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历史小故事:汉字的历史小故事简短
1936年5月18日,上海一家不起眼的书店里,一位病容憔悴的老者正焦急等待着。尽管身体抱恙,但为了接受一个刚创刊十来天的小报记者的采访,他依然早
1936年5月18日,上海一家不起眼的书店里,一位病容憔悴的老者正焦急等待着他是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尽管身体抱恙,但为了接受一个刚创刊十来天的小报记者的采访,他依然早早来到约定地点这次看似平常的会面,却在不经意间揭开了一段关于汉字命运的激烈讨论。
一、风雨欲来的年代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风雨飘摇外有日本虎视眈眈,内有军阀割据大多数老百姓还在为填饱肚子发愁,识字更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群知识分子坐不住了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中国落后了?怎样才能让国家富强起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关于汉字改革的讨论。
有人说,汉字太难学了,大多数人一辈子就认识几百个字,这不就等于把知识给锁起来了吗?要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用26个字母拼写,岂不是人人都能读书写字了?这个想法一出来,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这是救国的良方,反对者则担心会断送中华文化的根基。
二、鲁迅的一席"惊人之语"就在各方争论不休的时候,鲁迅接受了那次著名的采访记者一见到鲁迅就被吓了一跳眼前这位大作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脸色蜡黄,眼睛却炯炯有神两人寒暄几句后,很快聊到了当前的热门话题汉字改革。
鲁迅沉思片刻,突然激动地说道:"汉字再不灭,国家就要灭亡了!"这话一出,记者惊得下巴都要掉了。堂堂鲁迅先生,居然也主张废除汉字?这不是跟那些激进派站到一起去了吗?
鲁迅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又补充道:"你看啊,同样一个字,小孩子学一个生僻的繁体字多困难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哪有功夫慢慢学这些复杂的字?再说了,现在识字的人才十分之一二,这不是把大多数人关在知识的门外吗?"。
记者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没想到,平日里笔锋犀利的鲁迅,私下里竟是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长者三、一石激起千层浪鲁迅的这番话很快传开了,在知识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支持者拍手叫好,认为鲁迅一语道破天机他们说,看看那些西方国家,孩子们几个月就能认识所有字母,读书写字多方便啊!再看看咱们,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到头来认识的字还不如人家上几个月学校的多。
反对者则大呼不可他们说,汉字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要是废了,那五千年的文化岂不是都要断了根?再说了,你看那些洋文,一个词拼出来老长一串,写起来多麻烦!双方你来我往,争得不可开交有意思的是,不少人虽然不赞同废除汉字,但也认为鲁迅的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汉字太难学确实是个大问题。
四、深藏不露的苦心
其实,鲁迅对汉字的态度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要知道,鲁迅可是从小就在私塾里啃古文的主儿他不但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精通甲骨文、金文这些古老文字按理说,他应该是最喜欢汉字的人才对那他为什么要说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种惊世骇俗的话?。
答案其实很简单:他是真的着急了。
鲁迅看到,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中国落后得厉害外国人的轮船大炮都到家门口了,可咱们的老百姓还在为认不认得"茶"字争得面红耳赤他心想,这哪行啊!得赶紧想办法让更多人识字,要不然国家真的要完蛋了所以,鲁迅并不是真的想把汉字彻底扔掉。
他只是希望能有一种更简单的文字系统,让大家都能快速学会读书写字这样一来,知识就能更快地传播开来,国家也就有希望了
五、时代的局限性现在回头看,鲁迅的想法确实有些偏激但是,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苛责那个年代的人要知道,在鲁迅生活的年代,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清政府刚倒台没多久,军阀混战还没结束,日本人又开始蠢蠢欲动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尽快提高国民素质,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鲁迅和其他知识分子看到,西方国家的孩子几个月就能认识所有字母,而中国的孩子要花好几年才能认全常用字这能不急吗?再说了,那时候的印刷技术还不发达,用汉字印刷确实比用拼音字母麻烦得多连当时最有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都说,老宋体太"丑"了,还是英文字母好看。
所以,在当时的背景下,主张用拼音取代汉字,其实是很多有识之士的共同想法。他们并不是不爱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太爱国了,才会想出这么激进的办法。
六、历史的转折有意思的是,就在很多人都觉得汉字要"完蛋"的时候,历史却开了个玩笑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新政府一上台就大力推广扫盲运动他们既没有完全废除汉字,也没有完全保留繁体字,而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简化汉字,同时推广拼音。
这个办法效果出奇的好到了1985年,我国自主研发出了激光照排系统,解决了汉字印刷的难题紧接着,电脑上也能方便地输入汉字了这下子,主张废除汉字的声音一下子就小了大家发现,原来汉字还是有它的独特魅力的它不但能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在科技的帮助下变得易学易用。
回头看鲁迅当年的那番"惊人之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出发点其实很单纯:就是希望更多人能识字读书虽然他提出的方法有些偏激,但这份忧国忧民的心情却是真挚的现在,我们既保留了汉字,又有了拼音辅助识字率大大提高,文化教育也得到了普及。
可以说,鲁迅他们当年的愿望,已经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我们在看待前人的观点时,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崇拜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体会他们的用心良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进步。
#头条首发大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