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的逻辑
了解一些社会学的人应该知道,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包含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语言、政治、历史到人际关系等都可以用社会学的原理来解释,然而,社会学基础的理论
了解一些社会学的人应该知道,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包含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语言、政治、历史到人际关系等都可以用社会学的原理来解释,然而,社会学基础的理论通常只研究社会结构和人在社会中的关系对某一问题的影响因素,并由此产生了多种解释社会现象的理论,人们通常根据这些基础理论来解释不同方面的社会问题。
可以说,社会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问题至于历史学,则与之不同,现有的历史学研究通常从细微处入手,分析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和一个历史事件反映的朝代历程与其在历史中的影响社会学和历史学同属于社会科学,虽然有共通之处,但在研究角度上仍存在着一些差异。
历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既承担了社会学的职能,也有历史的成分在《历史社会学的逻辑》这本书序言中,严飞教授就指出,历史社会学在社会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仅是一个分支学科,而且是社会学固有的内在属性;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必然会和其他的社会学分支领域结合在一起进行“历史维度的细致解剖”,也就是“需要在跨领域的整合之下,结合具体的经验案例,再进行历史社会学的解构”。
《历史社会学的逻辑》就按照从历史学到社会学和从社会学到历史学两个维度,分别以社会学理论和历史事件进程为切入点,通过具体案例的历史社会学解读,为读者呈现出社会学和历史学结合的可能本书主要选取了孔飞力、史景迁、魏斐德以及罗威廉等人的作品作为分析材料,结合他们作品中的历史案例,对这几人的社会学理论进行再分析。
作者孙宇凡着力于对前人的社会学理论进行拓展和修正,利用结合了社会学其他分支的综合视角,同时考虑到历史学注重的历时性和社会学的共时性,以不同时期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同一时期不同人群的转变构建出动态模型,重新建构历史事件中的社会学背景。
比如,在分析《叫魂》一书涉及的历史案例时,作者以历史学的历时性视角分析了弘历统治时期专断权力时间与常规权力时间的转变,共时性视角则提出了君主与官僚集团在不同时期的相互制约除了时间性维度问题,作者还注意到文法学角度,以君主的第一声称谓和国家的第四声称谓矛盾点入手,提出君主的化身问题,并将化身理论放置在中西方君主化身案例的比较下,得出弘历“叫魂案”在君主政治中的独特性。
作者得出的理论并非完全独创,而是综合了多种社会学思维模式和社会学原理,对具体事件进行再次分析解构,才得到独具创造性的结论,其中很多文章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能够从全新的视角拓宽社会学思维文本以论文形式为主,包含一些社会学专有名词,适合有一定社会学基础的读者。
《历史社会学的逻辑》虽然不能算很完美的作品,但是作者的确将历史事件在新的时间序列上呈现出来,并且体现出了一般性的规律,并试图推广到其他社会情境和环境下加以验证,达到了用历史社会学视角重新讲述历史事件的目的,能够在跨学科思维上给读者新的启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