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探索_理论实践例子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科学,是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出发,通过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得出结论的,注重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李雪勤: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党建治学

★★★★★ 调查研究不但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改造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科学,是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出发,通过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得出结论的,注重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指明了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而且在实践上树立了光辉典范。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探索 从一定意义上说,调查研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列宁说: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资产阶级学者也进行过调查研究,然而他们“至多是积累了片断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绘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马克思主义则指出了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的途径,因为它考察了一切矛盾趋向的总合”。
毛泽东同志曾说:“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学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投身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就极为重视调查研究这一科学方法他们当时虽然尚未提出“调查研究”的概念,但其调查研究的思想还是十分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说:“一个不了解社会现状的人,更不会了解力求推翻这个社会的运动和这个革命运动在文献上的表现”他一贯重视工人运动实践中各种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例如1843年,他在巴黎的法国工人组织和德国流亡者工人组织中进行调查,他的“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钥匙,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为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的思想就是这时形成的。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科学社会主义奠基性著作中说:“调查了解工人阶级的境况是为了给社会主义理论,同时给那些认为社会主义理论有权存在的见解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了肃清赞成或反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切空想和臆造”。
可见,科学社会主义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调查研究的方法马克思在1873年1月24日《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第二版跋中指出:“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
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立即运用于自己的社会研究包括社会调查中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使社会科学主义真正成为科学,也使社会调查研究成为科学。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基本思想指导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并在自己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在调查研究中运用了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与叙述相结合的方法、矛盾——系统分析方法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在理论研究和调查实践中充分运用了当时所能运用的一切先进的调查研究方法来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除了运用社会调查常用的观察、访谈等方法以外,还创造并成功地运用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通讯调查方法,运用并发展了座谈方法。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在调查研究中运用了重视典型的思想和方法他认为应从“成熟形态”上研究资本主义,并把英国看作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典型处所,把伦敦看作是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良好观察所”。
伦敦作为资本主义的先驱和典型中心,使马克思能够对于资本主义体系的机制进行全面的科学分析,并用新的事实来丰富自己的学说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调查研究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亲自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开展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使他们的理论成为工人阶级斗争的武器。
青年马克思在为《莱茵报》工作时,通过编辑报纸观察现实社会,通过采访这一特殊的调查研究方式深入社会作广泛调查这些突出表现在他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调查研究和关于摩塞尔河沿岸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与现实斗争上正如恩格斯后来所说的:“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马克思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
”《摩泽尔记者的辩护》发表在1843年1月出版的《莱茵报》上,这是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的第二年发表的文章马克思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对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对《莱茵报》上记者发表的两篇文章提出无理指责并要求报刊作出解释的回应。
马克思以摩泽尔记者的名义,在仔细分析了各种材料,对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居民生活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极其详尽的事实和无可辩驳的论证对总督的指责以未署名的形式作出了客观的答复,从而揭露了摩泽尔河沿岸地区政府脱离人民的管理机构的“官僚本质”。
这篇文章被认为是马克思关于调查研究的开篇之作,表明了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逐步确立起为受苦难的下层民众代言的鲜明立场在写作《资本论》过程中,马克思研究过1500多种书籍和档案文件,深入到工厂、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为写作《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20来页文字,他甚至翻遍整个图书馆里载有英国与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那些铅笔记号表示他曾从头到尾地通读过这些书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吃惊地发现,马克思的稿纸中竟有超过两立方米的材料是俄国的统计数字。
《资本论》的问世,成为调查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 马克思很重视在工人运动实践中对各种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他在1840年到巴黎以后,就同法国工人组织及德国流亡者的工人组织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并经常参加工人的集会和讨论。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通过它的活动了解欧洲各国(德、比、法、英)工人运动的状况后来,又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直接参加了1848-1849年法国和德国的群众革命斗争。
从1849年8月流亡到伦敦直至逝世,马克思同各国工人运动的活动家始终保持不间断的通信联系,他的书房经常聚集着各国工人运动的代表人物1864年到70年代,马克思在领导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期间,更是从事大量的革命实践活动。
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人向马克思请教,马克思也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各国的情况马克思的名著《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分别从理论上总结了法国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经验,就是根据亲身体验和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的。
马克思十分注意调查和研究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发展程度及不同阶段上出现的错误倾向,也很注意了解各国工人阶级的劳动条件、生活条件及思想状况等由于法国任何一个政府都不敢对法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做认真的调查,马克思在1880年4月为法国《社会主义评论》杂志起草了《工人调查表》,分四个部分列了近100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很通俗具体,综合起来又极为详尽。
《工人调查表》发表以后,又印了大量单行本在法国发行,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自己制定的调查自己状况的表格,无论是其丰富的内容,还是严谨的结构等,在当时都是无与伦比的,至今仍是社会调查研究表格的范本 马克思研究问题,总是要了解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全部书目,掌握前人以及同时代人已经搜集的材料和得到的成果。
马克思特别注意下列几类书籍: 一是含有丰富实际材料的著作例如1869年马克思收到了俄国友人寄来的弗列罗夫斯基的《俄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这是作者亲自到各地旅行考察、花了15年时间写成的为了读这本书,马克思在1869年冬(时年52岁)开始自学俄文。
过了几个月,他说:“我很高兴,现在能够查着字典相当快地阅读它” 二是各个领域具有科学意义或提出新见解的著作例如,1877年摩尔根《古代社会》出版后,马克思很快就发现它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尽管当时他经常患病,还是认真阅读并作了十分详细的摘录。
三是反映某个问题的思想或理论发展史的著作大英博物馆堆积的政治经济学的大量书籍,马克思几乎全部作了研究《资本论》不少引证是说明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书籍中第一次提出了某一观点,从中可见他所阅读研究的书籍资料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所下功夫之大。
四是有关各国和各民族历史的著作马克思研究历史主要是为了从历史根源上弄清当前的各种事件和现象不论解决什么问题,都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发展的,现状又是怎样的,这是马克思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
例如,法国1851年12月2日波拿巴政变发生后,马克思在当年12月到次年3月很快写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部著作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在事变刚刚发生时就对事变提出深刻的见解,是因为马克思深知法国的历史,而且还考察了法国当时社会的细节,占有了丰富的资料。
同时,马克思高度重视统计数字,他说:“这些数字事实上对英国总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比充满漂亮废话和政治胡说的几部巨著都更珍贵的材料”马克思充分利用这些调查统计资料,写成了许多重要著作正如列宁所说,凡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马克思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
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这一过程,也就是对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 不断关注新情况、收集新材料、研究新问题,是马克思开展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从来不满足于已经掌握的材料和已经达到的认识。
实践发展了,有了新的材料就要重新进行研究,以检验以往的认识马克思密切注意英国及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种种事件,几乎是逐周逐月地搜集、积累大量的事实材料马克思和住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每周都有书信往来,互相交换资料、情况和观点。
从十九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马克思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资本论》的写作之中尽管到伦敦前已有了部分初稿,但到伦敦后,马克思决定从头开始起草,因为他发现了许多新材料,而且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必须“用批判的精神来透彻地研究新的材料”。
经过50年代和60年代的长期研究,《资本论》各卷的手稿已经完成,但在第一卷1867年出版以后,直到马克思逝世,第二卷和第三卷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史部分均没有出版主要的原因是马克思对自己的著作采取极为严格的科学态度,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新的调查和研究,在取得满意的成果之前,不愿意出版自己的著作。
他在一封信中说:“在目前条件下,《资本论》的第二册在德国不可能出版,这一点我很高兴,因为恰恰是在目前某些经济现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而需要重新加以研究”马克思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材料,在70年代对土地所有制关系、银行信贷等问题作了全新的研究。
恩格斯后来回忆说:“要不是有那么多美国和俄国的材料(单是俄国统计学方面的书籍就有两个多立方米),第二卷早就印出来了这种详细的研究工作使第二卷的进展耽误了许多年他向来这样,总是要把直到最后一天的所有材料都搜集齐全。
”正是由于马克思这种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恩格斯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开展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他“抛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普通的工人交往”,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
恩格斯1839年所写的《伍珀河谷来信》匿名发表在青年德意志运动机关报《德意志电讯》刊物上,这是恩格斯深入家乡伍珀河谷地区的巴门和埃尔伯费尔德,悉心观察调研写成的出身于纺织工厂主家庭的恩格斯,并没有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去审视工人的状况,而是表达了对工人处境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他怀着对工人诚挚的感情深入工厂开展调查研究,探究工人真实的生活状况。
伍珀河谷地区尽管资本主义工业发达,但精神生活却浸透了“无耻和丑恶”的宗教虔诚主义,这也是恩格斯在广泛走访工厂工人,在观察中所获得的最深刻的感受恩格斯深深地意识到,对待工人最狠毒、最坏的工厂主就是虔诚主义者,他们利用荒谬的先定学说,在思想和精神上麻醉工人,宣讲工厂主的高贵和富有,工人的低贱和贫穷,说这些都是上帝的特意安排,是命中注定,只能忍受,不能违抗,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创造个人的幸福。
恩格斯对这种无稽的说教十分痛恨,他痛斥宿命论的荒谬绝伦,无情揭露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残酷罪行,并把宗教迷信与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结合起来进行一并批判 1845年3月,恩格斯根据自己亲身观察和实际考察写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既是恩格斯独立走向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标志性著作,也是无产阶级最早的典型性的考察报告。
恩格斯批判地扬弃了理性主义和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不是从理念而是从实践出发致力于解答问题恩格斯首次运用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的整体状况,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调查研究的先河,也是第一本以“可靠的证据”考察工人阶级状况的著作。
当年,城市空间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都试图从各自的角度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提到的,资产阶级学者沃恩博士、安德鲁·尤尔博士和卡莱尔及很多工联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对当时的城市问题都给予了深度分析乃至道德的批判。
但他们的方法是先验的,立场是为资产阶级做辩护的恩格斯要真实地再现城市中工人的地位,洞悉问题的实质,首先要在研究方法和立场上有所改变,否则就会重新落入资产阶级的旧窠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开篇就交代了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的直接调查研究和查阅资料的间接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获得有关英国工人阶级的第一手直接资料是恩格斯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亲自实地调查就体现在“看”、“听”、“观察”和“谈话”等方式上恩格斯特别强调,他想要的不是纯粹抽象的知识,而是深入工人家庭,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同工人们谈谈他们的状况和他们的疾苦,亲眼看看工人们为反抗他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统治和政治统治而进行的斗争。
他“通过亲身观察和亲自交往来直接了解英国的无产阶级,了解他们的愿望、他们的痛苦和欢乐,同时又以必要的可靠材料补充自己的观察这本书里所叙述的,就是我看到、听到和读到的” 恩格斯还运用了查阅资料的间接调查方法,“非常认真地对待所获得的认识,研究过我所能找到的各种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文件”。
恩格斯在对英国工人的客观现实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基础上,真实地再现和还原了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遮蔽的工人阶级的真相,以此找准了解决工人阶级的前途和命运的途径列宁说,“恩格斯是在英国,在英国工业中心曼彻斯特认识无产阶级的”,“在这里,他并不是只坐在工厂的办事处里,他经常到工人栖身的肮脏的住宅区去,亲眼看见工人贫穷困苦的情景”。
“他还阅读了他所能找得到的在其他以前论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一切著作,仔细地研究了他所能看到的一切官方文件这种研究和观察的结果,就是1845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这部著作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极严厉的控诉……是对现代无产阶级状况的最好的描述。
的确,不论在1845年以前或以后,还没有一本书把工人阶级的穷苦状况描述得这么鲜明,真实”法国学者奥古斯特·科尔纽认为:“这本书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作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事实上,这是第一次,一段历史时期的基本特点,被一个二十四岁的青年以一种深邃的洞察力和一种惊人的果敢,从它的经济发展中系统地推断出来。
”恩格斯这部著作的发表,对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 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于提高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和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亲自开展调查研究,而且组织国际的同志进行全局性的宏观调查研究,利用布鲁塞尔通讯委员会进行有组织的互通信息形式的国际范围内的调查研究这是当时社会科技条件下进行国际范围的社会调查的最好形式。
它既是革命运动的指挥系统,也是国际的调查网络;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调查各国情况的形式,也是各国共产主义者相互交流实际调查资料的形式可见,调查研究工作从国际共运一产生就同其他工作一样成为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领导机构同时也就是调查研究机构,调查研究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一部分。
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调查研究思想,列宁评价道:“马克思丝毫没有陷入空想主义”,“他把从旧社会诞生新社会的过程”,“作为一个自觉历史过程来研究他以无产阶级群众运动的实际经验为基础,竭力从这个经验中取得实际教训”。
毛泽东同志也评价道:“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科学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实际斗争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概括了各种东西,得到的结论又拿到实际斗争中去加以证明,这样的工作就叫做理论工作。
”【李雪勤: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央纪委研究室原主任】长安街直播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刘星月;初审:程子茜;复审:李雨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