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星球网页版提问(知识星球如何匿名提问)燃爆了
我最近经常会陷入一种担心的负面情绪里,事也不停的做,没有停留在只想的阶段,但是每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担心后果。比如在写作,写的时候也挺开心,但就是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临公子今天分享3个知识星球里的提问匿名星友 提问:您好,临公子!我最近经常会陷入一种担心的负面情绪里,事也不停的做,没有停留在只想的阶段,但是每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担心后果比如在写作,写的时候也挺开心,但就是会边写边想,万一写的不好怎么办,万一不能达到副业的目的怎么办。
再比如学习要考试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想怎么还有这么多,还有好多没背啊之类的我不会停下不背,但就是会一边背一边想,就控制不住自己去想,就好像边爬山边觉得自己爬不上去了,山好高啊,但其实我也不会停下脚步虽然都在说重过程不重结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啥的,可一想到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就难免会失落。
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思想内耗?感觉这样每天心里就很紧张,好像在自己给自己压力,可是我又说服不了我自己,好像思想它不听我的一样,非常drama可能我十分专注的时候也会暂时忽略这个担心的感觉,但它就是会见缝插针的挤进来,我啥也不干放松的时候就更会去想。
(说了一堆有的没的)临公子会有这样的时刻嘛 想听听您的看法,谢谢啦临公子:先说担心这件事做不好这个问题这道题可以用魔法打败魔法反问自己——做得不好,会怎么样吗?如果会,那你这种担心是否能影响结果?如果不会
,那你又为什么需要担心?这里先说一个我的人生哲学吧,就是我经常说的: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就像你说的几种写作时很开心,但边写边想,万一写得不好怎么办?——你都能发现写得不好了,那下次就针对性地提高。
做副业时不能达到目的怎么办——达不到就达不到嘛,假设你的目标是副业月入5000,那达不到,有3000也很好啊,没有3000,有1000也不错呀总之,不是达到目标才叫成功而是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只是我们有时执着于那个既定目标,用绝对化的判断标准与衡量,只有“成功”or“失败”两种结局,就很容易造成自我压力退一步说,经常纠结这些、造成思想内耗怎么办?我的答案是——适当内耗也无妨哈哈哈哈!为什么我这么说?。
你有一点特别好:就是你在担心时,事情也在不停地做,只是过程中有些负面影响这种不耽误正事的负面情绪,是在合理范围内的罗翔和余华最近在一档节目中就聊到精神内耗这事,余华说,写作就是精神内耗,我都内耗40年了。
“精神内耗一方面可能是消极的,人好像一直在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但其实,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如果他什么都不耗的话,他连寻找出口的动力都没有了精神内耗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在寻找一种出口,寻找他自己的人生的出口”罗翔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只要生存就会有内耗让内耗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从而抓住危机中带来的机遇就好”适当的焦虑、适当的内耗,我觉得都是正常且合理的有时也正是有了这种消极元素的存在,我们才有动力往前走去找前方的出口叔本华不是说嘛,人生要么痛苦,要么无聊。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与适当的消极情绪轻松共处,而非想着把它们100%消灭。
星友提问:从一线北京,到二线厦门当下有两家offer,如何抉择,看看公子有没有好的看法,如果是你们,如何抉择?第一家:薪资:13.5k, 公积金缴纳基数:80%公司:某上市公司评级:P10C 经验包装:6年(真实三年多)。
技术:使用市场前沿技术,目前公司没有使用,需要自己从0到1学习并搭建框架试用期:2月,按照90%计算离家情况:5KM第二家:薪资14k公积金缴纳:每月400五险:每月600 经验包装:5年(真实三年)试用期3-6月,说是三月就OK。
技术:没有另一家使用技术新颖,但领域比较垂直离家情况:3KM自己是技术出身,但心不在技术上,技术一年半,想转管理岗位另一方面副业做自媒体第二家相对培养的意向较大,但公司比较小公司规模50人第一家也有培养意向,但需要从0到1开始做起。
自己的想法:相对比较中肯,想要扎根厦门,稳一点,考虑进入第二家,自己是机构出身,从某种层面,经验有2年是包装的,比如工作经验五年,那只有三年是真实的这样临公子:在两个offer差距不是特别悬殊的情况下,我的判断依据可能就集中在——。
哪个offer,能让我将来职场的可能性更多一些代入想想,我的规划方向估计和你现在差不多1/职业重心我本职也是在互联网行业,个人觉得,技术出身的人确实不能把注意力都放在技术上一来,绝大多数人到不了技术专家水平。
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技术更新、体力精力逐渐下降,你技术好,可永远有比你年轻、比你聪明的人技术更好卷不赢,也没必要硬卷技术二来,太垂直做某个专业,发展容易碰到天花板就像我之前说的,一个只会一门A技能,能达到90分的“单一型”,大概率不如ABCD都是70分的“组合型”。
你能意识到这点,其实挺好的而且,最好还能有一点自己业余时间,无论做副业还是自己学习所以核心就变成:第一,哪个offer让我有更多机会转型,比如管理岗、产品岗、业务岗第二,哪个offer加班更少or让我有更多可使用的时间。
另外再说点儿实在话第一个offer“使用市场前沿技术,目前公司没有使用,需要自己从0到1学习并搭建框架”从我接触的情况看,如果你在技术上的学习能力不是那么强,面临的压力可能非常大,大到周报都不知道该怎么编,每周都写差不多的内容。
以及,还不容易出成果,你得把框架落地到应用上才能体现得出,外加只一个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当然,如果你专长就是技术研究,那是适合的)。综合以上,我可能也倾向第二个offer。
星友提问:嗨,临公子,第一次向你提问,先问好,你好今天,想让您帮忙诊脉一个困扰,我发现,我在写作的时候很难“一气呵成”,总喜欢磨磨唧唧,写一会,摸摸这,抠抠那然后就不想动脑了,不想写了,就像小学生写作业一样不认真不专注不投入。
很早之前,我就发现自己有这个毛病了比如计划写一篇文章,总是写几段,就会停下来,然后不想写了,做点别的事儿,这个事儿可以是任何无聊的事儿然后通常情况下,我就不再继续写了,一边玩去了,但是内心感觉挺充实的,对自己刚才的“努力”还挺满意的。
但是,我这种行为导致的结果是,我经常性地拖稿,拖稿,拖稿……,不能成篇,现在也给我造成了些许困扰我有时候反思的时候,会想自己有这种行为是不是因为不喜欢写作,写作给自己带来了精神压力,所以写一会就想逃离一会。
还是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习惯,或者是可以归结为自己的畏难情绪过重?但是,我又想多写文章多投稿,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症结,想听听临公子怎么看待这个毛病,有木有好的建议和方法临公子:我在写作时也没有那种纯粹的“一气呵成”,只是我专注力还可以。
就是一旦开始写作,尤其是写比较费脑的原创长文,一般一口气就是40-60分钟,然后,躺平刷会手机,再继续人做比较难的事情时,多少都会有负担的但这种状况,“就事论事”地看可能没什么效果,要放在一个大的生活习惯中看。
我现在的生活+本职+副业的习惯大致是:1、写每日待办我每天早上到公司,第一件事,打开印象笔记,把今天要做的本职任务+要做的副业任务,一条条列出来完成一条,打钩一条(PS.打钩完成还是挺爽的~)这个待办列表我会高频地看,哪些已完成了,哪些没完成打算什么时候完成。
有种自我洗脑的作用默默植入大脑告诉自己“你今天要做完ABCD”,所以我有时其实是为了“完成列表上的一个任务”、享受那种打钩搞定的快感,而主动去做事2、做事时我的必备app我长期用ihour(这app未必好,只是我用了好几年已经习惯了,随便找个顺手的时间管理工具即可)。
用时主要分为几类:工作/写作/自媒体/阅读等除了上下班路上、吃饭睡觉洗澡这类生活琐事,做任何一件事,我都会用ihour计时我是对数字比较敏感的人,看着数字增加会有那种莫名的满足感(或者说虚荣感哈哈哈)OK,那我就利用自己的这种心态。
潜意识里,会想多写一会、让app上的数字看起来爽一些这种行为持续了几年,现在我已经完全习惯:写作3-5分钟进入专注状态->持续40-60分钟->躺平玩耍20-30分钟->再交替做一些轻量级工作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循环。
我觉得哈,畏难情绪是正常的解决方法不是告诉自己“不要畏难”,而是有意识地去创造出一种环境,利于将一个行为长期重复,重复到形成水到渠成的习惯—END—临公子:职场上,混过一线互联网公司,现任500强企业高级产品经理;职场外,是职场/金融平台签约作者、是传媒公司合伙人、是海内外房产投资者。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临公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