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探索发现二_嵩山探险
说起嵩山的景点,你也许会如数家珍般举出很多,但如果说起嵩山的罗汉洞,且能直通山顶,恐怕连大多数登封人也感到诧愕惊讶了。
王建淞/文 宋立民等 /摄影

嵩山独秀峰下罗汉洞嵩山奇观多,好景观不尽说起嵩山的景点,你也许会如数家珍般举出很多,但如果说起嵩山的罗汉洞,且能直通山顶,恐怕连大多数登封人也感到诧愕惊讶了嵩山探胜考察队一行通过走访群众、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得出的结论是,嵩山罗汉洞堪称奇观。
据《说嵩》记载:“三祖庵之左,曰罗汉泉,由罗汉泉迤逦攀缘而上,重岩下有两洞,左洞大如六架屋,其西洞口甚狭,可伏入,折而南又侧转而西,复蛇行而北,忽然开广,洞体纯石,时垂津液,黝深叵测,时有勇者入而出,不能穷其边际。
据传入洞约五六里,上通其顶名曰:罗汉洞”唐书载:吴善经周历幽胜,逢洞仙授书辨识文字者也,传其内有三藏经花塔
盛夏6月21日,雨后初霁,山明水秀,玉露呈祥考察队一行为弄清罗汉洞奇妙之所在,对富有几多神秘色彩的罗汉洞进行考察在法王寺方丈释延佛的引荐下,大塔寺村的何小兰给我们作了向导上午9时30分,我们一行走法王寺后门北行,翻一道山岭,来到白塔沟,这里流水淙淙,常年不涸,聚水成潭,清澈见底,此溪常有娃娃鱼游动。
过白塔沟顺山间小道向西北行走,再翻一道山岭,到三祖庵北沟,但见这里林木茂密,鸟语蝉鸣,东西相望,崇山峻岭,绿意盎然,风景宜人北望高耸的山峰,如刚洗浴过的少女,满面秀色,楚楚动人穿过遮天蔽日的树林北上,约行2公里山路,便来到独秀峰下,在何小兰的带领下,攀山崖向北数10米,再折身南上,一个天然石洞便映入眼帘,这便是我们要考察的罗汉洞了。
时针指到11时30分
罗汉洞口面朝正南方向,高约两米余,宽约4米,有6间屋大,离洞口两米东壁下紧靠着有两个下斜形石洞,深不见底何小兰说,前几年他来这里刨药材,这两个洞内有水,向内投石,有“咚咚”的水声,但现在已干涸顺洞北行十米,向左却看到了西边的洞口折射进来的亮光。
往北还有一洞口,据说能通往山北巩义,但如今却被乱石堵死了洞口,无法探其虚实向西是陡坡,我们爬行约十米有余,来到了西洞口,即西华门洞下是高岩绝壁,岩下有开采过的成堆乱石,在此洞口内北壁,又有一个不足一米高的小洞口,据何小兰说从此洞北行50米左右可出洞,在洞口不远崖半壁处还有一个小洞口,很难被人发现。
此石洞面朝西南,与《说嵩》书中所记载相对应,此洞便是传说的,可直通山顶的罗汉洞我们在西华门洞口处,爬进右边的洞内,行有数米,忽有一只蝙蝠由洞内飞出,由于没带照明工具,洞内漆黑一片本想爬过此洞,但不能如愿。
据何小兰介绍,过去,罗汉洞洞口处有一棵大柏树,恰好挡住洞口,再加上洞口周围野藤缠绕,不走近很难发现这里有洞洞内建有小庙,并塑有十八罗汉像罗汉洞内,原来向西没有洞口,在60年代至70年代初,地质队在此开采水晶石,炸开了西洞口。
罗汉洞前及洞内的树、庙、罗汉像等均被那时所毁,使整个罗汉洞已失去了原貌目前洞口惟留残碑,立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正月初八日,署名刘昌德等碑大意是说此洞为“炼丹避劫”之地罗汉洞内多水晶石,我们在炸过的地方捡到几块晶莹透亮的水晶。
水晶石藏在石中,将石砸开,内有红色沙土,土中便是剔透如冰的水晶石罗汉洞内清爽无比,上山时大汗淋漓,但进洞后不一会儿,汗就没了在洞内呆时间久了,虽是暑天还感到寒冷
出洞下山,回望独秀峰,如一座巨型金匮矗立,巍峨壮观,通体白如玉,峭壁上野草滴翠,形成一幅天然画卷宋代诗人楼异(登封县令),在《咏独秀峰》诗中写道:“孕玉怀金不待媒,蓊然佳气罩崔嵬;天教秀拔诸峰上,未信狂飙解折摧。
”明代诗人胡甡在《罗汉洞》一诗中写道:“石磴巍峨促膝行,行时不觉看时惊;纵教良匠描难就,自是天工造化成”独秀峰东连玉女峰,峰上有玉女窗、玉女台等,另有天然大篆七字,无人能识,峰北有石似女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送杨山人归嵩山》诗中写道:“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玉女峰再往东是玉人峰,据《嵩高记》载:“中顶南下二百步有岳祠,玉人高五寸为祠主,盖武帝于玉人峰上得之,故名玉人峰”楼异有诗曰:“汉武求仙未得仙,玉人何事落峰前;故知帝子乘云下,神盖峰头启洞天”玉人峰下南行数里可达法王寺。
独秀峰西连立隼峰,再西为太白峰,立隼峰南为积翠峰,会善寺在其下这里峰峰峻秀,峰峰有典,峰下山岭环绕,沟壑纵横,绿林植被完好无损,到此游览观光,可谓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罗汉洞究竟有多深,有没有人进去过呢?这是我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考察队原来计划要进罗汉洞内做翔实考察,但向导予以阻止原因是,现在正值夏季,洞内缺氧,并且正是蛇兽活跃时期,进去危险极大,若想进入,最好选在冬季蛇兽冬眠期间进入,以保证人身安全在此情况下,进罗汉洞内考察的计划被暂时搁置。
为了解罗汉洞的详细情况,我们下山后,走访了多人,均无所获最后释延佛方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早在60年代,北街村的薛长宾曾探过罗汉洞,他们进洞一直前行,当三节电灯的电池将要用完时,才不得不返回”
为将此事调查个水落石出,我们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年近古稀的薛长宾当问起进罗汉洞的情况时,这位已白发苍苍的老人说,当年他有20多岁,几个年轻人一块在山上割草,发现了罗汉洞,听别人说这个洞是无底洞那时,他年轻不服气,就喊了三个人做伴,带上电灯、干粮,穿着棉袄一起去探罗汉洞。
他们探的是东边的大洞(即现在被乱石堵住的洞),他们进洞后,看到洞内左拐右转,忽高忽低里边有许多小碗一样大的蝙蝠在洞内乱飞,洞内石缝里渗水,滴湿了棉袄那时虽是8月的天气,但洞内寒气袭人他们在洞里或走或爬,也不知走了多远。
当他们走到洞内一个窄狭处时,发现脚下的石板上被什么东西磨得光滑
他们疑惑洞里从来没有走过人,为啥会有被磨的痕迹断定洞里有蟒蛇或野兽出没,如遇险情无法躲身于是几个人商量,不敢再往前走,折身返回他回忆说,那一天是清晨上山,下山时天快黑了我们再问他:“你们探的这个洞能到哪里?”薛长宾极为遗憾地说:“听说能走到巩义,但俺几个人没走到头,也没法下结论。
”罗汉洞究竟能否通到山顶或通往巩义,看来还是个谜。笔者决定在适当时间组织人员探险罗汉洞,到时如若探险成功,能如传说所言,罗汉洞就可能要揭开神秘的面纱,成为嵩山一大奇观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