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最有名的历史学家(中国有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硬核推荐

2023-11-29Aix XinLe


白寿彝(1909—2000)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回族河南开封人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中国史学》、《史学概论》、《回族人物志》(共4卷本)、《回族历史》、《回民起义》、《中

最有名的历史学家(中国有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硬核推荐

 

白寿彝(1909—2000)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回族河南开封人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中国史学》、《史学概论》、《回族人物志》(共4卷本)、《回族历史》、《回民起义》、《中国通史》(12卷,22册)等书,著有《中国交通史》、《学步集》、《史记新论》、《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中国伊斯兰教史存稿》、《中国史学史》(第1册)、《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白寿彝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论集》等。

岑仲勉(1886—1961)学名铭恕,字仲勉,别名汝懋广东顺德县人著有《隋唐史》、《隋书求是》、《唐史馀审》、《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唐人行第录》、《金石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1)、《黄河变迁史》、《府兵制度研究》、《西周社会制度问题》、《两周文史论丛》、《墨子城守各篇简注》;西北史地研究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突厥集史》、《中外史地考证》等;主要论文收录在《岑仲勉史学论文集》。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著有《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非亲笔所著,是学生后来根据笔记整理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小逻辑》、《柳如是别传》、《金明馆丛稿初编》、《寒柳堂集》、《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陈寅恪文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等。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著有《元西域人华北考》、《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宗教史方面有《火祆教入中国考》(1922)﹑《摩尼教入中国考》(1923)﹑《回回教入中国史略》(1927)等;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又名《校勘学释例》。

校勘学﹑考古学的成果还有《旧五代史辑本发覆》(1937)﹑《二十史朔闰表》和《中西回史日历》等他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述作,并广泛收集引用了一百种以上的古籍材料,写成《史讳举例》

陈梦家(1911—1966)曾使用笔名陈慢哉,祖籍浙江省上虞县,生于南京编著有《殷墟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西周年代考》、《六国纪年》、《尚书通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中国铜器的综录》、《老子今释》(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海外中国铜器图录考释第一集》(北京图书馆、商务印书馆1946)、《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科学出版社1962)等。

陈翰笙(1897—2004)原名陈枢,江苏无锡人农民问题及世界史专家著有《中国农民》、《西双版纳的土地制度》、《美国垄断资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印度莫卧尔王朝》(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再版)、《陈翰笙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解放前的中国农村》1—3辑(与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展望出版社)、《解放前后无锡、保定农村经济》(与薛暮桥、秦柳方合编)等。

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山东临邑人宋史学者著有《宋史职官志考证》、《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岳飞传》(三联书店1955)、《王安石——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人民出版社1975)、《两宋政治经济问题》(知识出版社1988)、《韩世忠年谱》、《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陈龙川传》等。

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号平庐,字彦堂,河南南阳人著有《殷墟文字甲编》、《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31)、《殷历谱》(1945)、《西周年历谱》、《殷墟文字乙编》、《中国年历总谱》(中英文对照)等。

范文澜(1893—1969),初字芸台,改字仲澐(一说字仲潭),浙江绍兴人著有《诸子略义》、《正史考略》、《文心雕龙注》、《群经概论》,其《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上册)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通史的著作;主编《捻军》。

方壮猷(1902—1970)原名彰修。湖南湘潭人。长期研究民族史和宋辽金元史,其著作侧重于考释。与郭沫若、夏鼐等书信商讨,编成《楚墓通讯集》一册;著有《中国史学概要》等。

冯家升(1904—1970)字伯平。山西省孝义县人。合著《中国社会史——辽》(英文)、《维吾尔族史料》;著有《中国火药的发明和西传》;译有《东胡民族考》等。

冯承钧(1887-1946)字子衡,湖北汉口人中外交通史家著有《西域史地释名》、《瀛涯胜览校注》、《星槎胜览校注》、《马可波罗行纪》、《成吉思汗传》、《中国南洋交通史》、《再说龟兹白姓》、《高昌城镇与唐代蒲昌》;译著《吐火罗语考》(伯希和、列维原)等。

傅斯年(1896—1950)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著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稿本)、《古代文学史》(稿本);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有《夷夏东西说》、《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之想象》等。

有《傅孟真先生集》六册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著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曾名鼎堂四川乐山人主编《甲骨文合集》;考古学方面的文章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等。

一生著作被编辑为《郭沫若全集》三十八卷,其中《文学编》二十卷、《历史编》八卷、《考古编》十卷

郭廷以(1904—1975)字量宇中国近代史的开拓者,口述史的倡导者河南舞阳人著有《近代中国史纲》、《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的变局》、《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历法考订》、《台湾史事概说》等。

韩儒林(1903—1983)字洪庵。河南舞阳人。蒙古史专家。著有《穹庐集》、《韩儒林文集》,主编《元朝史》等。

何兹全(1911—2011)山东菏泽人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读史集》和《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等。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后溪河村人著有《通史新义》、《新史学》、《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秦始皇帝》、《近世欧洲史》、《近世欧洲史》、《浙东学派溯源》、《程朱辩异》等。

侯外庐(1903—1987)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省平遥县人    著有《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上、下册)、《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纲》(上、下册)、《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宋明理学史》(上、下册)等;翻译《资本论》。

胡厚宣(1911—1995)幼名福林,河北望都人主编《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释文》、《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甲骨文与殷商史》,著《甲骨学商史论丛》(四集)、《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五十年甲骨文学论著目》、《战后新获甲骨集》(四种)等。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洪马辛、嗣穈,字希彊,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学名洪骍,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1919)、《尝试集》(1920)、《胡适文存》(1921)、《胡适文存二集》(1924)、《胡适文存三集》(1930)、《戴东赢的哲学》(1927)、《白话文学史》(1928)、《胡适文选》(1930)、《胡适论学近著》(1935)、《四十自述》(1933)、《藏晖室札记》(1939)、《胡适日记》(1933)、《齐白石年谱》(与黎锦熙、邓广铭合编,1949),以及《先秦名学史》(1922)等英文论著等。

还翻译了都德、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说(先后编辑为两集《短篇小说》出版),以及拜仑的长诗《哀希腊》、易卜生的剧本《娜拉》(与罗家伦合译)等胡适去世后,台湾编辑出版了《胡适选集》(1966)、《胡适手稿》(10卷,1966-1970)等,大陆出版了《胡适往来书信选》(1979)、《胡适书评序跋集》(1987)、《胡适文集》(12册,1998)等。

方国瑜(1903—1983),字瑞丞,纳西族,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云南省丽江市人,开创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教学;开拓了中国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他撰写了《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等。

被著名史学家徐中舒称之为"南中泰斗 滇史巨擘"

黄现璠(1899年11月13日—1982年1月18日),原名甘锦英,壮族,祖籍广西扶绥县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历史学九年,后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他一生致力于历史学、民族学研究凡五十年,成为壮学开山祖师以及民族学派“八桂学派”的开拓者和当代历史学界“无奴学派”创始人著有《中国通史纲要》、《唐代社会概略》、《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广西壮族简史》、《侬智高起义》、《壮族通史》(合著)等。

翦伯赞(1898—1968)原名象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主编《中苏半月刊》、《中苏文华》、《大学月刊》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历代各族传记汇编》、《中外历史年表》等杂志,主编《戊戌变法》、《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中国史纲要》,还著有《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先秦史》、《秦汉史》、《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著有《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中)、《蒋廷黻选集》(台北文星出版社),译著有海斯著《族国主义论丛》。

金毓黻(1887—1962)别号静斋。辽宁辽阳人。著有《渤海国志长编》、《辽海丛书》、《奉天通志》、《东北文献拾零》及《东北通史》上编、《中国史》、《中国史学史》等。

劳 干(1907—2003 ),湖南省长沙人他的研究范围以汉代为中心,上及上古,下及北魏晋南北朝重点是居延汉简著有《居延汉简考释》、《汉晋西陲木简新考》、《秦汉史》、《敦煌艺术》、《成庐诗稿》、《劳干学术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等。

雷海宗(1902—1962) 字伯伦河北省永清县人编著有《中国通史》、《中国通史选读》、《西洋通史》、《西洋通史选读》(30年代前期)、《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1940年出版)、《世界上古史交流讲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审定)等。

另有《历史的形态与例证》、《中外的春秋时代》、《上古中晚期亚欧大草原的游牧世界与土著世界》等史学论文多篇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新民说》等著作较多,以《饮冰室合集》较为完备。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遗著被辑为《李大钊文集》、《李大钊全集》,有关史学的论著被编为《李大钊史学论集》。

李剑农(1880~1963) 号德生湖南邵阳西乡滩头(今属隆回县)人致力于近代政治史研究著有《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后由作者删去导论和最后一章,改名《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政治学概论》,对西方政治学作了综合的介绍抗战时期,他写成《中国经济史稿》,后经过补充,分成《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宋元明经济史稿》三册出版,这是部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专著

李济(1896—1979)字济之,湖北钟祥任著有《中国民族的形成》、《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中国文明的开始》、《安阳》、《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李济考古学论文集》、《中国考古报告集新编》等。

合著《古器物研究专刊》

李新(1918~2004)原名李忠慎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现属重庆市)人著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中国革命史的几个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讲话》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四卷本)、《中国革命史》(全书十二卷)和《中华民国史》(全书十三卷)等。

柳诒徵(1879—1956)字翼谋,号劬堂、知非,江苏镇江人。著有《中国文化史》和《中国历史要义》等。

刘崇鋐(1897—1990),字寿民,福建福州人以欧洲史和美国史为主中英文散篇著作颇多,均未集结成书,散见于台北《传记文学》月刊者,计有《悼念先师梅月涵先生》(一卷一期)、《五十年前毕业清华学校的回忆》(十三卷一期)、《梅月涵先生手书家世真迹》(十六卷二期)、《我所认识的廷黻兄》(二十九卷五期)等篇。

吕振羽(1900—1980),湖南武冈县(今属邵阳县)人著有《中国民族简史》、《殷商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简明中国通史》、《史论集》、《史学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中国历史讲稿》等。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著有《白话本国史》(1923)、《吕着中国通史》(1940、1945)、《先秦史》(1942)、《秦汉史》(1947)、《两晋南北朝史》(1948)、《隋唐五代史》(1957)、《历史研究法》(1945)、《史学四种》、《中国民族史》(1934)、《经子解题》(1926)、《先秦学术概论》(1933)、《理学纲要》(1931)、《宋代文学》(1931)、《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罗尔纲(1901-1997),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论著有《太平天国史》、《太平天国史论文集》(十集)、《李秀成自述原稿注》、《湘军兵志》、《绿兵志》等。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笔名毅,绍兴柯桥镇江头人著有《新民族观》、《新人生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科学与玄学》、《逝者如斯集》、《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等。

罗香林(1906—1978)字元一,号乙堂,广东兴宁宁新镇水楼村人客家研究开拓者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等著名学者首创族谱学,乃继甲骨学、敦煌学、简犊学之后,开拓了历史研究新领域其《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篇》等开创性著作为客家研究之学奠定基础。

还著有《中国族谱研究》、《中国民族史》、《中国通史》、《乙堂文存》、《傅秉常与近代中国》、《唐代文化史》、《唐代桂林之摩崖佛像》、《唐元二代之景教》、《国父家世源流考》、《香港前代史》、《香港与中西文化之交流》、《民族生存论》、《国父在香港之历史遗迹》、《国父与欧美之友好》、《民俗学论丛》等。

马非百(1896—1984),湖南隆回永固镇人,为治先秦史的名家。著有《秦始皇帝传》、《秦集史》、《秦史纲要》、《桑弘羊年谱》、《管子轻重篇新诠》等。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浙江鄞县人。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著有《中国金石学概要》、《凡将斋金石丛稿》等。

马长寿(1907—1971)字松龄,又作松舲山西省昔阳县人著有《康藏民族之分类体质种属及社会组织》、《凉山罗夷的族谱》、《嘉戎民族社会史》、《钵教源流》、《中国西南民族分类》、《论匈奴部落国家的奴隶制》、《突厥人和突厥汗国》、《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和奴隶制度》、《北狄和匈奴》、《乌桓与鲜卑》等,遗著有《凉山罗夷考察》、《彝族古代史初稿》、《氐与羌》、《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和《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调查资料》等。

毛子水(1893—1988),名准,字子水,以字行,浙江衢州江山县人。所有著述收集在《毛子水全集》(五大部)。

孟森(1868—1937)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一位杰出奠基人。著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心史丛刊》、《清朝前纪》、《明元清系通纪》、《明清史论著集刊》及《续刊》等。

齐思和(1907—1980),山东宁津人著有《中国史探研》、《世界中世纪史讲义》、《西洋现代史》(英文)、《中国与拜占庭的关系》、《史学概论讲义》、《黄帝的制器故事》《五行说之起源》;主编《史学年报》、《燕京学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世界通史》(古代史卷)、《外国历史小丛书》;编译有文献资料集《中世纪初期的西欧》、《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及《新史学》,译有《新史学》,合编《中外历史年表》等。

钱穆(1895—1990),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撰写《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著述颇丰,主要有《论语文解》、《孟子要略》、《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人之宗教社会及人生观》、《文化与教育》、《中国文化史导论》、《政学私言》、《中国社会演变》、《中国知识分子》、《中国历史精神》、《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思想史》、《人生十论》、《四书释义》、《国史新论》、《黄帝》、《秦汉史》、《阳明学述要》、《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秦汉史》、《宋明理学概述》、《庄老通辨》、《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孔子与春秋》、《论语新解》、《中国史学名著》、《双溪独语》、《孔子传》、《理学六家诗抄》、《中国历史研究法》、《民族与文化》、《史记地名考》、《史学导言》、《中国文化精神》、《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史记地名考》、《中华文化十二讲》、《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力》、《人生三步骤》、《现代中国学术论衡》、《晚学盲言》、《灵魂与心》、《中国学术通义》等;《朱子新学案》是他研究理学的重要著作。

瞿同祖(1910—2008),湖南长沙人。著有《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清代地方政府》、《中国封建社会》、《汉代社会》等;译有《艾登回忆录》等。

全汉昇(1912—2001),广东顺德人。主要从事唐宋经济史,特别是宋代经济史的研究。建国后,研究重点转向明、清和近代经济史。著有《中国经济史论丛》、《中国经济史研究》、《汉冶萍公司史略》等。

尚钺(1902—1982)原名仲吾、宗武,字健庵。河南罗山人。著有《中国历史纲要》、《中国通史讲义》、《尚钺史学论文选集》等。

邵循正(1909—1973)字心恒福建福州人主持编辑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的《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盛宣怀未刊信稿》等著有《中法越南关系始末》、《邵循正历史论文集》及与翦伯赞、胡华合著《中国历史概要》,与陈庆华合著《中国史纲要》第四册等。

史念海(1912—2001),山西平陆人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著有《中国的运河》、《河山集》(一、二、三集)、《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至1992)、《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与顾颉刚合著《中国疆域沿革史》。

孙毓棠(1911—1985),江苏无锡人。著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论丛》等,所有论文汇集在《孙毓棠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95)。

唐长孺(1911—1994)江苏吴江县人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书兵志笺正》、《山居存稿》、《魏晋南北朝史三论》等专著;主编了《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分册)》、《吐鲁番出土文书》(共10册)、《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隋唐五代史部分。

谭其骧(1911—1992)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嘉善人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主编及主持修订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辞海》历史地理分册等,重要著作还有《长水集》等。

陶希圣(1899—1988),名汇曾,字希圣,以字行,笔名方峻峰湖北黄冈人主编《食货半月刊》,著有《中国社会现象拾零》、《当代中国史学》、《潮流与点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等。

卫聚贤(1899—1989)字怀彬,号介山、助臣、耀德、卫大法师,山西万泉人在考古学、古钱币学家、博物学方面有专长著有《中国考古学史》、《中国考古小史》、《古史研究》、《中国社会史》、《古今货币》、《古器物学》、《十三经概论》、《古钱》、《古钱年号索引》、《楚辞研究》、《文字学》、《台湾山胞由华西迁来》》等。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著《观堂集林》等。一生著述甚富,大都辑录在《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中。

王桐龄(1878—1953),号峄山,河北任邱人。著有《中国史》、《东洋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历史党争史》、《儒墨之异同》等。

翁独健(1906—1986)原名翁贤华。福建福清县人。著有《新元史、蒙兀儿史记爱薛传订误》、《斡脱杂考》、《蒙元时代的法典编纂》、《元典章语集释》等。

王养冲(1907—2008),上海南汇人我国法国大革命史和西方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位重要奠基人著有《法国大革命研究》、《西方近代社会学思想的演进》、《法国大革命史》等;还翻译《拿破仑书信文件集》、《罗伯斯庇尔选集》等,为法国史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王钟翰(1913—2007),湖南省东安县人。清史、满史专家。著有《中国民族史》(主编)、《满学朝鲜学论集》(主编)、《满族简史》(通纂之一)、《清史新考》等。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主持改绘《历代舆地图》及标点《资治通鉴》,主编《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著有《读史札记》、《朱元璋传》以及《历史的镜子》、《史实与人物》、《灯下集》、《春天集》、《投枪集》、《学习集》、《三家村札记》、《谈骨气》等。

夏曾佑(1865—1924)字遂卿,一作穗卿,自号别士。浙江杭州人。著有《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1993年重版时改名《中国古代史》。

夏鼐(1910—1985)字作铭浙江温州人主编并参加编写了《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著有《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等。

向达(1900—1966)字觉明。湖南溆浦人。土家族。致力与中西交通史研究、敦煌学等。著有《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西交通史》、《蛮书校注》等。

杨联升(1914—1990),原名莲生,后以莲生为字;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河北保定著有《中国货币与信贷简史》;杨氏论著的精华多收入《中国制度史研究》(英文)、《汉学散策》(英文)、《国学探微》及《杨联升论文集》。

杨向奎(1910—2000),河北丰润人。主要论著有《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绎史斋学术文集》、《繙经室学术文集》、《清儒学案新编》、《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等。

杨先生及其夫人杨人楩(1903—1973),湖南省醴陵县人为中国的非洲史研究奠定了的基础代表作有《非洲通史简编》等;翻译了茨韦格著的《罗曼·罗兰》、克鲁泡特金著的《法国大革命史》、霍伦德著的《世界文化史要略》、哥德沙尔克著的《法国革命时代史》和马迪厄著的《法国革命史》等;还主持了《世界史资料丛刊初编》的编译工作。

姚从吾(1894—1970)原名士鳌,字占卿,号从吾,中年以后以号行河南襄城县人中国现代辽宋金元史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蒙古秘史》第一部全译本,著作大都收集在《姚从吾先生全集》(共十册),台北正中书局陆续出版。

尹达(1906—1983),原名刘火翟,字照林,又名虚谷,河南滑县人。主编《历史研究》,参与编辑《考古学报》、《甲骨文合集》,著有《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国史学发展史》(主编)等。

张舜徽(1911—1992),湖南省沅江县(今沅江市)人著有《说文解字约注》、《郑学丛著》、《周秦道论发微》、《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史评三书平议》、《广校雠略》、《中国文献学》、《汉书艺文志通释》、《清儒学记》。

此外还有《积石丛稿》5种、《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中国史论文集》、《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修订本广校雠略》、《旧学辑存》、《广义字蒙求》、《演释名》、《周秦政论类诠》、《中国校做学》等。

张其昀(1900—1985),地理学家,字晓峰,浙江鄞县人著有《本国地理》、《政治地理学》、《中国地理学研究》、《中国区域志》、《中华民国史纲》、《中华五千年史》、《金史》、《元史》、《清史》、《国父全书》、《抗日战史》等。

张星烺(1889—1951)宇亮尘。擅长中外关系史。翻译了两种版本的《马可波罗游记》。著有《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等。

张荫麟(1905—1942)字素痴,广东东莞人晚年研究宋史张荫麟1905年11月出生于官宦之家,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入清华学堂中等科三年级肄业仅半年,在《学衡》杂志第21期上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

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得到梁启超的激赏1924年6月,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著有《中国史纲》(上古篇),后人把其论文汇集成《张荫麟文集》。

张政烺(1912—2005)字苑峰,山东荣成人。考古学、古文字学。主编《中国历史文物图集》(共十五卷);主要学术成就集中收集在《张政烺文史论集》一书中。

赵俪生(1917—2007),山东省安丘市人1939年至1947年先后在乾州中学、西安高中、陕西扶轮中学、雍兴高级工业学校等校任教后任河南大学副教授建国后,历任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教授,甘肃省。

史学会第一届副会长早年从事苏联文学翻译和革命文学创作,以冯夷等笔名发表过不少译作、剧本和小说后专于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农民战争史晚年专攻先秦文化,探讨中国文化的源头先后出版着作1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著有《赵俪生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等。

赵万里(1905—1980)字斐云,版本学家、敦煌学家。浙江海宁人。撰有《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校记》、《魏宗室东阳王荣与敦煌写经》等。

郑天挺(1899—1981)原名庆甡,字毅生,笔名攫日,原籍福建长乐,生于北京著有《列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志要》、《清史探微》、《探微集》、《清史简述》、《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与翦伯赞合编)、《史学名著选读》(主编)等;主要论文有《杭世骏“三国志补注”与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多尔衮称皇父之臆测》、《清世祖入关前章奏程式》、《清代皇室之氏族与血系》、《发羌之地望与对音》、《清代的幕府》、《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

朱希祖(1879—1944)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浙江海盐人。著有《中国史学通论》(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年)、《汲冢书考》(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明季史料题跋》(中华书局1961年)等。

周谷城(1898—1996),湖南益阳人著有《农村社会新论》(上海远东图书馆1939年)和《中国教育小史》(泰东图书局1929年)、《中国社会之结构》(1930年)、《中国社会之变化》(新生命书店1931年)、《中国社会之现状》(1933年)、《生活系统》、《中国社会史论》、《中国通史》、《中国政治史》、《世界通史》、《形式逻辑与辩证法》、《史学与美学》、《周谷城史学论文选集》等。

并译有《文化之出路》、《苏联的新教育》等

周一良(1913—2001)早年曾用字太初安徽东至人,生于青岛日本史和亚洲史造诣尤深著有《亚洲各国古代史》(上册)、《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世界通史》(与吴于廑主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中日文治维新的几个问题》、《中外文化关系史论》、《中外文化交流史》(主编)、《唐代密宗》等;《毕竟是书生》、《钻石婚杂忆》、《中日文化关系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周一良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唐代密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等。

周传儒(1900—1988),四川江安县人。著有《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书院制度考》、《中国历史学界的新派别、新趋势》等。 

章开沅(1926—),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主编《辛亥革命史》(共3卷,人民出版社1980),著有《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开拓者的足迹——张窖传稿》(中华书局1986年)、《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辛亥前后史事论丛》(华中师大出版杜1990年)、《辛亥前后史事论丛续编》(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年)、《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实斋笔记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湖北通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张謇与近代社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等。

漆侠(1923年3月12日-2001年11月2日),中国历史学家1923年生于山东省巨野,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大历史系,1948 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史学部读研究生1951年3月至1953 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自1953年,任教于天津师范学院(后改称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后任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顾问(原理事长)、河北省历史学会会长、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

2001年逝世于河北保定

陈旭麓(1918~1988),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初名修禄陈旭麓是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元勋之一陈先生生前还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中心副主席、上海地方史志研究会副会长。

著有《初中本国史》、《司马迁的历史观》、《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浮想录》等。其中《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浮想录》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本”。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后溪河村人,擅西洋史研究一生在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甚丰他著有:《通史新义》、《新史学》、《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秦始皇帝》、《近世欧洲史》、《近世欧洲史》、《浙东学派溯源》、《程朱辩异》等十多部专著,其它零篇散幅,为数更多。

此外,何炳松在教育方面也有较大贡献

蒙文通(1894——1968)字尔达,名文通,四川省盐亭县石牛庙乡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 蒙文通先生在中国古代史及古代学术文化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了一生,造诣很深,成就甚高他早年受业于清末国学大师廖平与刘师培,从研究传统的经学开始了他漫长的学术生涯,后来又向近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先生问佛学与古代学术思想,不断拓宽研究天地,一生精进不已,终于成为博通经史、诸子,旁及佛道二藏、宋明清哲学的一代著名学者。

主要著作有:《古史甄微》 、《辑校李荣老子注》、《辑校成玄英老子义疏》、《周秦少数民族研究》、《经学扶原》等    

谢国桢(1901——1982)民国十五年(1926年),考取了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主要随梁启超学习和研究,次年毕业后曾于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云南大学任职和执教,解放后相继在南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

一生在明清史、文献学、金石学和汉代社会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撰写了《清开国史料考》、《晚明史籍考》(解放后又两次出版了增订本)、《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等重要著作和大量学术论文,编纂了《清初农民起义史料辑录》、《明代农民起义史料选编》、《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等资料汇编。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26-1928)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

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在南京任教期间,与柳诒徵、刘伯明、梅光迪、胡先骕、汤用彤等创办《学衡》杂志,任总编辑。

该刊11年间共出版79期其宗旨主要是提倡国学,兼介欧美学术因于白话文持异议,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形成对峙之势这一时期他撰写了“中国的新与旧”“论新文化运动”等论文,采古典主义,抨击新体自由诗,主张维持中国文化遗产的应有价值,尝以中国的白璧德自任。

吴宓认为“只有找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普遍有效和亘古长存的东西,才能重建我们民族的自尊”

陈恭禄(1900年-1966年10月8日),江苏省丹徒县高资镇人,早年入扬州美汉中学、南京金陵大学就读,学习期间,即编写出版《日本全史》;民国15年毕业后,任南京明德中学教师,写成《印度通史》民国17年9月,至金陵大学讲授中国近百年史;民国22年夏,任武汉大学教授,出版《中国近代史》,数月内售至四版,被列为当时大学丛书之一,其后又重印再版多次,在当时的学界影响极大,历三年仍回金大,出版。

《中国近百年史》;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迁至皖南,后抵成都,饱尝艰辛,深受国难家愁之苦,除授课外,撰写部分《中国通史》,发表了《秦始皇与儒家思想》、《汉代文化统一论》、《三国时蜀户口之估计》等论文日军投降后,绕道西北,东归故里,举家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1951年,在苏州。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此后一直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南京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一生治学谨严、求实,致力于历史教学与研究;讲课认真负责,诲人不倦,深得学生爱戴;1966年10月患癌症逝世。

唐德刚(1920年8月23日-2009年10月26日),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1920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县西乡山南馆唐老圩,就读于舒城中学1939年,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历史学

系;194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44年,在安徽学院史地系讲授《西洋通史》;1948年,赴美留学,195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1959年获史学博士;后留校任教,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负责

口述历史计划中国部分;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亚洲研究系系主任;曾任纽约文艺协会会长;2009年10月26日,因肾衰竭卒于美国旧金山佛利蒙家中,享年89岁。

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美籍华人,曾从戎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的中华民国国军,后赴美求学,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著有。

《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

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原籍安徽潜山,当代华人世界历史学家、汉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1950-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升先生,获博士学位。

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2006年,荣获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荣获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唐奖首届汉学奖。

余英时在中国历史、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有开创性研究,是罕见曾获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校延聘正教授者他著作等身,凡数十种,包括《士与中国文化》《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朱熹的历史世界》《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等。

茅家琦,男,1927年生,江苏人,国际知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终生成就奖获得者,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1947年考入中央大学,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中央大学易名南京大学),并留校任教历任南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台湾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现任《中国思想家丛书》副主编兼终审组召集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从上个世纪50年代伊始,茅家琦就师从罗尔纲、陈恭禄等前辈史家研究太平天国史80年代开始研究晚清及1949年以后台湾的历史免责声明图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近现代史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jxnushzx2015@126.com

本版编辑:金永鹏本版校审:陈    敏责任编辑:徐为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最有名的历史学家(中国有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硬核推荐

2023-11-29Aix XinLe6

最有名的历史学家(中国有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硬核推荐
白寿彝(1909—2000)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回族河南开封人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中国史学》、《史学概论》、《回族人物志》(共4卷本)、《回族历史》、《回民起义》、《中…

历史最有名的历史学家(中国有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快来看

2023-11-29Aix XinLe41

最有名的历史学家(中国有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快来看1、钱穆:成长经历:出生于1895年江苏无锡,祖父是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的后人。早年受家庭教育,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师从梁启超和胡适。1923…

历史最有名的历史学家(最有名的历史学家近代)快来看

2023-11-29Aix XinLe99

最有名的历史学家(最有名的历史学家近代)快来看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名词解释大全(一)…

历史最有名的历史学家(最有名的历史学家近代)学到了吗

2023-11-29Aix XinLe123

最有名的历史学家(最有名的历史学家近代)学到了吗让我们来看看下面10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吧!哥白尼在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们对自然和自己的看法。…

历史历史学科知识题库(特岗体育学科知识题库)一看就会

2023-11-29Aix XinLe161

历史学科知识题库(特岗体育学科知识题库)一看就会附西部计划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