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_小学科学二年级教学计划
现阶段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现状让人十分诧异。一门重要的学科沦为最不待见的学科:课程设置被岐视,学科管理被无视,学科教学被漠视。
现阶段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现状让人十分诧异一门重要的学科沦为最不待见的学科:课程设置被岐视,学科管理被无视,学科教学被漠视为提高对科学学科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对科学学科的教学管理,提升科学学科教师的能力素养,现从科学学科教学现状的“两大问题”,科学学科教学管理的“七纳入”,科学学科教师的“七提升”三方面对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科学学科课程现状的“两大问题”(—)重视问题“上热、中温、下冷”1.国家层面“六确立”说明学科课程的重要性2022年4月21日,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布科学学科确立了小学至初中跨学段的一体化九年课程标准(小学科学对初中、高中理、化、生的基础性地位);确立了以“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确立了板块化系统性的科学课程体系(注重横向联系,纵向沟通);确立了科学学科课程的科学启蒙作用(兴趣的培养而非知识的机械记忆);确立了以观察、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非讲读式、非填鸭式);确立了科学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战略性地位。
(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发展基本的科学能力,有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2.教育局层面“四管理”说明教育局对科学课程的关注度(1)教研室对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指导和管理;
(2)电教中心对实验装备的配置、实验教学指导与管理;(3)教师发展中心对专职科学学科教师的专业培训;(4)强师办协调各组织、部门提升科学学科教师能力素养3.校级管理层面“四现象”说明学校管理存在的症结(1)“ 水不流,车不转”如果上级强调不多,学校就不重视(“疲于应对”)。
(2)学校教育管理杂事多,外在干扰较为严重,忘却教育的初心使命教师的初心使命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好书育好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有中国传统道德和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3)“唯分数论”根深蒂固,科学学科教学被漠视(“急功近利”):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用考试分数来评价教育、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一定时间内如果这是不容改变的事实,那么怎样改变以考试分数评价的唯一性,增强其多样化,唯有进行教育评价体制改革,彻底改变教育评价的方式、方法。
(4)对科学课程学科地位不理解,存在“认知差异”,缺乏对学科基础性、战略性的认识4.学校教务层面“四倾向”说明学校处室的无奈(1)教务处倾向于将较优秀的教师,用到统一考试学科上;(2)教务处倾向于将较年轻的教师,用到统一考试学科上;。
(3)教务处倾向于更多地优先服务统一考试的学科;(4)教务处倾向于将科学教学工作,作为临近退休教师的待遇(二)资源问题“教学资源较丰富、教师资源较稀缺”1.教学资源较“丰富”学校普遍建有标准实验室,器材齐备,药品充足。
教师通常不带学生去实验室校外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通常也不会带学生去观察、突践、探究2.教师资源较“稀缺”(1)高校学科设置重在语、数、外、物理、化学、音、体、美,科学学科的专业设置被严重忽视,从源头上带来科学教师稀缺;
(2)教育主管部门未能畅通高校科学学科专业学生的培养渠道,缺乏将中学富余理化生专业教师转岗为小学科学教师的思路和行动,从需求上带来科学教师稀缺;(3)学校缺乏将有对科学有兴趣教师培养为专职科学学科教师、将专职科学学科教师培养为专业科学学科教师、将专业科学学科教师培养为专家型科学学科教师的思路、方法、途径和能力,管理上带来科学教师稀缺。
二、科学学科教学管理的“七纳入”(1)纳入学区办、学校、教务的年度计划和年度总结;(2)纳入对学区办、学校、科任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3)纳入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的督促检查;(4)纳入“县管校聘”和学校评价体制改革的工作中;
(5)纳入学生兴趣竞赛活动和课后服务;(6)纳入科学学科教学研究和示范创建;(7)纳入劳动实践基地创建、管理、使用科学学科教学管理的“七纳入”,教育主管部门从制度、监管层面予以保障,学校是“七纳入”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是“七纳入”的实践者。
三、科学学科教师的“七提升”(1)提升教师新课标的领悟能力;(2)提升教师观察、探究的能力;(3)提升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的能力;(4)提升教师教具制作技艺的能力;(5)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的能力;
(6)提升教师指导学生采集和制作标本的能力;(7)提升教师“板块化”“结构性”的教学能力科学学科教师的“七提升”,教育主管部门为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升,提供方向引领和提升平台,学校为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和现实帮助,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升,应成为教师的自觉性行为。
小学阶段是人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对外在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外在事物具有极强的探究欲望,这一时期应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学校教师不应成扼杀科学种子的“凶手”,而应成为精心呵护科学种子的园丁,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