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难不难考(历史学考研比较好的大学)这都可以
勇气和决心是上岸的两大法宝!
小伙伴们好,本期推送一位粉丝的考研教训贴和经验贴这也是号主征集到的第六篇经验贴前五篇为:考研经验贴-1 | 双非生如何逆袭南京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贴-2 | 备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以一种 Anti-Tradition 的方式。
考研经验贴-3 | 双非历史生如何逆袭陕西师范大学?考研经验贴-4 | 在职三战上川大,保姆级的历史考研攻略,请收好!历史学考研经验贴-5 | 313统考:一战的教训+二战的经验作者:知有2022年一战南大中国史,初试382分进面被刷。
2023年再战南大,成功上岸知有学姐打算另外投稿,详细讲讲复试的经验和教训号主会尽快发布,敬请期待!一、个人情况我本科双非,所学专业是人文教育,因为对历史感兴趣所以选择跨考南大中国史除去推免名额,每年南大中国史大概有。
13-15个统招名额,我选择的方向是中华民国史今年是我二战考研,对于初试方面的复习可能稍微有点经验,因为去年我也进入南大复试了,一战的底子可能使我二战学习专业课稍微轻松点,去年我的考研成绩是382,今年是。
400分,专业课251初试第四、复试第三、总成绩第四关于我的备考时间,其实平时我就挺喜欢历史的,没事经常去图书馆翻翻看看,确定考研是大三上学期,确定考南大是大三下学期,想着考就考了吧,冲就对了之后我就开始了搜集信息,说实话,看到招生名额的时候我是有点害怕的,因为太少了,还是分方向排名,不过我这个人认定一件事情就要下决心去完成,所以还是稍微有点紧张地开始备考了。
这两年满打满算其实准备了一年多一点吧,这个时间是完全够用的当然我这个是有效时间,效率第一一战就不说了,初试还行复试不太行二战备考是从七八月份正式开始的,也就是刷刷题看看书我能熬夜但接受不了早起,9点之前是不可能起床的,时间安排不定,总之就是名解过了很多遍,论述两遍。
因为内容太多了,根本记不完,所以以防万一大家还是早点开始吧,我这个仅供参考,毕竟每个人作息时间、规划啥的不一样,效率第一!二、专业课(一)参考书1.《新编中国通史》邱树森编2.《中国古代史教程》朱绍侯3.
《中国古代史研究导引》、《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4.《剑桥中华民国史》、《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全2册)》(针对考近代史的同学)(推荐在B站看一下北大阎步克、邓小南、张帆老师中古史、华中师范彭南生、朱英老师中近史!个人认为讲得很棒!)
如果时间不够的话,专史可以挑重点看,但是通史类一定要通读,打基础挺重要的专题著作其实蛮多的,我在这里给大家列举一部分: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
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陈谦平等《中国正面战场》、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等有时间还是建议多看看,挑重点就行,对复试帮助会挺大的(二)题型分析2021年开始南大开始考中国史的全部范围,它的题型分别是名解、简答、论述(可选)。
值得注意的是,名解这一块基本没有什么变动,简答主要是一道思想史or古代史、一道近代史,论述前两年都是4选2,2023年考研是只能选一道题、剩下一道是必做综合来看,变动挺大,需要付出很多辛苦,全面复习到各个知识点。
1、名词解释(基础知识+学术观点)市面参考书有长孙博、范无聊等,个人推荐长孙博,写得比较全至少背两遍,理解记忆我不知道背了几遍,大概是达到了考出“李德”的时候,能具体知道他什么时候去世的程度当然,要想拿高分,还必须补充相关学术观点,以作画龙点睛之用。
具体来讲,我复习名解的时候会用思维导图,把从古到今依据朝代讲政治变革类、人物类、战争类、派别类、著作类、会议类都归结出来,推荐一个app即i Thoughts2go,这个是我从研友那里学到的,用这个来做思维导图是很方便的。
这一步骤完成后,大家可以拿出一个背写本,每天根据不同类别的名解,6个为一组、一天背5-6组比如早起可以背一组、中午饭前一组、下午睡醒、晚饭、回寝各一组,这样背的话不会占用太多复习时间,而且记忆也比较深刻。
到了冲刺阶段大家就可以按朝代一页一页复习啦,背起来也不会很吃力按我上述的步骤大家应该至少背俩轮如果你名解记忆不下来的话,很容易丢分,去年一道名解15分,今年10分,要想和别人拉开差距,需下苦工夫记忆其次就是学术观点,平时大家看到一本书活着一篇论文涉及的某个名解,都可以在旁边写下来,背名解的时候捎带看一看,对初试是很有帮助的。
拿今年的名解来举个例子,比如他考到了“总理衙门”,我是这样写的“总理衙门是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外务总理机构,也可称为译署两次鸦片战争对清王朝的华夷理念产生了一定冲击,在此背景下,决定设立专门机构主要设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章京两级职官。
内设英、法、俄、美、海防(后改日本)五股和司务厅,并附设同文馆和总税务司总理街门掌管一切与外国有牵涉的事务和部门,诸如外交、通商、海防、路矿、军工及派遺留学生等,实际上总揽了“洋务”事宜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规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总理衙门不仅标志着清王朝的外交理念产生的重要影响,实际上也标志着清政府官僚系统的革新,内外官员由于办理洋务而对清朝满汉势力也起到了重要影响,晚清新旧体制关系变动的缩影(可阅读李文杰《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一书,对总理衙门机构设置及职务做了详细研究)”以上就是我名解的一些写法,就是背景。
+时间+具体内容+影响+补充一些其他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2、简答和论述建议中古史、思想史、近代史都好好准备,偏向哪一个科目对于初试而言都是一场赌博幸运的话,你会遇到会的题,不幸运的话,你可能答不上来,比如。
21年的韩愈,如果没复习到位,可能拿不了几分思想史推荐阅读:张岂之《中国思想史》、马工程那本《中国思想史》(二者选一本就好啦)简答和论述相似,必须逻辑层次分明、有始有终!个人建议多读学者的一些相关书籍、论文,有时间可以看看线上一些相关的学术讲座,这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
具体来讲、简答和论述我是一起整理的,一定要多研究真题!!首先,我根据历年真题摸到了出题的重点,我会把他重点标记,之后根据每个朝代每个模块去收罗一些题拿近代史来说,你总得把它分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争、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义和团、清末新政、民初政局、新文化运动、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京十年或者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板块。
其次就是中共党史也要细化每个板块还得细化,这就涉及重点了对这个分板块,我的整理其实还会涉及近代史的一些重要线索,总而言之任务量不小举个例子吧,就拿民初政局来说,涉及党争、宪法、军阀混战、新思潮新道路的诞生等,大家需要仔细整理,比如党争可以看张玉法先生《民初政党政治》、杨天宏先生《政党建置与民国政制走向》等书籍,都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大家可以从中提炼学术论点。
再比如北洋军阀之间涉及的重要战争以及北洋军阀的影响之类,很多学者都有研究,如来新夏《北洋军阀史》、苏全有《民国北洋三大内战纪实》等我们都可以阅读并整理平时也要多关注院校老师研究动态,比如张生老师的沦陷区战场研究、国联问题等,这些都挺重要的。
关于思想史我还是建议大家按朝代来整理,重要的一些比如孔孟、董仲舒、宋学、乾嘉学派等可以重点记忆,以防万一还是尽可能都涉及吧古代史方面也是一样的三、公共课(一)英语首先要说明,我的英语不是很好,再加上今年题比较难,我只考了。
72分,和其他大佬比是有点低的背单词是基础,你不背单词一个都不认识怎么做题嘛我用的是“不背单词”app,每天吃饭上厕所、走路都会背背,大概过了俩轮吧,个人感觉单词抽时间背就行了然后是语法,语法较弱的同学可以看看田静的每日一句,坚持上个把月,量变引起质变。
接下来是阅读,我是比较推荐唐迟的,讲得很不错,大家可以听一下!作文推荐石雷鹏,简直万能,我当时烧糊涂了都能行云流水写出来,很厉害!对于阅读理解,我是五月份开始一天做一篇,我有错题本,每个错误选项以及每次为什么错,是思路问题还是单词问题都记得很清楚,大概刷了有三四遍吧!遇到题简单的阅读都能做对。
做阅读的时候顺带就把翻译准备了研究阅读肯定离不开翻译,所以我翻译这一块没有看其他老师讲解建议2000-2023年的真题都要刷刷,毕竟英语难度上来了运气对考研英语来说是挺重要的,但是也要有扎实的阅读功底,对于大佬而言,不管难不难他们都会考高分。
如果你和我一样,运气好的话遇到简单的题会错得很少,但运气不好的话就比如今年,题确定有点难,我阅读错了挺多的最后还是那句话,量变引起质变,每天背单词,做做阅读相信最后不会很差的!(二)政治个人认为还是有点感触,两次考试政治分别是
78、77参考书:肖1000、肖四肖八课程:徐涛基础班大题没啥好说的,肖四背起来!足够了政治不太建议过早开始,因为感觉浪费时间,暑假可以看看徐涛老师讲的,就当休息了建议大家跟一俩位老师就好了,市面上有名的老师其实大差不差,我就看了徐涛和肖老的。
今年跟腿姐技巧班的同学踩了不少雷,至少我的研友就是,所以还是那句话,扎扎实实、稳扎稳打才是王道具体来讲,选择题大家知道2023考研变动挺大,我选择拿了45分说实话,看到选择题和以往不同我是有点懵的,以至于考完我直接说考得不太理想,因为都不怎么确定,再加上发烧的缘故,其实有几道题改错了,不然能再拿点分,还是有点可惜的。
建议第一次考研的同学,七八月看完徐涛基础课九月开学开始刷题,一天100题就行,拿个错题本,把错了的题写下,有时间翻阅除了肖1000,建议刷一下腿姐、徐涛,也把错题做好!基本到了12月没啥问题冲刺阶段我的肖四肖八选择题均分。
46以上,按照我这个方法,最后分也不会太差四、写在最后对于报考自命题院校,个人认为应当慎重考虑就我个人来说,一战考南大中国史的时候,能进复试我已经很开心了,而且我的初试分也不算低,但是复试失败后调剂之路蛮艰辛的。
大家要知道统考和自命题是不可以调剂的,调剂的学校少之又少,加上每年都有许多高分被刷的,调剂难度更大了,毕竟僧多粥少,如果就是纯碎为了读研不想继续卷了,其实可以调剂的拿南大自命题来说,如果本科学校好可以试试兰大、西北大学、湖北大学之类的,本科一般可以看看内蒙古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各省社科院之类的。
但是就自命题而言,好学校其实挺难调剂的如果是真的喜欢一志愿学校,其实可以再试试的,梦想也是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我选择二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真的喜欢南大,这是我大学四年向往的院校;另一方面是因为一战时候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潜力,二战能沉下心来好好复习。
我想对2024报考自命题的学弟学妹和2023考研失败的同学们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如果你能坚持下来,相信一定会学有所成决定考研就不要想太多了,知识是日复一日的内化的过程感到焦虑和抑郁的时候适当放松,就算连续“摆烂”几天也没关系。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也是考研时候一直激励我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欢迎大家给 历史学午餐 投稿,号主计划有偿征集十篇经验贴。
机会有限,先到先得!除了考研经验贴,还有其他主题也在征稿详情可围观:公众号-历史学午餐-征稿啦!也期待大家关注本号更多的干货推文:马克思,是对的吗?当然了乌克兰:一部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分享一个根治拖延、提高书写效率的方法。
详细说明 | 本公号粉丝福利:免费代找外文电子书美丽校园行-3 | 历史生眼中的西南大学北碚校区读书笔记-3 | 徐畅《长安未远:唐代京畿的乡村社会》一位女博士的保姆级指南:如何高效地阅读英文文献?资源分享 | 一站式获取《圣经》(1600+语种、2400+版本)
从北大转系生,到牛校博士:一位历史学青椒的心路历程(上)100位历史生的声音(3-华中/华南/西南地区):我们后悔学历史了吗?祝愿大家成功上岸,在历史学领域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