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可以这样飞碟说 优酷(飞碟说人物)
屋角落思维首先我们看一下自媒体的发展,09年的时候还没有头条,那时候最主流的就是优酷、土豆、爱奇艺这些视频网站。
很多人都想从事自媒体,在这个资本寒冬,自媒体当然也不能逃过,最近有很多朋友问我,自媒体还能赚钱么,该怎么做?其实我说了下面这些或许你就该懂了,也就当个人的一点参考。
屋角落思维首先我们看一下自媒体的发展,09年的时候还没有头条,那时候最主流的就是优酷、土豆、爱奇艺这些视频网站,那时候都流行UGC很多人都受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始做短视频的,一些有技术的都是拍摄原创短片,就是微电影,一些技术不好但是想法很多好的人就开始做一些恶搞噱头的视频,就比如恶搞音乐、恶搞吐槽、恶搞配音等等。
当时的收入还是比较少的,就拿优酷来说,一个上了首页的也就300,上了子首页的也就200,因为玩的人不多,所以基本都是编辑追着创作者做内容,但是也因为人少,所以也成就了最早的一批自媒体人,之后各大平台就开始进入了,短视频的春天到了,于是引来的大的投资资本,使得创作者的收入也开始提高了,于是就有了PGC,各个网站都开始抢作者签约,签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独家一种全网签,当然了独家的价格高,但是很多人都选择全网签,全网签曝光度高,各个平台都能拿到钱,就这样又吹起了一阵风,比如大家熟悉的“胥渡吧”“飞碟说”都赚到了大钱,就比如说飞碟说首轮融资就融到了大几千万,公司从一个小团队扩大到几百人,换到了社会的办公地点,并且一口气拿下了两层楼,当时他们是怎么赚钱呢?一方面是签约广告分成,一部分是平台补贴,当时头部公司收入都不错,最重要的是前期积累了很多粉丝,广告商也很青睐,当时做一个动画广告就30万起,并且在推广上也没有智能分发推广一说,也不会根据个人喜好推广内容,都是创作者说了算,所以当时签约的都很占优势,长期合作的不管你内容好坏,都能上热门。
后来头条的上线,打破了权威性,各个网站都开始去边际、去中心化,更多的创作者都有了翻身的机会,在这期间有崛起了一部分自媒体人,“办公室小野”“papi酱”,紧接着就开始很多机构开始成立的MCN开始签约,所谓的精品团队集合体,开始疯狂的签约网红,与网站合作共同开始推人,这时候短视频开始真正进入盛况阶段,网红赚翻了天,MCN被风投追着跑,那些头部红人赚多少,说一个做视频特别普通,形同搬运的作者,依靠短视频搬运伪原创,一年就赚了百万,要知道这是他一个人的成绩,成本几乎为零。
屋角落思维再之后就是抖音的崛起,开始瓜分各平台的流量,很多红人和视频公司开始觉得力不从心被淘汰,各大平台也开始缩减广告分成,大家都开始转战抖音等短视频,这时候已经不是短视频时代了,而是秒懂时代,短视频变成了快餐和碎片化内容,一部分人赚到钱了,一部分人玩着玩着就又消失了,而在这时候各大视频网站依然有广告分成,但是已经缩减了,这个时候社交电商的新生态模式开始入驻,更多趋向于产品O2O、新零售概念的发掘,平台已经变成一种工具,很多创作人开始专注与流量转化,重点转向商家和产品。
所以说,不要惯性的参与自媒体行业跟风,而是更多考虑如何将产品生活化传播,或者将流量转化成产品的消费,才是新的自媒体环境,依然在考虑搬运或者考虑学习怎么做视频的,在我看来无非是跟着别人走过的成功拼拼运气罢了。
好了,就说到这里,我是屋角落思维,感谢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