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_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或本质属性
摘要:波普尔:科学是可以犯错误的,因为我们都是人,而人是会犯错误的……夸大科学的权威性是不对的。人们尽可以把科学的历史看作发现理论、摈弃错了的理
摘要:波普尔:科学是可以犯错误的,因为我们都是人,而人是会犯错误的……夸大科学的权威性是不对的人们尽可以把科学的历史看作发现理论、摈弃错了的理论并以更好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历史爱因斯坦:你看这只在地球表面生存过的完全压扁了的臭虫。
这只臭虫也许被赋予分析的理智,能研究物理学,甚至写书它的世界将是二维的……人就同这只不幸的臭虫完全一样,处在这样的情况中,只有一点区别,那就是人是三维的在数学上,人能想象第四维,可是在物理上,人不能看到和直觉地想象第四维。
科学(Science)一词从来源来说,毫无疑问来自以古希腊为代表的爱琴海文明经西方科学传教士的传播以及近现代的发展,“科学”已经成为了普世价值观,也就是说,它成了全人类的共同文明这里不拟从追根溯源的角度去挖掘与论证“科学”,仅就我们日常的。
“科学态度”角度谈一谈根据《科学基础论》一书所述:“科学,意味着探讨事物构造和法则的人类的理性认识活动,或者是作为这种理性活动成果的理论性的、体系性的知识总汇在探讨科学这个问题时,有一点需要明确,这就是:这里所指的科学概念仅仅限于自然科学的科学(Science)这一范畴,此术语的语源,在英、法语中是拉丁语的Scientia(它是Scire-to know 的现在分词),其含义为“学问”或“知识”(Wissen)……因此,德语中的科学(Wis-senschaft)则指一切有系统的学问,就是知识学,或称知识的集成。
”
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中写道:我们只要用我们的感官就可以认识宇宙……哲学上和逻辑上的大多数错误是由于人类理智倾向于把符号当作某种实在的东西而发生的我看图画,可是我的想象力不能描述它的创作者的外貌我看表,可是我也不能想象创造它们的钟表匠的外貌是怎样的。
人类理智不能接受四维他怎么能理解上帝呢?对于上帝来说,一千年和一千维都呈现为一你看这只在地球表面生存过的完全压扁了的臭虫这只臭虫也许被赋予分析的理智,能研究物理学,甚至写书它的世界将是二维的在思想上和数学上,它甚至能理解第三维,可是它不能把第三维直觉地想象出来。
人就同这只不幸的臭虫完全一样,处在这样的情况中,只有一点区别,那就是人是三维的在数学上,人能想象第四维,可是在物理上,人不能看到和直觉地想象第四维对于他来说,第四维只是在数学上存在着他的理智不能理解第四维。
英国科学哲学家、《科学发展的逻辑》一书的作者、著名的科学“证伪理论”的提出者——卡尔·波普尔在一次应中国译者邀请发表的《如何对待错误》中说:能够应中国译者之请来为这样一本我在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著作的中译本选集写一篇前言,我感到十分高兴。
我的著作是想强调科学的人性方面科学是可以犯错误的,因为我们都是人,而人是会犯错误的因而错误是可以得到原谅的这是我对科学的一个方面的看法:夸大科学的权威性是不对的人们尽可以把科学的历史看作发现理论、摈弃错了的理论并以更好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历史。
据说中国流行的生活态度都认为犯错误是丢面子的如果这确实是真的,那么根据我对科学的看法就要求改变这种态度甚至应当代之以另一种相反的态度如果有人发现了你的一种错误看法,你应当对此表示感谢;对于批评你的错误想法的人,你也应当表示感谢,因为这会导致改正错误,从而使我们更接近于真理。
我说过,我无法判断那种认为犯错误就丢了面子的态度是否真是中国人民的性格但我确实碰到过很多很多欧洲人和美国人都采取这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如我所说,是同科学态度不相容的我发现,欧洲和美国有许多人,其中也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在生活中都采取这种态度,并对改正错误感到十分不快。
他们实在忍受不了还要去改正错误可以把这种态度叫做权威主义或者教条主义的态度持有这种态度的人总是认为,他们是权威或者专家,因而有责任认识得完全正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