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定_陈友定和陈友谅是什么关系
——《明史·陈友定传》而陈友定给出的答案是:他不仅想当郭子仪,也想当曹孟德。陈友定和陈友谅虽然名字很像,但是两人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足下欲为郭子仪乎,抑为曹孟德乎?——《明史·陈友定传》这句话来自于元朝官员质问陈友定为何割据福建?而陈友定给出的答案是:他不仅想当郭子仪,也想当曹孟德陈友定和陈友谅虽然名字很像,但是两人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陈友定又名陈有定,字安国,福建福清县人,世代务农为生元末天下大乱,能叫得上号的人物大多没有显赫出身,都是靠着自己的胆识与能力在这乱世中分到一杯羹,陈友定也不例外在这些平民领袖中,有一类出身非常普遍,那就是民兵。
他们不是赤手空拳参加义军,而是在乡里聚兵自保,在合适时机入局逐鹿这一点在元末明初许多名将的传记中都有体现
至正十二年,汀州府判蔡公安来到清流县摹兵,本是农家子弟的陈友定带着民兵应召前去蔡公安见此人一身豪气,谈吐不俗,就任命他为黄土寨巡检,随军征讨山寨土匪陈友定因剿匪有功而崭露头角,晋升为县尹在陈友谅大举南征、准备攻打福建时,元廷想起了曾在清流县打退红巾军的陈友定,任命他为汀州路总管,抵御陈友谅部将邓克明的进攻。
陈友定在黄土寨大破邓克明,元廷拜陈友定为福建行省参政。两年后,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又再次派邓克明南征福建。
邓克明又一次被陈友定击败,在陈友定收复失地后,见元廷如此无能,只有倚仗自己才能对抗陈友谅,于是产生了割据福建的想法他逼迫福建行省向朝廷上奏称自己功劳第一,进封自己为行省左丞,并占领了福建八郡,同时严厉镇压反对官员。
元廷此时早已自顾不暇,也不得不承认陈友定割据闽地的事实至正二十四年,元朝在延平设立分省,并册封陈友定为延平分省平章,正式承认了陈友定对福建八郡的控制。
当时漳州有一位叫罗良的守将对陈友定割据福建十分不满,在信中质问到:“足下将郡县、官员、府库都当作自己的私产,名为报国,实为叛逆(实有鹰扬跋扈之心),不知道足下是想当郭子仪还是要当曹孟德呢?”陈友定大怒,将罗良诛杀,还将反对自已的官员都一并处死,确立了自己在福建八郡的权威。
陈友定虽割据福建,却一直未公开反元,甚至每年还向朝廷输送数十万石粮食,由于海路遥远,送到大都时仅剩三四成相比方国珍、张士诚等辈,陈友定也算得上是元朝的忠臣了在元廷承认陈友定割据福建时,朱元璋也在鄱阳湖打败了陈友谅,自立为吴王。
元末群雄逐鹿的混战,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
位于武汉的陈友谅墓朱元璋攻下婺州后,与陈友定成了邻居至正二十五年,陈友定攻打处州,被朱元璋派出的参军胡深打败,朱元璋趁机派朱亮祖、王溥和胡深一起进军福建朱亮祖贪功冒进,意图强攻福建建宁,胡深却认为此时不适宜攻城,朱亮祖不听,仍强令胡深继续攻城。
陈友定部将阮德柔率军抄了胡深的后路,俘虏了胡深,将他送给了陈友定陈友定起初并不想杀胡深,但是元朝的使臣却要求将其处斩,于是胡深被陈友定斩杀朱元璋平闽的计划只得暂时中止至正二十七年,明朝开国的前一年,在明朝官方史书上称之为“吴元年”。
在这一年里,朱元璋相继打败了方国珍和张士诚,明眼人都能看出即将一统天下、终结乱世的人就是吴王朱元璋
远在福建的陈友定仍然坚持奉元朝为正朔,还杀了朱元璋派来招降的使者无独有偶,日后朱元璋两次派人前去云南招降,使者都被敌人所杀可见“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句古话,在明初并不怎么好用朱元璋派出胡廷美、汤和、李文忠三路大军讨伐陈友定。
而对气势汹汹的明军,陈友定和手下诸将歃血盟誓(血是明使的),并且放出狠话:“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国,定国号“大明”半个多月后,福建建宁的守军实在抵抗不了明军的猛烈攻势,向朱元璋的义子何文辉投降。
另一方面,汤和也率舟师向福州逼近
陈友定先是去福州筑垒坚守,听说杉关被明军攻破后,又分兵前往延平驻守,成为掎角之势在成书于同时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掎角之势”这项战术从没成功过,因为在兵力弱势的情况下再分兵防守,只会加大劣势。
同样,陈友定的“掎角之势”对于实力强大的明军来说更是毫无作用。在汤和兵临福州五虎门下时,城内的参政袁仁派人与明军暗通款曲、里应外合,第二天明军就登上了福州的城头。
陈友定得知福州失守后,想固守延平与明军打持久战手下有急切想出战的,也被陈友定处死了此时陈友定部将早已人心惶惶,士卒纷纷出逃,明军围城不过十日,城中就因军器局失火发生内乱,明军以为城中叛乱,于是大举攻城陈友定自知大势已去,想以死殉国,但明军攻入城中时,陈友定还未气绝,于是被明军俘虏,送到南京。
朱元璋问陈友定:“元朝失尽人心,你为何还效忠元廷?拒绝归顺于我?”元纲不振,海内土崩,天命更革,岂人力所能为?尔窃据偏方,负固逆命,害吾参军,杀吾使者,陆梁弗服,欲何为哉?——《明太祖实录》陈友定答道:“事败身亡,惟有死耳,尚何言?”于是陈友定和其子陈海都被朱元璋诛杀。
最后,我们有一个问题:陈友定真的想当元朝的忠臣吗?倘若他真的想当大元忠臣,那么他割据福建、杀死元廷官员的行为哪里算得上是忠臣?倘若他不想当忠臣,却又一直奉元朝为正朔,至此都不投降朱元璋,也算得上是忠臣了。
在笔者看来,陈友定成为元朝忠臣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一面奉元朝正朔、笼络人心,一面让元廷承认自己的割据,这样就可以安稳地在福建当土皇帝对于陈友定来说,这是最好的策略之一只是他想不到这场大混战居然这么快就产生了赢家,自己也成为了朱元璋丰功伟业的注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