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历史故事小报(历史故事小报简单又漂亮刘备三顾茅庐)太疯狂了

2023-09-17Aix XinLe

《三顾草庐图》,又名《三顾茅庐图》,纵172.2厘米,横107厘米 ,是明代戴进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历史故事小报(历史故事小报简单又漂亮刘备三顾茅庐)太疯狂了

 

《三顾草庐图》,又名《三顾茅庐图》,纵172.2厘米,横107厘米 ,是明代戴进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画中描绘的是家喻户晓的刘备三顾草庐的故事中的一个场面。

画作内容画面背景是万仞高山,山势峻峭山上布满挺拔的树木,山下修竹丛中掩映着几间草庐这里的幽静与险峻的山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草庐内诸葛亮端然静坐,神态悠闲,一派儒雅飘逸的风度庐外柴扉开启,一名书童模样的少年正在与一长者相互揖手行礼。

长者神情庄重而恭敬,他就是求贤若渴的刘备他身后的二位壮士一是关羽,一是张飞他们昂首而立,气宇轩昂,大有不屑一顾之势,由此很自然地衬托出刘备的礼贤下仕距他们不远处一块山石嶙峋的小丘山,两株古松虬劲有力该画作有款署:“静庵”,钤“静庵”。

创作背景明朝宣德前后,表现三国故事题材的作品在宫廷中颇为流行此种招贤礼士、蕴涵忠孝节义思想的题材,因为具有政治教化意义,所以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宣宗本人创作有《武侯高卧图》,画院画家商喜创作了《关羽擒将图》,倪端创作了《聘庞图》。

戴进也选择了这一题材,创作了山水人物画《三顾草庐图》

艺术鉴赏主题在这幅图轴中,树木、山色绝非凭空点缀,竹与松象征着诸葛亮文人雅士的气节,崇山峻岭则暗寓当时群雄争霸的险恶形势人物的刻画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展示出不同人物不同的心理特点三顾茅庐是帝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体现,反映了当政皇帝求贤的迫切心情。

构图全图只画了五个人物而且在画幅上所占的地方也不大,作者把主要笔墨放在对于环境的描绘上突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隐士的特点,所以人物虽然所占幅面不大,但仍然十分醒目 画法山石用笔粗放,人物用笔细柔山石树木的用笔方硬粗犷,可以看出戴进在承袭南宋画家李唐、马远等人用笔的特点。

名家点评故宫博物院研究院员聂崇正:“戴进的这幅画,就是将历史故事加以形象化的表现”后世影响此画笔力雄健豪放,形成斧劈皴淡设色,水墨苍劲淋漓的浙派山水画独特风格,开创了明代山水画的新风所以此画为戴进山水人物故事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重要展览2012年4月27日至2012年6月10日,《三顾草庐图》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三楼“浙派集英——明代浙派绘画珍品特展”活动展出。

提交你的作品(包括书画作品以及对艺术的思考和鉴赏),加入我们的闻是文化我们每个月的访问量约在300万左右,拥有40多万的粉丝你不提交,就不可能被推荐!所以,不要错过把你的艺术作品展示给成千上万热爱艺术的人(包括全国各地的收藏家和画廊老板)的机会。

只需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让你的作品全国曝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历史故事小报(历史故事小报简单又漂亮刘备三顾茅庐)太疯狂了

2023-09-17Aix XinLe22

历史故事小报(历史故事小报简单又漂亮刘备三顾茅庐)太疯狂了《三顾草庐图》,又名《三顾茅庐图》,纵172.2厘米,横107厘米 ,是明代戴进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科学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不看后悔

2023-09-17Aix XinLe35

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不看后悔研究生学什么内容?研究生在深造的道路上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领域进行研究,并在这个领域中进行创新探索。研究生学习的内容涵盖广泛,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

历史历史故事小报(历史故事小报模板)真没想到

2023-09-17Aix XinLe77

历史故事小报(历史故事小报模板)真没想到伊索寓言手抄报寓言故事手抄报伊索寓言手抄报内容龟兔赛跑手抄报卡通伊索寓言小报读书手抄报卡通伊索寓言小报读书;、手抄报模板网、小学生手抄报、伊索寓言、手抄报作业、手抄报模板、手抄报模板大全、手抄报大全…

科学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科学事实科学思想)怎

2023-09-17Aix XinLe37

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科学事实科学思想)怎么可以错过艺术与科技融合跨学科研究的审美思想和现实意义[摘 要]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跨学科研究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课题,艺术…

科学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科学事实科学思想)深

2023-09-17Aix XinLe167

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科学知识包含哪些方面科学事实科学思想)深度揭秘再谈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我发出网文《从意识机理的角度看待宗教、哲学和科学》后,有一长期交流互动的网友(征求该网友意见不提其网名)回帖,向我提出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