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高三历史必修三: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2024-10-31Aix XinLe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清风知己上搜索。1、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知识梳理】 一、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

高三历史必修三: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清风知己上搜索1、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知识梳理】 一、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2)社会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分化, “士”受到重用, 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3)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4)社会需求: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对人才及其治国方略的需求。

2.各学派代表人物:道家:老子和庄子;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墨子; 法家:商鞅、韩非子;等等 3. 评价:(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3) 各家学派彼此渗透、吸收、融合。

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时期 人物 主张 春秋 孔子 政治:a.核心是“仁” ,即“爱人”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战国 孟子 政治:a.发展孔子的“仁”"为“仁政”思想b.发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子 政治:a.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b.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思想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国后期,儒学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后来发展成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时期 人物 主张 春秋 老子 哲学:a.认为世界本原是“道”强调要顺应自然。

b.认为世界万物是不停地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且不断转化的 政治: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战国 庄子 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精神自由 四、法家 集大成者:韩非子 主张: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主张依法治国。

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习探究】 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2、如何看待儒家。

4、的“民本”思想? 提示: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强调“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

虽然它与我们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 2 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梳理】 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的背景) (1)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诸侯国的势力日益猛涨,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5、治思想成为形势发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学 1. 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2. 内容: (1) 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针对为人处世道德标准, 提出“三纲五常”儒家道德观。

3.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的: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确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6、 (2) 措施: 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将儒家经典诗 书 礼 易 春秋 “五经”规定为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国家兴办太学;地方设立郡县学校,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 结果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学习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提示: 地位: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主题: 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 而新儒学谈论神学 功能: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学是为现实政治服务 第 3 课 宋明理学 【知识梳理7、】 一、三教合一 1.儒学:在汉武帝的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2.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3.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4.隋朝: 儒学家提出 “三教合归儒” , 又称 “三教合一”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学 1. 背景:隋唐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北宋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 内容: (1) 二程的思想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 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 朱嘉8、的思想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人性与天理一致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为核心。

4.本质: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 地位: (1) 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 朱熹学术影响到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还传及欧洲。

三、陆王心学 1. 南宋时期陆九渊的思想 (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就是“理” (2) 认为天地万物9、都在心中 (3)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 明中后期王阳明的思想 (l) 宣扬“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的命题。

(2)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 强调内心反省,用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学习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提示: (l) 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2) 积极:注重气节、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 (3)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了人性,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进一步巩固和凸。

10、现了儒学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第 4 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知识梳理】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 内容: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 内容: 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

(2) 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内容: 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形成经世致11、用的思想 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 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内容: 世界是物质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意义: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历史必修三学习方法 学习历史的时候,你上课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笔记、然后对于老师已经讲了的知识你要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

比如说学到了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了解,然后把我们要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等,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方便了我们的记忆 历史必修三学习技巧 首先分析问题,打破传统的先阅读材料后看问题的做法。

以前做题学生往往先阅读材料,如果材料较难理解又无明显提示,便茫然不知所云,尤其是古文,更是很难读懂但若先看问题,掌握了问题所提供的有关信息,这样可以在看材料前就已获知材料的某些信息了,如时间、人物、事件或某个特殊阶段的历史等,就有助于理解材料。

其次,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材料因为在分析问题时已大致了解材料的一些信息, 因此读起来比较容易理解, 而且因为先知道了问题,所以在阅读材料时便会有意识地去找答案, 这样省时、 省力所以先看问题,再看材料,既有助于理解材料也有助于组织答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高三历史必修三: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2024-10-31Aix XinLe10

高三历史必修三: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必修三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清风知己上搜索。1、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知识梳理】 一、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

历史佛跳墙历史:佛跳墙历史来源

2024-10-31Aix XinLe183

佛跳墙历史:佛跳墙历史来源"坛起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熟悉闽菜的人一听到这句诗应该就能马上知道这是在说闽菜的头牌"佛跳墙"了。…

历史历史上乾隆爱如懿吗:乾隆有爱过如懿吗

2024-10-31Aix XinLe186

历史上乾隆爱如懿吗:乾隆有爱过如懿吗在电视剧《如懿传》里的背景是青樱与弘历青梅竹马,是彼此的真爱,弘历本来想选青樱为嫡福晋,却因为青樱姑母见罪于皇帝,而被降为侧福晋,但是也因为这件事被后来的嫡福晋富察琅嬅和侧福晋高晞月的忌恨。…

历史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中秋节的由来简短

2024-10-31Aix XinLe2

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中秋节的由来简短中秋将至,除了吃美味的月饼外,我们也需要去了解一下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就着月饼、螃蟹、桂花酿,感受古人有关中秋的妙词佳句。…

历史android历史:Android历史购买记录代码怎么做

2024-10-31Aix XinLe195

android历史:Android历史购买记录代码怎么做在智能手机领域,Android手机的销量占据着绝对的霸主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惊人的将近80%之多。一直以来,很多人提到Android系统,第一印象可能是卡顿、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