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链一号05星发射(天链一号05星发射标志我国第几代数据)一看就会
天堑变通途 天链献百年
天堑变通途天链献百年2021年7月6日23时5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托载着我国东方红三号平台系列的最后一颗卫星——天链一号05星腾空而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该卫星由五院通信导航部抓总研制,既是天链一号系列卫星的新生力量也是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第一代数据中继卫星、东方红三号平台“双收官””我国中继卫星系统中继卫星系统是在地面用户与用户目标之间提供实时测控和数据中继服务的系统,各类低轨空间平台的效能倍增器、空间信息共享枢纽以及高效天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我国中继卫星通常部署于地球静止轨道,从高轨到覆盖中低轨道用户目标,属于空间信息高速传输的骨干基础设施,是我国航天力量与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2008年4月,我国发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中继卫星,2012年7月,我国初步建成空间段由3颗天链一代中继卫星分东、中、西三个节点部署“三星组网、全球覆盖”的基本格局,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中继卫星系统全球覆盖能力的国家。
随后,在2016年12月和2021年7月分别发射了天链一代04星和天链一代05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中继卫星系统高速数据传输和多目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了我国航天测控和天基信息传输能力充分体现出天基信息网络覆盖率高、任务实效性好、数传能力强、效费比高等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我国中继卫星系统自建成以来,任务规模和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先后为载人航天、中低轨航天器、运载火箭、舰船、航空器等多类型用户目标提供了天基测控和数据中继服务,协同用户目标完成多样化任务,在维护国家空间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效能显著,主要服务对象有:。
载人航天应用●2008年9月至今,我国中继卫星系统已执行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天基测控、陆基测控、海基测控网共同构成我国新一代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将我国载人航天测控通信覆盖率从不足20%提高至98%以上中低轨航天器应用
●我国中继卫星系统建成以来,为遥感、测绘等多个系列中低轨航天器提供了长期、可靠的天基数据传输及天基测控服务,将中低轨航天器获取的数据以近实时方式中继回传至国内落地,同时有效增强对中低轨航天器的测控覆盖率和应急抢救处置能力。
火箭发射及早期测控段应用● 2012年我国火箭发射任务开始基于中继卫星实施天基测控至2021年我国中继卫星系统已为几乎所有火箭型号发射及航天器早期测控任务提供了天基测控支持,实现了对多款火箭型号天基测控全程可见,特别是在首区测控弧段之外,下传火箭全部遥测和多路图像,成本优势与灵活机动性优势凸显。
航空应用● 我国中继卫星系统为远程飞机、飞艇、高超音速飞行器等航空应用提供远程、超视距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支持,广域覆盖优势,为航空器提供全空域、全天候飞行保障,延伸航空器的可控作用距离,有效提升该类用户目标效能。
航海应用● 我国中继卫星系统已成功支持远洋科考等多次重大航海任务,装载特制中继终端的舰船类用户通过中继卫星系统实现与陆地台站的双向图像、话音传输,为我国航海活动特别是远洋航行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信手段此次天链一号05卫星,是我国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
收官之作我国于1986年开始正式启动研制中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星上不仅装有24台C频段转发器,也是我国第一颗面向全社会的民用卫星,实现了我国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自旋稳定型到三轴稳定型的飞跃特别是卫星公用平台设计思想的首创,大大拓宽了东方红系列卫星平台的应用领域。
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这一项宏伟设计,70%~ 80%的技术均为重新研制,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罕见的一颗东方三号卫星的通信能力相当于12颗东二甲卫星,研制效率之高,当属空间事业之最东三卫星七大系统中,需要解决的。
技术难点上百个,进行6次整星地面大型试验。各部分系统的任务书摞一起,就是一堵近3米的书墙。攻关的坎坷之路就从这里起步。
在东三研制过程中,每个人都对共和国捧出了深沉而炽热的爱善于创造奇迹的中国航天人,就这样把一步跨越20年的奇迹呈现在世人面前:卫星全三轴姿态稳定与轨道控制,是国际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采用的一种先进技术中心线路盒,是控制系统的心脏。
由7名女同志组成的工程组承担,经评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液体双组元统一推进技术,能多次点火,随时开关机具有机动性强、灵活性高、适应性广等优点,研制人员苦战6年,攻下了这道属世界先进技术的难关;碳纤维中心承力筒
是卫星结构系统中大型结构关键部件,它比金属结构减重一半以上东三太阳帆板电源系统采用了十几项先进技术达到国际80年代末先进技术水平,蓄电池密封技术达到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东方红三号卫星最大可搭载24路转发器及赋型天线系统。
,所用的多功能接收机的电性能和重量都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中国航天人8年的拼搏奋战,人们期盼已久的大容量、长寿命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在1994年9月15日踏上了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征程,并于11月30日顺利升空卫星经过多次成功的变轨飞行进入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后,由于泄漏造成燃料耗尽,未能成功。
眼泪取代不了现实,悲痛换不来成功摆在中国航天人面前的唯一选择就是鼓起勇气,拼搏再战。
十年的艰苦奋战,十载的酸甜苦辣,终于迎来了辉煌的时刻1997年5月12日,东方红三号卫星带着10万航天大军的心血和希望,带着12亿人的祈盼和祝福升入太空定点后卫星天线发出的大电波,像一团轻纱轻轻罩住960万平方公里的雄鸡版图,。
大大缓解我国通信卫星空间信道的紧张局面,带动了广播电视产业的大发展,更是奠定了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作为主力平台的地位。
截至2021年,我国一共成功发射了41颗东方红三号平台卫星,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中继等领域。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来源/天链一号05星试验队、政治工作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