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电子课本
高效历史学习笔记/选择性必修123《前言:左手高中 右手大学》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
高效历史学习笔记/选择性必修123《前言:左手高中 右手大学》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中历史必修课程采取通史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趋势;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高屋建瓴,既面面俱到,又点到为止,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考验但是,无论高中教材如何变化,新形势下的高考都不会再局限于“历史课本”了高考考的是“历史”而不是“历史课本”,已成为命题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共识。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呢?高考历史成绩需要“七分知识,三分悟性”史料浩如烟海,高考试题年年更新,高考试卷尤其是历史科目,不可能出现陈题旧题所以,题海战术未必省力,盲目做题未必高效虽然新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任何考试策略、解题技巧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
无论高考试题如何变化,基础知识才是永恒的王牌准确、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历史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前提条件尽管当前的高考命题出现了“去教材化”的倾向,离“课本”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高中阶段的教学与学习也并非漫无目的,高中师生的教与学仍要“以课标为中心”“以课本为框架”,必须对高中历史教材涉及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都有所了解,并尽可能把相关知识拓展到适当的广度和深度。
为使广大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知识,对教材内容“挖深、挖透”,本书采取左右两栏格式左侧是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我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逐条分解,既总览课本全貌,又概括历史规律,方便学生从宏观维度把握知识框架。
为使行文流畅,便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适当补充了必要的初中历史知识右侧是对高中历史教材的“注疏”,我们对课本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参考大学教材的相关内容,吸收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尽可能地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引领学生准确认识相关历史问题的背景、性质、特点、作用及影响,力争使相关知识达到相应的广度和深度,以方便学生理解教科书的“微言大义”,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边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一边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正,力争使本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难以理解的,我们做了较多的解释说明;易于理解的,我们尽量使其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力争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但也给师生开拓了新的学习空间。
相信本书对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能力,一定会有积极作用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华,应当全力以赴的年纪不应该过早地顺其自然你心中一定有一个梦想,内心藏着一个故事追求“远方”,实现“梦想”,需要我们付出心血与汗水。
相信自己,努力的现在,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未来目 录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4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6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29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37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47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54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59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65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71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81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86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100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108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111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19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126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135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42活动课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146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50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54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57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161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167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70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175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181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186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194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199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204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211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216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220活动课 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223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28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235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241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246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54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262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266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270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 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275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279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28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286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293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300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307
活动课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31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