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容易的院校(历史学考研容易的院校知乎)墙裂推荐
长孙博历史学考研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情况英语一67,政治77,历史学统考257,总分401初试中国史第七,中国古代史第6,复试完第9考的是郑州大学中国古代史政治经验贴开门见山,政治不需要太过担忧,但也不能以为很容易过国家线就不放太多精力在上面。
根据我的经验,政治可以在暑假开始当初我也在知乎等网站看经验贴,大部分都是9月及以后才开始,甚至还有说10/11月再背我想说的是,复习都是宜早不宜迟首先,肖秀荣系列的书每年都是7月开始陆续出版他命题10年,辅导模拟历届的考研学子也有十来年了。
那么他认为7月可以出版,就说明这时是复习的最佳时刻,也不用怀疑其实政治要过国家线很容易但是你如果放松,也会拉开分的我政治77,如果你只是67,那么这就差了10分所以投入一定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政治板块分毛概,思修,史纲,时政,马原五部分。
具体怎么复习,可以按照肖秀荣出版书的节奏来当初考研时,看到别人每个经验帖必须夸一下肖秀荣,我还不是很理解但是,等到考试结束,才发现,英雄所见略同,口碑都是自愿的,哈哈具体每月的复习安排,可以跟着他的书来做。
我去年买了全套暑假是强化三件套,精讲精练,1000题,十年真题这时候,你看精讲精练,配合着1000题,就会发现常考的知识点与自己没掌握住的地方十年真题可以在9月后做之后,会出版的有知识点提要,就是精讲精练的压缩包,会有五大版块的框架结构图,这个非常有意义。
虽然他还会有更少的背诵的书出版,但这本就可以直接拿来背了,口口相传的风中劲草与知识点提要的篇幅是一样的最后,会有背诵版小本自己时政总结然后就是肖四肖八了而肖四肖八确是除了1000题考研学子人手必买的其他学习资料,有徐涛,腿姐等,我用过徐涛的,还行。
不过最后背诵的版本,徐涛说是20天20道题,然后20个单元却是120多道题最后压中题数量比肖四多,但肖四却只有70左右,比例就不一样(可能具体数量有出入,但道理就是,徐涛压题,量多所以压的多不好背肖四压的少,压中的数量也够了)。
政治,公众号:考研政治徐涛,考虫考研等会推送关于政治的相关文章徐涛,去年有百日真题,就是带着你做题,还有背诵计划最后一个月肖四出版后,整个自习室疯狂背诵,我最后背了三遍半,考前一晚,又打鸡血似的快速回忆读了两三遍。
最后,加油^0^~英语经验贴考研英语,也是考研的一大难点尤其英语一,公认比英语二难十分我英语一考了67,国家线44,报考的郑州大学今年第一次自划线,50比国家线高了6分所以,被英语线卡住的不算少,毕竟对于历史来说,我们没有数学,那英语线首先就是一个关卡。
接下来谈一下我的经验我是报的新东方的英语全程班,但是这种视频只是给你一个参考,让你不至于一头雾水,具体背单词做题,还是借鉴他们的方法来的,接下来是我认为能够对你们有用的经验关于买书,我想到这个时间点,该买的英语单词书,真题都应该买过了。
不过,推荐唐迟的阅读辅导书《真题的逻辑》,这是他的十多年阅读教课经验的总结对于对于没看过他的视频课的人来说,很有帮助,因为我有他的最新课,所以是配套的单词的背诵,也就是一个耐得住枯燥的途径想要不费力的记住,感觉很难。
词根词缀,语境记忆,最后都还是先背会这个每个人也许方法经验不同,没什么说的多做题,查生词的时候见得多了也就会了而且每年阅读的词汇,考察的还不是单词的同一个释义,多是熟词僻义,搭配不懂阅读,正确率确实让人头疼,而且也是分值最多的一个部分。
我当初3月刚开始是4/20,最后12月份,正确率就是16/20,一般都是14/15个了这其中如何提升,就是看你的单词量,自己对出题人套路的揣摩,比如选项陷阱,就是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答非所问等你不总结这些问题的共同之处。
自己你为何错误,是不会有太多提高的阅读有逻辑,比如转折常出题,标题出题也有套路等等这需要自己去在做题中总结摸索新题型,一般问题不大,配套着流传的各机构的视频课,能够6/10左右,只要不是随便选的包括完形填空也是,虽然说全选 一个选项会有三分,但是只要你有时间,经过复习后。
完全可以自己做出4/5分的有时候,英语就是一分就会被国家线或者院校线卡着所以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拿分的机会翻译,经过统计,英语一翻译比较难,英语二比较容易一些所以,中规中矩,按照你学会的方法来复习,10分还是可以4/5分的。
作文,需要早下功夫,背诵积累巨型,不能临时抱佛脚建议最迟9月开始背诵,因为真的很难背,就算一时记住,也会遗忘,更不要说11/12月临时背诵几个模板经验贴只是参考,而且你也不知道别人说背模板考了高分,是不是别人基础好,所以,按自己的情况,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早知道,付出和收获成正比,怎么会你背诵一个月,别人背半年;你背诵三四个,别人背诵1/20个的分数会一样?对不对坚持,相信你们也不会在英语拉分我是四级考了三次才考过,而且第胖三回还是477,也不是高分结果证明经过一年的复习,英语一67,你们也应该可以。
英语公众号:虫洞vivian,李旭,唐迟等专业课的经验帖第一,择校俗话说,正确的选择就成功了一半关于择校,每个人都有一个名校梦也许当初我们在高考失利,不得不上了一个双非学校但是决定考研时,大家大部分都会选择985/211,最近有了双一流大学与双一流学科大学。
然而,985等历史学名校需要更多的学术知识,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所以,综合起来难度更高而211中,那些热门的历史学院,每年竞争也很激烈今年复试调剂时,根据我的所见所闻,初试难度、调剂难度都很大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热血,浪费自己一年的时间。
当然,985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但要量力而行幸存者偏差以及盲目判断,都会影响我们的人生之路多问问,多搜搜,慎决择我当初第一开始是选择的首都师范大学,暑假后改为郑州大学并没有考虑985原因毕竟是河南省的,北京太远,以后如果工作,省内的学校优势很大的。
而首都师范大学毕竟不是北师大,何况北师大我觉得自己也考不上郑大却是省内第一,而且也评上了双一流大学,虽然是b类,但想必以后政策资金都是不缺的在河南就业的话,还是优势很大的大概确定了目标院校,另一个问题就是——收集资料。
考研是一场信息战这里的信息包括:报录比,纪念国家线,所查目标院校的分数线,有没有真题,能不能联系师兄师姐(本校或网上认识的往届成功考上的),参考教材等等这些都能在目标院校官网和研招网或者考研论坛上查询首先,要指出的一点是,历史学历年报考人数最多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这个无论是招生人数还是报名人数,都可以说在全国排在前列。
所以报考这两个学校的,要注意了,竞争激烈,更要认真搜集资料,努力备考拿我学校历史院来说,每年这两个也是报名最多的,但是也是考上的没有太多,虽然每年会有,但比例也是令人生畏所以,择校才是第一关,选择好学校,竞争力就很大,意味着努力程度不够的话,可能失败几率就很高。
第二,所需资料历史学考研,分统考与自主命题我报考的是郑州大学中国古代史,属于统考最终初试第六,总分401,英语一67,政治77,统考历史313科目257确定了学校专业,接下来要知道考察范围这是可以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到。
每年最新的是9月份,但最近一年的也可参考,毕竟不会有太大的改动,当然,9月份还是要关注一下,因为会有某些学校考察范围改变,比如去年的首都师范大学,本来自主命题范围,中国史,考察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去年第一年改成只考察中国通史部分。
但是由于以上原因,还是把目标换成了郑州大学至于参考教材,有的学校是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中明确给出初试书目,有的学校复试书目也可查询统考一般是十一本或者北师大九本自主命题一般都会给出,如果没有的话,在网上搜索,这就考验你的信息搜索能力了。
不过一般都能搜到毕竟,考研找不到参考书,说明第一关就没过去因为我是统考,所以对自主命题教材不太熟悉可以去看对应学校的师兄师姐经验帖我用的教材是北师大九本感觉世界上古史,中国古代史条理比较清晰当然,十一本内容丰富。
每个教材都有优缺点,最后还是要看你的复习掌握程度教材的掌握程度,关系到你后期背名词解释与论述时的难易程度,前期记得越清晰,后期才会容易一些所以教材要重视,不能大略看一遍就放下教材了第三,教辅资料历史学考研,教辅资料中最广为人知的还是长孙博系列。
有大纲解析,名词解释,论述,真题汇总等复习以所购教材为主,教辅书为参考复习前期,需要你认真看完教材一两遍后,建立大致的框架结构而后期,主要就是名词解释与论述的背诵了无论是自主命题,还是统考,这两大题型都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感觉课本比较枯燥,那么可以配套视频来看哔哩哔哩有up主上传的各种名校课程,有北京大学的阎布克教授与邓小南的中国古代史上下,也有复旦,陕师大等学校的隋唐史等,这些可以凑起来几乎通史就够了至于其他的辅导班的历史课,不太了解。
第四,复习计划1.第一阶段(从你决定考研——暑假前)本阶段是你认真研习课本的时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这个阶段,如果你没有认真做总结,只是粗略的看完了事,那么在后期的背诵环节就会很吃力所以,可以背个图标,框架图,历史年表来配合记忆。
笔记不需要原文抄写,能够总结出关键词,并把这些关键词汇聚成体系,也就成了当然,这只是个人经验,具体怎么复习,还需要自己去摸索毕竟,每个人学习方法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过程里可以对照辅导书总结自己的笔记,也有相关公众号会介绍付费课程,如果自己想像英语政治一样报班,那么长孙博等类似的课程可以关注。
毕竟,他们辅导了那么多届,比一个人单打独斗好的多当然,要看自己的实际资金情况选择2.第二阶段(暑假7-8月)教材和教辅对照参考,开始更进一步总结知识网络我当初是暑假就开始背诵名词解释,但是因为统考11本教材就看了一遍的缘故,所以背诵起来进度很慢。
所以可以等对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后,在进行背诵任务,效果会更好教辅书的重要性在考研后期会越来越重要配合着历年重要名词解释与论述,通过考试的频率,会让你清晰看到你要报考学校的出题重点比如长孙博的真题汇总那本书,收集了自主命题学校和统考真题。
你可以看着书来总结目标院校的出题侧重点,同时还需要和目标院校同级别的院校对比,看看他们共同的出题风格然后就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自主命题的考生,在看完教材之后的时间里,要抽空看学术动态,《中国史研究》等期刊,这些在知网、学校期刊阅览室都可以看到。
长孙博历史考研公众号,每天也会有关于学术研究的推送文章,以及对学术著作的介绍推荐关注暑假一般都不会回家的黄金两个月,不能浪费我当初就回家了四天,然后回到租的学校家属院,在学校旁的购买的自习室里学习自习室有空调,饮用水,两个月400。
听一起租房的说,学校开放的自习室热的,整天都在出汗在空调自习室中,还是能保障复习效率的你们也可以像上一届打听一下学校附近的情况,毕竟暑假太热,我去自习室路上就汗流浃背了3.第三阶段知识体系,论述重点掌握,名词背诵(9-11月)
有了对教材的深入掌握,加上对目标院校考察重心的了解,就可以开始背名词解释,同时开始系统总结论述答题方法背诵时也要思考,名词解释之间的联系,名词解释与论述的关系论述题多是多个名词解释的集合将名词解释之间的前后因果关系搞懂,论述答题时便是相当于拿出几个名词解释重新组织语言写出来罢了。
背名词解释真是好痛苦,但是苦尽甘来,考试时看到名词解释都认识,但是还是有两个没能精准的回答仔细想想,还是当初有些浮躁,瓦窑堡会议与五卅运动只知道大概,时间内容都模糊了论述题也有一道,英法专制王权的对比也是当初没有仔细对比梳理,只能凭借自己背诵的名词解释与论述来作答,试后发现,六个国王都写错了。
这提醒我们,虽然当初是背会了,却掌握程度太低,考察稍微复杂一点,就漏洞百出现在写下,希望你们不要犯我的错误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第四阶段(考前冲刺)这个时候,不能过于急躁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考前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中,觉得内容太多,没有掌握,名词解释论述背完就忘,尤其统考,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任务更艰巨。
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当初也是,背着背着就不想背了,但看着自习室同学都在热火朝天的背,也就坚持下来了考前冲刺阶段,对真题的研究,对复习笔记的历史框架,要开始复习总结前几个阶段的努力背诵时,看着框架或者书的目录回忆,就当是考试模拟,看自己背诵那么久,名词解释是否可以复述,当然写在纸上更好。
不仅可以看你的字体,有时也会暴露出错别字,明知道答案,却书写错误等缺点我模拟时,把辛酉政变的两个清朝皇帝顺序写反了所以只有下笔才会知道自己的错误其他遣词造句的部分,也能清楚看出来期间,如果真的看不下去了,可以跟研友聊聊天,操场走几圈,缓解一下紧张的节奏。
最后一两天,虽然也在背着肖四肖八,却是和聊天一起度过的,毕竟近在咫尺的考试,不减压连肖四都背不下去了寄语
最后,考试前,要有自信毕竟,坚持了一年,真的努力一年,你的付出是有收获的我当初复习时,觉得统考的选择题太难了,好多都不清楚,结果上课考场才发现,大部分选择题都是背过的名词解释,也许当初看选择题的时候,知识掌握程度还不够。
所以。不要放弃,持之以恒!
长孙博历史学考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