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管理规范最新版(临床输血管理规范最新版)奔走相告
以输血科工作业务流程以及临床医疗质量控制过程中有关输血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研发,从而实现输血管理工作流程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避免了人工可能产生的差错,保证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输血科日常的工作效率。
(智业人微信公众号:zoesoft,猛击关注)【摘 要】 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级以上的电子病历系统评价的重要环节。
以输血科工作业务流程以及临床医疗质量控制过程中有关输血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研发,从而实现输血管理工作流程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避免了人工可能产生的差错,保证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输血科日常的工作效率。
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3 Advanced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e,工作站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XP ,支持Windows10,开发工具为PowerBuilder9. 0。
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重新开发设计了智能化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基于集成平台、数据中心,实现了将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和LIS 、HIS、护理信息管理系统、物资耗材系统、电子病历EMR、手术麻醉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将腕带及一维、二维条形码技术应用到血液标识、扫描核对等环节,从而实现输血医嘱的闭环管理 【关键词】 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 血液闭环管理 系统设计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a hospitalinformation system,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MRS(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System) evaluation system (More than 5).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according to the business process of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s work and key points in clinical medical quality control about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the system is aim to achiev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workflow and its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which also avoids human errors and insures the safety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as well as work efficiency of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s daily work.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uses C/S as its system structures (while Windows 2003 Advanced Server for server operating system, Oracle for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Windows XP/10 for Workstation operating systems, and the develop tool is PowerBuilder9.0) .The intelligentializ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has been re-designed based on its primal system. Relying on integrated platforms and database center to achieve information sharing between blood transfusion system, LIS, HIS, 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EMR ,and surgical anesthesia.Wristbands and one-dimensional, two-dimensional bar code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blood scanning-checking and other sectors, in order to achieve closed-loop manage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orders.
Key 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Blood closed loop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1 系统设计思想原有的“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BIS)”仅限于输血科日常内部事务管理,无法将患者用血资料与医院其它的信息系统共享,也无法获取用血病人的诊疗用药情况信息及病程进展、手术过程为了适应新时期下的用血审核管理需要,重新开发新系统,在“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从实用性和智能化考虑,确保系统符合现代输血管理,并保证系统稳定性,对数据安全做到最大保障。
系统研发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输血临床的需要,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管理办法》和《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在设计上力求输血科与临床的工作紧密结合因此,从业务出发,以输血流程为主线,分析各业务系统间的交互如图1。
基于业务系统间的交互,本系统将设计的重点放在输血科和临床工作最需要的常用功能上,以输血审核与输血安全质量管理为前提,实现与LIS系统、物资耗材系统、HIS系统、护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EMR的信息资源共享,为构成输血闭环式管理,系统以三条业务主线为划分,分为三大子系统:
1) “临床医师工作站”,以输血前后评估(评价)、用血申请单为主线;2) “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以审核输血申请单进行交叉配血、发血及血袋回收为主线;3) “护理工作站”,以用血反馈、血袋回收为主线,从而实现临床医生用血申请、用血智能审批、护士用血校对执行、输血科用血审核、临床护士用血反馈等流程管理信息化。
其中,输血申请、输血前后评估、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评估可以集成在电子病历上,输血前核对、输血不良反应记录等工作可以集成在护理系统的掌上PDA上,实现条码扫描核对,并用PDA记录输血过程中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评估、反馈等工作。
本系统基于标准化管理的解决方案,完全遵循《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来开发,在输血申请、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贮存、发血、输血等各环节都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以下将对“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2系统总体架构“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共分为9大功能模块:●临床用血管理(含输血申请核收、血液出库、血液报废等)●血液管理(血液入库、互助献血、自身献血等)●基础字典(含各类字典设置、维护、智能知识库配置等)
●单据处理(自动扣费、门诊、住院未处理单据及退费处理)●综合查询(含血液库存查询、出入库综合查询、临床用血查询、病人用血查询等)●统计报表(含血液库存统计、出入库统计、出入库分析图、年、月出入库分析图等)
●系统工具(含网络办公、电子病历、病案查阅、系统日志、计算器等)●科室请领(物资请购、请领等)●系统维护(含权限分配、参数设置等)此外,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结合智能知识库,提供临床辅助决策功能:对过期血液提示红色信号,对库存不足的血液品种及未收费的病人及时提醒。
在临床输血申请时,先根据《输血技术规范》要求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机选审核,判断是否合理用血,并给下嘱医师智能提示,输血科在审核时也可通过查看电子病历进行人工审核依据智能知识库给予输血审核时、交叉配血试验智能提示。
对于择期手术互助献血、自身献血管理需要,在临床用血时优先提示选择互助献血、自身献血3技术及流程设计3.1 多线程技术在本系统设计中,计算机既要完成输血申请的录入、审核、电子病历查询等人机界面操作,又要与检验仪器进行数据通信。
为使人机界面的操作不影响数据通信的正常进行,且数据通信也不造成人机界面的停滞或反应不及时,我们在设计中引入了多线程机制,将程序处理的任务分为2个线程:响应用户操作线程和数据通信线程并且把响应用户操作线程作为进程的主线程,该线程具有最高优先级,以保证系统能够快速响应操作员的各种操作,并将数据通信线程的优先级设为较低。
通过集成平台实现病人信息、通讯的实时交互处理,实现病人病案资料(医嘱、病程记录、护理、手术麻醉、检验检查)信息实时共享3.2 程序自动更新本系统采用了由程序动态自动更新的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性程序自动判断版本号,自动下载更新为最新版本,保证程序稳定与及时更新。
3.3 输血审核的检查项目、输血指征等采用字典库方式配置,可自由设定3.3.1输血审核中输血申请单的检验项目、输血指征等采用字典方式,可自定义增减设定项目,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自动调阅病人设定的资料及电子病历资料供审核者审阅,真正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便于管理与审核。
3.3.2 临床开出输血治疗医嘱,系统将自动调用输血电子申请单,并智能做输血前申请用血评估临床用血后,EMR电子病历系统能智能提示做用血后的评估输血申请管理按输血指针、输血分级权限分别给予智能提示
4系统主要功能介绍4.1 血液入库:可采用手工录入或邮件、U盘(血液中心获取)导入入库形式可设置系统自动记忆功能4.2 输血申请界面:在医生工作站或输血管理系统上,系统会自动调阅最近一次的LIS检验结果供临床医师用血审核(与输血科调用同样模块),系统也依据智能知识库做用血合理性判断。
并智能提示进行输血前的评估4.3 血液交叉配血出库:系统自动匹配ABO/Rh血型,选择相同的ABO/Rh血型供血者,如果拿错血,扫描时系统会自动报警,交叉成功后自动打印交叉配血报告单,病人详细信息、血袋详细信息条码,系统还有补打报告单功能,报告单实现图片签名功能。
4.4 与LIS系统、EMR系统、护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手术麻醉系统实现无缝整合在一起,便于数据集中管理,全院共享通过授权调用集成EMR电子病历浏览器来查阅病人资料,进行输血审核,真正做到网络化审核。
血液管理也实现了从入库到出库、血袋回收的闭环管理将输血申请镶嵌在电子病历上,授权有权限的主治以上医生才拥有申请权利,并在申请前做智能判断评估是否为合理用血申请,以及输血后评估提示将输血前核对工作镶嵌在护理信息系统的掌上PDA上,实现条码扫描核对输血医嘱,监控管理输血整个流程。
用PDA记录输血过程中是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前后评估、反馈等工作,对并力求使这些功能完美,实现输血医嘱的闭环管理(PDCA) 4.5 新增对互助献血与自身献血进行科学合理化管理,优先应用互助献血,智能提示互助剩余量。
4.6 新增知识库应用,提示输血科审核医师影响实验的用药信息、阳性体征、检验项目、临床诊断、输血指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库,用于提醒临床医生和输血科技师,如抗体筛查阳性(类似危急值提示)、Rh(-)病人等方面相关的知识库来智能提醒。
4.7 血袋回收管理由护理工作站护士扫描录入后,才可将血袋送输血科扫描,实现血袋回收管理,可以实时看到血袋回收状态4.8 与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对接,在输血管理系统上实现病人手术麻醉记录信息共享,从中了解病人心肺功能、出液量、补液量。
做到对病人术中用血的监控审批管理4.9 输血权限分级管理功能临床用血申请单需要进行权限审核确认,无权限的医师无开单权限,输血科审核确认过的申请单才生效,否则不予提交对于抢救用血申请,可以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不需要经过上级医师审核。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申请量少于800毫升的,系统提示需要上级医师审核同一患者一天申请申请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提示需要主任审核同一患者一天申请申请量超过1600毫升的,主任核准后系统会提交申请单,打印并送往医务科、输血科审核;。
4.10 择期手术保护性用血管理功能择期手术病人互助献血、自身贮血管理,系统会智能提示病人互助献血使用情况,全院互助献血率4.11 全面方便的查询统计模块全面方便的查询统计模块,可以根据发血日期、血液编号、血液种类、血型、用血科室等条件对用血情况进行各种查询和打印,便于及时掌握临床用血情况,分析血液使用数据,制定血液预定计划。
可以查询每个患者的所有信息,能了解各科室血液申请、预定和输用情况掌握库存信息,了解血液有效期内使用情况掌握出入库汇总、科室用血汇总、手术用血等信息4.12 护理信息管理系统PDA智能核对护士领取血液后,采用PDA通过扫描出库标签进行核收,记录核收人与核收时间。
准备输血前,先扫描患者腕带,再扫描出库标签、用血病人的交叉配血单上二维条码,系统进行智能核对,自动记录输注开始时间护士可以通过PDA或工作站记录输血巡视记录,如果有输血不良反应病人,可在PDA上及时记录处理,并将数据传送给电子病历EMR,提醒主管医师及时处理与填写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保存后会自动传给输血科并发送提醒,输血科按规定流程处理记录。
输血结束后,护士通过PDA扫描确认,记录结束时间,系统能够自动提醒医生书写输血诊疗评价及输血病程录5系统的应用 本系统于2015年4 月在我院成功运行使用,不仅实现了病人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系统还具备智能的血液闭环式管理功能,在临床用血审核、血液出入库、血袋回收等方面实现智能管理,从而保证临床用血质量安全、输血前、中后的质量监控,数据网络化管理、保存、并时共享。
通过信息实时共享,实现职能科室及时动态监管,大数据的分析、规范化的评价对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系统记录数据贯穿了护士条码标本采集、标本签收、交叉配血、血液出入库、输血检验、输血前后评估、输血前审核、用血PDA核对、输血后不良反应的评估、用血前后时间及效果评价、血袋回收等各个方面,实现输血医嘱的闭环管理。
通过BIS系统的实施,提升了职能科室、输血科的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实现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真正实现PDCA闭环管理[2],满足电子病历五级对输血科信息系统的要求参考文献[1] 何旭洪,等.PowerBuilder8. 0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 陈屹一,等.基于PDA的闭环式输血管理系统.《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3, 第5期:376-378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期其他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