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历史地理: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唐晓峰
唐晓峰:强调历史地理学属于地理学,从而忽略了在历史文献上下功夫,是种损失
文汇报:您曾表示,很多历史事件,只有把地理加上了才完整明白,历史地理学不是不可以看成历史和地理的相加,关键看怎么“加”可否请您谈谈,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地理学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唐晓峰:学科是学科,事实是事实,这是两个范畴的东西。
学术界划分学科,是一种权宜办法,当然也有助于分析和认识事情的多维性质我们都知道,一个学科只是关注事情的一个侧面,历史是一个侧面,地理也是一个侧面,两个学科相加,就是两个侧面相加它们原本就是合在一件事情上的,合起来当然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简单说,历史加地理,就是把一件事情的这两个侧面合起来所谓加得不好,就是把这件事情的历史侧面合到另一件事情的地理上去了当然,地理学家要有特殊的责任,要有特殊的能力,要明了地理侧面的价值、地理侧面的复杂性专业的地理学家就是要深入观察并思考地理侧面的这些复杂性,这有助于对事情的理解。
如果对地理侧面的复杂性想得很浅,就没有太大价值,也没有设立这个专业的必要性地理意识,每个人都有,但要是没有超过常识性的地理意识,就不是一个好的历史地理学家即使在地理学内部,还可以分出不同的侧面,比如经济地理、政治地理、文化地理等等。
我在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地理系念书时,他们就强调不能只顾一个侧面,要求每个研究生必须钻研至少两个地理学的侧面,我当时除了历史地理学,还选了文化地理学在资格考试时,两个方向都要考。
另外,到美国大学的东亚系找工作,也不允许你只教一个国家的历史当年雪城大学的同学王晴佳,为了这个,赶快补了日本史,才找到教职总而言之,不管做什么学问,你掌握的侧面越多,就越接近事实但这是一件不容易把握好的事情,所谓专与博的关系,这是个老话题,不必多说了。
谭其骧及其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这部书完成了人们许久以来关于编纂古今对照地图的愿望,是一个划时代的巨大成果文汇报:如果说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是“过去”,与之对应的现代地理学研究的就是“现在”那是不是意味着,历史地理学不触及当下,现代地理学也不过问过去?。
唐晓峰:是有这个情况,历史地理学不大注意当下,现代地理学也不过问过去但这是一般性的状况而一位深刻的人文地理学家,应该打通古今古对于今的意义,说得较多,所谓“温故知新”其实,今对古也是有意义的这就是马克思说过的,“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换句话说,就是认识后面的东西,有助于解释前面的东西。
例如对于甲骨商史的研究,许多都是用后面的事情(周代的),去破解商代刚刚露头的东西考古学研究也常常这样例如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埋下的牛骨,就可以根据后世的祭祀活动,去确认那是一个祭祀坑或祭祀遗址当然,逆向考察历史也要注意,否则容易以成败论英雄,或者忽略历史的曲折性。
还有,也容易用今天的价值观去选择历史主题,这也是会出问题的例如研究地理学史,就要避免所谓“辉格史”的现象具体到历史地理学方面,尽管很多人不太关心今天的地理问题,但有一项是每个人都必须关注的,那就是今天的地名。
所有古代的地理事件都需要复原到今天的地理位置上《中国历史地图集》因此要古今对照地名的古今关系甚至是历史地理学的基本功除了地名以外,其实还有不少古今之间的关联问题比如水系,我国平原地区的水系在历史上变化复杂,今天的水系状况可当作一个标准坐标。
研究古代水系要说明白与今天水系的关系,而这种对照中还包含对变化的解释,这就更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历史地理这里,古今的关系是斩不断的文汇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地图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性如何?从古到今,地图经历了一个精准化、科学化的过程,功能窄化,您觉得这对历史地理学有什么影响?
唐晓峰:历史地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研究,两种方法是相互参照的不过,只是这样讲大道理,用处不大关键是要明白,当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二者的轻重会有变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该以文献为主的,就要好好看书;需要实地考察的,就积极出门。
或者反过来,喜欢看书的,选文献题目;喜欢跑野外的,选实地工作题目,都不错另外,无论是文献研究还是实地考察,又都有新方法、新技术出现,尤其是实地考察,新技术更重要当年的地质学、生物学、气候学水平直接影响自然地理考察的水平。
现在的遥感技术以及其他检测技术都可能打开一块新天地利用历史文献做研究,是研究中国各类历史问题都要具备的能力有时候,由于强调历史地理学属于地理学,就有意无意间忽略了在历史文献上下功夫,这是一种损失中国历史文献是很复杂的,并不是写了的就是材料,就是事实,就可以拿来用。
即使不做历史研究,最好也保持对历史研究的阅读兴趣好的史学论著,对研究历史地理问题,在基本处理史料方法、眼光、时代把握等方面都有帮助,加强这方面的造诣,肯定没错地图是地理学研究工作的基本工具(地图本身也是一类研究成果)。
研究的问题多了,地图的花样也随之增加古代地图上的信息是珍贵的,虽然科学性差一些使用古地图,用不着批评它如何如何不准,而是要善于在里面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每一幅地图都有主题,在主题表达上,按照作者自己的标准,都是达标的,达标就是一种准确。
所以看古地图,首先要把握主题
侯仁之与他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完成了许久以来关于编纂古今对照地图的愿望,是一个划时代的巨大成果地图集主要表现的是全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布局(也有山脉河流),也是一套具有科学性的基本底图,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展开各类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
任何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人都离不开它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是一部区域历史地图集区域综合研究,是现代地理学提倡的一种研究范式在区域地理研究中,要将各类地理要素做综合考察,从而揭示区域综合地理体系的特点。
北京是一个区域,在历史发展中,北京城的出现与壮大,是这个区域中引领性的地理事件,各类地理要素都在这个引领事件的发展中产生影响或发生变异《北京历史地图集》就是力图展现这个全区域地理系统的历史变迁当然,限于材料的局限,有些方面表述详备,例如水系、聚落、道路、城区;有些方面表述简略,例如植被、郊区、山区。
这套历史地图集是侯仁之先生学术思想的一项实践,具有示范意义现在,有些专题历史地图集正在研编,这是历史地图的进一步发展,是学界的一个越来越重视的工作GIS技术与历史地图研编的结合,也是一项重要创新,在这个方向上,会有越来越成熟的成果推出。
作者:唐晓峰(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编辑:于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