%;2014年增加了8种,增长率为5.76%;2015年增加了1种,增长率为0.68%;2016年增加了37种,增长率为25.00%;2017年增加了11种,增长率为5.95%;2018年增加了15种,增长率为7.65%。
再以2013—2018年E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变化(图2)为例2014年,E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较上一年增长了0.51%;2015年的增长率为6.09%;2018年,E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为219种,增长率为0.92%。
这说明E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科技期刊被SCI等知名数据库收录的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涨幅基本稳定2.2 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受到语种影响对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被收录的科技期刊中,英文期刊占比最高。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创办历史超过100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我国最早创办发行的英文科技期刊,该期刊首次发行时间为1915年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发布的数据,2017年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数量达5052种,其中,外文科技期刊近500种,在外文科技期刊中,英文科技期刊为330种。
[15],占外文科技期刊的2/3以上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大从当前形势分析,国际上由英、美等欧美国家发行的学术成果影响较为深远,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离不开这些国家,也使得国际学术交流中往往以英语为主要交流工具。
对2018年Scopus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情况进行统计,发现2018年Scopus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为669种,其中234种为英文科技期刊;分析Scopus数据库的核心指标CiteScore,发现英文科技期刊的CiteScore指标比中文科技期刊更高
[16]这一结果表明,与中文期刊相比,英文科技期刊具有更高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若我国科技期刊以中文出版,则进入国际检索系统会受到语种的影响2.3 某些学科领域期刊被收录的数量不足我国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科技期刊在学科领域的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某些学科领域期刊被收录的数量不足。
以食品工业类科技期刊为例,当前SCI和CA数据库中尚未收录我国食品工业科技期刊,原因可能在于我国此领域科技期刊没有达到该数据库的收录要求,这意味着我国该学科领域的学术研发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以食品工业类科技期刊被收录的情况为例,当前《食品科学与技术文摘》(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s,FSTA)是该领域内重要的、比较有影响力的检索系统目前,我国仅有5种食品工业类科技期刊被FSTA收录,这说明我国食品工业类科技期刊发展较为缓慢,相对落后于其他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
2018年12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首次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用WAJCI来评价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力等从WAJCI报告可以看出:我国进入WAJCI-Q1区(前25%)的科技期刊数量虽然多,但是在很多学科领域却存在空白;尽管我国已有的科技期刊涉及学科领域范围广,学术成果产出量大,但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尚未涉及某些学科领域,在学科分布上呈现较大落差。
3 有关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思考3.1 打破语种的限制,提升科技期刊的英文水平当前国际大环境中,科技学术交流对英文的依赖性较大,国际检索系统更倾向于收录英文科技期刊,如EI在收录同学科领域科技期刊时,会优选以英文出版的科技期刊。
而当前我国科技期刊主要以中文出版,且并不是所有的中文科技期刊都设置了英文摘要,或者有的英文摘要翻译不完全准确,导致读者难以从英语的角度快速了解全文中心内容,因此中国很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无法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难以在国际上形成更加深远的影响。
对此,须积极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英文版工作的实施,全面打通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通道此外,我国科技期刊编排国家标准正逐步完善,并逐渐向国际科技期刊编排标准靠拢,科技期刊应在基于国家标准进行编排的基础上,学习并熟悉国际科技期刊编排惯例。
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需要明确把握不同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具体要求,使刊物能够适应多种检索系统的收录要求,保证期刊中各要素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3.2 多方面出发,提高期刊的影响力目前,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在学科领域上分布不均。
如食品工业类科技期刊被收录的数量不足,因此,食品工业类科技期刊要尽快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努力抓住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机会(1) 提高期刊的内容质量科技期刊要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首先需要加强对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把关,使发表的内容更加贴近科学。
以新的视角发现新的问题,以领先的步伐推动科技知识的探索和发现,结合实践和理论不断充实栏目内容,以优质的选题为基础多方面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对于食品工业类科技期刊来说,首先要提升期刊的自身质量,突出食品工业类科技期刊的学科优势、办刊特色等。
在策划选题时,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前沿,如从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与科技创新两大议题上发力,及时组织与刊发该学科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把握食品工业科技学科最新研发动向其次,期刊编辑部可以安排编辑人员探访国内食品科技科研机构、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了解当前食品科技研发的最新内容,结合读者兴趣,刊发兼具科学性和实践性的优质稿件。
(2) 进入收录系统时要从易到难,从外围突入核心对于一些当前很难进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的科技期刊来说,首先可以先进入要求不太苛刻的检索系统,或者选择进入本学科领域专业的世界性检索系统食品工业类科技期刊可以有计划地先进入国内或国际上一些具有导向性的检索系统,如在国内有广泛影响力的《报刊发行指南》、在国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以这些导向性检索系统为桥梁,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为进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作准备。
对于生物科技期刊来说,可以先进入相对较容易的《哥白尼索引》等国际检索系统,然后借助《哥白尼索引》的影响力,提高期刊的显示度,增加进入Medline数据库的筹码(3) 借助国内学术展示平台进入国际检索系统。
当前,一些国内顶尖的学术展示平台会不定时向外界推介国内的科技论文和期刊,展示我国的科技实力与国内前沿的科研成果,如CAS-OAJ(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等因此,科技期刊可以借助这些学术展示平台来展示自身的科研实力和科技创新水平,通过学术展示平台的对外展示和学术交流,提高期刊的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从而为进入国际检索系统打好基础。
3.3 进行充分调研,加强联系3.3.1 加强与国际检索机构的联系国际学术界具有深远影响的检索系统在收录文献时侧重点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检索系统有其各自的独特性,这些检索系统凭借自身专业性和严谨性,在筛选和收录学术期刊时会进行仔细考察和严格把关。
另外,国际著名检索系统会对所有已经收录的期刊进行实时监控,实时剔除一些学术态度不良、刊登内容质量低下的期刊,同时新收录一些学术水平更高、内容质量优秀的科技期刊,以此来保证质量如CBST、РЖ等都曾在近几年对其收录的科技期刊实行过大规模的“汰旧换新”。
因此,我国科技期刊应端正办刊态度、提升办刊水平和学术质量,保证自身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3.3.2 充分运用对外联络机构的作用每个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学术期刊和文献时在学术范围上具有差异性,且遴选标准也各不相同。
而对外联络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检索机构的沟通桥梁,能够帮助各个科技期刊充分了解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情况和具体要求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在我国科技期刊对外联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对外联络委员会的努力下,国内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受到国际检索数据库的关注,大部分受到关注的科技期刊被收录至国际著名检索系统中因此,为提高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概率,科技期刊编辑部应加强与这些对外联络机构的沟通,在对外联络机构的帮助下,获取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途径,并利用对外联络机构与国际检索机构之间的良好关系,打通与国际检索机构交流的渠道,以此来提高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概率。
4 结语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数量在逐年上升,但受语种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学科的科技期刊被收录的数量不足,这说明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研究认为,要提高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概率,我国科技期刊须进一步提升期刊的英文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并加强与国际检索机构的合作。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针对促进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建议还不够全面和具体未来,使我国更多的科技期刊进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还有一段路要走,只有在科技期刊、期刊管理部门、学术界等的一致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科技期刊领先世界的目标。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年第1期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有问题请联系微信ID:qikanshuo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