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最新新闻(富士康最新新闻消息)
比亚迪崛起成为新一代"代工之王"近年来,比亚迪在电子代工领域崛起,成功拿下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的大量代工订单,2023年代工业务营收高达15
比亚迪崛起成为新一代"代工之王"近年来,比亚迪在电子代工领域崛起,成功拿下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的大量代工订单,2023年代工业务营收高达1500亿元,成为新一代"代工之王"这背后离不开比亚迪在电子制造业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雄厚技术实力。
比亚迪最初是一家专注于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但在2010年代初就开始涉足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代工生产凭借在电池和电路板等核心部件的领先优势,比亚迪很快在手机代工市场站稳脚跟到了2020年代,比亚迪已能为手机品牌提供从芯片设计到整机组装的全面服务,成为国内少数能提供一站式代工服务的厂商。
比亚迪在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方面的投入也获得了丰硕成果其代工工厂大量采用机器人流水线和AI视觉检测系统,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大幅提升比亚迪还与华为等品牌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新一代手机芯片和摄像头模组,确保了产品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比亚迪能在激烈的代工市场突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电子制造各环节的综合实力,以及与品牌商的深度绑定。比亚迪还将进一步扩大代工业务版图,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其他电子产品领域渗透。
富士康式微失去客户青睐与比亚迪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被视为"苹果御用工厂"的富士康近年来接连出现不良事件和产能问题,导致苹果等客户对其不满,开始扶持其他代工厂商,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因此大幅缩水。
富士康之所以会陷入如此困境,主要源于其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富士康高度依赖于大规模廉价劳动力,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较为恶劣,曾多次引发过劳工维权事件2020年代初,富士康的主要生产基地河南郑州工厂更是爆发过大规模骚乱,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
另一方面,富士康对于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投入较为滞后,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都无法与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相媲美富士康高层对此的认识也较为迟钝,直到近年才开始大规模引入机器人流水线,但已为时已晚面对富士康的种种问题,苹果等主要客户开始寻求其他代工厂商,以打破富士康的代工垄断地位。
除了比亚迪之外,苹果还大力扶持了立讯精密、纬创资通等代工厂商2023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手机代工市场份额已不足20%,远远落后于比亚迪等竞争对手
富士康如何自救将是一个重大考验它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经营理念,真正重视员工权益,加大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才有望重新赢得客户的青睐郭台铭呼吁再给机会介入代工生意在富士康式微的其前员工、立讯精密创办人郭台铭则两度高调参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但最终退出,有消息指他急呼要再给机会,似乎希望重新介入代工生意。
郭台铭与富士康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1988年,他加入富士康任职,10年后创办了立讯精密,成为富士康的主要代工合作伙伴2010年代中期,郭台铭开始涉足政治,两度参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但均以失利告终。
2023年,已年过古稀的郭台铭突然在公开场合"急呼再给机会",引发外界广泛猜测有指出,郭台铭之所以会这样说,很可能是希望重新介入代工生意近年来立讯精密的业务发展一直较为低迷,在富士康的衰落和比亚迪的崛起面前,立讯精密也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或许郭台铭是希望借助政治资源和个人影响力,为立讯精密赢得新的发展机遇郭台铭重新介入代工行业并非一蹴而就代工业务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要求极为苛刻,立讯精密要在这些方面都有足够的实力才有机会分一杯羹而且,比亚迪等头部代工厂商已经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要在其中切入并非易事。
郭台铭的"再给机会"呼吁折射出了代工行业格局的剧烈变迁富士康的没落和比亚迪的崛起,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个行业的版图作为曾经的代工巨头,富士康及其前员工郭台铭都在艰难寻求自我蜕变和重生比亚迪之所以能够取代富士康的代工霸主地位,关键在于其在电子制造各环节的综合实力,以及与品牌商的深度绑定;而富士康则因经营管理模式陈旧、自动化智能化投入滞后等问题而被边缘化。
这种新旧交替的格局变迁,也给了曾经的代工巨头富士康及其前员工郭台铭以重新介入的机会,但他们要真正实现自我蜕变并非易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