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简笔画(历史文物简笔画及色彩)万万没想到
山水图沈宗骞册页纸本设色纵18.5厘米横25厘米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此图册选二开。图册之一,绘青山迷朦,山脚下数棵梅树,或虬曲,或挺拔,形姿不
山水图 沈宗骞 册页 纸本 设色 纵18.5厘米 横25厘米 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此图册选二开图册之一,绘青山迷朦,山脚下数棵梅树,或虬曲,或挺拔,形姿不一,枝上梅花正待开放,其后一片丛竹梅竹丛中显露一草屋,屋主人正在观赏窗外之景。
此图远山以没骨烘染为之,近景则以勾勒为主,辅以皴点,形成对比,具有诗意图上自题:“梅与竹皆清之绝者而共处一区,其清境何如耶,彼幅中凭几而观者,其殆子猷和清之流乎芥舟”图册之二,以平远构图,绘河溪两岸景色。
近景土坡青松挺立,配以杂树数棵,姿态各异,树荫下草亭临溪而座河溪对岸,丘陵山岗,丛林苍翠,溪水曲流,远山连绵起伏作者试用李升没骨法并参以米家点为之,设色艳丽浓重,别具韵趣图上自题:“唐李升善没骨山水,董思翁当仿之,秀润古雅,灼灼如芙蕖出水,又如美女靓妆,当牖明丽欲绝,异不能再得华亭妙腕也。
芥舟”
山水图 高岑 长卷 纸本 纵23.6厘米 横137.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山石以粗笔勾勒轮廓,浓墨点苔,披麻、解索、折带皴相间,长皴、短斫交错,属沈周粗笔遗意而其中树枝繁密的点叶,屋字细秀的用线,以及轻淡明雅的敷色,又有文徵明的意韵。
画面点缀江上扁舟、潺流涧水,则添生动之气
山水图 叶欣 册页 纸本 纵22.1厘米 横16.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三画山峦平冈,树木花繁叶茂,屋舍房宇掩映其间,溪水环山,波光粼粼,船上人物,形神动态俱足图四写崇峦密岭,老树繁茂处,却有寺院深藏,小桥独亭,涧水汹流。
笔法方硬兼圆润,景致工整又简练,独具一格
山水图 樊圻 册页 绢本 设色 纵13.1厘米 横2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此册气格高爽,肃穆恬静画山石用小斧劈皴,渲染轻清各图或深远,或高远,或平远,或山石环抱,或宾主相揖,或开嶂拘镍;水则或垂石隐泉,或云流泉断,池馆廊庑,平居四列;河房茅亭,钟鼓楼台,巨舰江船,气息宛然。
雨湿江南,云雾蒸腾的夏景;蟹爪纠结,山峦湛凝,村落恬静的冬景;桃花盛开,山石岐岐,醉泉珠溅的春景;石壁高耸,远帆隐约的秋景画来都合乎自然之理,得烟云飘渺之趣
山水图 叶欣 册页 纸本 纵22.1厘米 横16.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叶欣,生卒年不详,清初画家与龚贤、樊圻、吴宏、胡性、谢荪、高岑、邹苗、为金陵八家现选印两页,其一画突兀大山峰,其下秋林密布,平缓的滩渚汀洲宽阔,又使山势显得些许雄壮。
小桥流水,古树横枝,文人雅士,自得其乐其二写崇山密林,山径蜿蜒曲折直上布局疏落有致,简洁开朗,境界淡远幽旷
山水图 恽寿平 册页 纸本 纵28.7厘米 横34.4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此图册选二开上图为《荷香水榭图》,写初夏湖边小景杨柳数棵,新叶催发,树荫水榭一座,湖边荷花盛开,散发阵阵清香;水榭中一人倚窗赏景此图笔墨淡雅,设色清秀。
自题:“荷香水榭赵大年有此图,略用其法”下图为《春山暖翠图》写明媚春山景色远处晴岚覆翠,云漫山麓;近处桃红柳绿,清波相映,色彩绚丽,春意盎然,别有一番清雅灵秀的韵致自题:“春山暖翠戏用僧繇没骨法图意”
山水图 虚谷 册页 纸本 设色 纵18.9米 横25.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虚谷(1824-1896)清代画家僧,俗姓朱,名怀仁号倦鹤,又号紫阳山民,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曾为湘军军官,后出家为僧经常来往於扬州、上海之间。
工画花鸟、蔬果,亦善写真用乾笔偏锋,冷峭新奇,别具一格画松鼠、金鱼,善用破笔,生动超逸有《虚谷和尚诗禄》传世此册共十四开,分别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皆是江南风景此选二开此册的山水技法,虽受程穆倩的枯笔影响,空灵处得弘仁、倪瓒的萧疏之情,然又自成一格,有独特个性。
山石皴法掺入书法笔意,侧锋、逆锋兼用,线条冷隽而不枯槁,浓淡相间,墨色融合一体;山峦丛树间敷以石青、石绿重色,构成冷隽奇峭的风韵和鲜明独特的艺术风貌
山水图 樊圻 册页 纸本 纵29厘米 横23.5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此册共六开,现选印两页,之一写巨石高峰叠翠耸立,山间树木挺立成林,云气烟岚环绕不散,溪水蜿蜒曲折而伸之二画江水波涛,渔舟扬帆,山峦平坡,树木繁茂葱郁,涧水曲折回转急流,茅台亭阁隐现。
画境幽深,恬静秀丽
山水图 邹拮 册 绢本 纵33厘米 横29 沈阳博物馆藏两图为同一景,只是画家用不同的时间来描绘。图写山岭一角,丛林密树,林间曲径通幽,孤塔茅屋,掩映其间。笔墨粗健,色彩沉郁,凝重苍劲。
山水图 潘恭寿 册页 纸本 设色 纵24厘米 横28.2厘米 镇江市博物馆藏潘恭寿(1741—1794),清代画家字镇夫,号莲巢,江苏镇江人能诗善画少学山水,苦无师承,王文治遂授以书家用笔之道恭寿复取古迹临仿,画乃益进。
山水规仿文徵明,花卉取法恽寿平,画佛像及仕女,亦韵秀而饶古意,竹石亦佳传世作品有《江帆远岫图》《烟云阁图》《写柳永词意图》《仿戴逵破琴图》此所选其中一页《仿陆子传》,画山石壁立,层峦叠翠,平缓处,老树横枝,其下,溪流有声,绿草丛茵,两高士席地而坐,欣赏周围美景,童子则抱琴侧畔待唤,各自神形俱备。
画面苍古隽逸
山水图 龚贤 扇面 水墨 纸本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两幅山水扇面图,当是作者清雅隽逸、古秀峭劲之作,画家借鉴南宋“半边”“一角”式的构图方式,画得格外空旷虚淡尤其是两幅近景中树的画法,既有横点叶、直点叶,也有双勾圆点叶、圆笔疏点叶,它们高低参差,掩映得势,浓淡互照,绝无雷同,乃全局的得意之笔。
至于茅棚屋舍、小桥溪水,则更是平添风韵之致
山水图 吴宏 扇面 泥金纸本 水墨 纵16.2厘米、横52.3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吴宏,生卒不详,清初画家字远度,号竹史,江西金奚豁人,寓江宁(今江苏南京)诗书均精幼好绘事,自辟蹊径顺治十年(1653)曾渡黄河,游雪苑,归而笔墨一变,纵横放逸,得诸家之长而能出己意。
偶作竹石,亦有水墨淋漓之致与樊圻、邹苗、叶欣、胡性、谢荪、高岑、龚贤为金陵八家传世品有《柘溪草堂图》《山水图》《水榭待客图》《山村樵牧图》此幅画远山淡抹隐现,近处山石老树楼阁咫尺千里,苍苍莽莽山石用方硬而带刚性的直线勾括,棱角分明。
皴法则纵横恣意,似乱柴,奕斧劈皴,方峭瘦硬但整幅疏密得宜而显工整
山水图 袁耀 册页 纸本设色 纵27厘米 横33厘米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袁耀,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侄,一说袁江之子工画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与袁江相似,其精品有胜于袁江者。
花鸟亦佳存世作品有《骊山避暑十二景》《阿房宫图》等约活动于乾隆中期所选两页分别为《百岁旧人谈旧事》和《农户小桥》,前者画四株参天古树,偃卧横枝,探出廊亭檐外远山一抹,显出水面之深远亭内,两百岁老者对坐而谈,一童子侍立旁侧,一童子庭内煮茶,别具情致。
后幅写农家生活,阁楼依山傍树而建,形成一座小院,院内院外,人物动作栩栩如生,不远处的小桥上,有人背负重物而行,充满了生活气息
山水图 吕焕成 册页 绢本 设色 纵33.1厘米 横26.2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吕焕成,生于1630年,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吉文,浙江余姚人善画花卉人物和山水好作斧劈皴,风格近似明代著名画家戴进所作道、佛神像,笔法工整,设色古雅。
此册共八开,均作山水小景:或青绿设色,桃花山庄;或长途行旅,歇憩小店;或仿米山水,山色空朦;或携杖相邀,秋山观瀑;或小船垂钓,意境幽静;或停舟闲坐,悠然自得;或平原小景,萧疏空旷此选二幅,其一雪山迷茫,枯木萧疏,长廊水榭,老者临窗,寒气逼人,意境隽冷。
图二峰岩奇特林木苍秀,两老者漫步闲谈于树下幽径,境界清旷勾勒渲染,皆极工致山石树木受蓝瑛影响而自具面目
山水图 方薰 册页 纸本 墨笔 纵2S厘米横21厘米 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此为山水册中之一,为仿五峰山人文伯仁笔意,用侧锋渴笔淡墨写山石树干,浓墨点树叶,墨韵粲然淡雅疏旷,逸人持杖,步履山水之间,情景交融,得自然之天趣。
山水图 邹拮 立轴 绢本 水墨 纵211.5 厘米 横50.5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巨岩峭壁,深涧杂木成林,有房屋筑于崖上苍松下,山间溪水弯曲蜿蜒简淡清逸,朴质古拙文字转载,侵权联系删除,图片来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