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全部纪录片(探索发现杂志)一看就会
粮稻米、小麦、玉米是世界三大主粮,小麦起源于西亚、玉米起源于南美,而养育了地球一半以上人口的稻米起源于中国。
粮稻米、小麦、玉米是世界三大主粮,小麦起源于西亚、玉米起源于南美,而养育了地球一半以上人口的稻米起源于中国。
余姚姚江边上的河姆渡遗址是举世瞩目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这个距今7000年的村落遗址中,出现了悬空的房屋,这些房屋被称为干栏式建筑;还发现了大量用石块、兽骨和木头制作的农具尤其重要的是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米,证明了在那个年代人类已经开始食用稻米。
“我们选择了稻米,就选择了一种文化,我们的生活情感甚至精神世界与稻米的荣枯盛衰纠缠在一起,与之同悲共喜,生生不息。”
纪录片稻之道
PART 1
稻米不仅是许多民族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来源,也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 临近春节,在东莞打工的广西东兰县巴英村村民廖庆催回家了,他要参加农历新年后的第二举行的祭祀青蛙的蚂拐节。
铜鼓是壮族举行各种庆典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乐器以壮族为代表的中国西南各民族都使用铜鼓,其中一些大型铜鼓都以青蛙作为纹饰或者装饰在中国的桂西南大地,在左江的支流明江沿江绵延200多公里的78处岩壁上画着无数红色人像,都是举手半蹲式姿态,还有很多车轮状的图案,覃彩銮从壮族铜鼓中找到了相同的图案。
花山崖画或许正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的写实画卷PART 2
民以食为天,作为人类主粮的稻米是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人类食用稻米的方式影响着民族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风情离不开独特的美食,一个习俗也因为一份精美的米食而得到延续,平常生活中的这些细节,经年累月成了风俗,更成了文化。
PART 3
自古以来,农业一直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在古代,全国开始春耕之前,皇帝都要率领文武百官举行仪式,皇帝亲自下田耕作,这就是“籍田”仪式在统治者的重视下,中国的农业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五大农书《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农耕技术。
清朝康熙皇帝监制的《耕织图》用形象的方式记录了耕作和纺织的整个过程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稻米渐渐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有着其它农作物所没有的尊宠的地位PART 4《稻之道》以富含文化底蕴的哲学和美学视角,重新阐述了人类与食物的关系,也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应该如何对待食物。
“人类浇灌了稻谷,稻谷养育了人类”稻之道“水稻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是人们幸福感的来源之一,也是他们全部生活的一部分”与文化生态一样,稻米的自然环境也危机重重为了提高稻米产量,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加剧了水和土壤的污染,稻米的栽培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栽培稻的祖先野生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野生稻大面积消失,作物种质资源专家杨庆文与陈成斌奔波于野外山林,寻找并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野生稻,为了稻水的优良基因得以延续,保持水稻基因的多样性野生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其蕴含着稻米的原始基因。
探索稻米的起源,必须依赖野生稻2012年10月4日,中国科学家韩斌在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自然》发表了一篇生物学论文,他运用最新的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发现现代栽培稻与广西的野生稻最具亲缘性,说明世界稻作很有可能起源于中国广西。
“每一粒小小的白色谷物都教会我们如何感恩。
“在中国,稻作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对于世界,稻谷既是三大主粮之一,又是人类步入农耕文明的代表稻谷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理应得到研究和书写《稻之道》全面展示了稻作文化的悠久历史、深刻内涵以及发展历程和现状,填补了中国纪录片史上稻作文化方面缺失的空白。
《探索发现》 《稻之道》播出时间 01月05-10日 21:59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