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系统应用报告(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基础报告)学到了吗
文|陆知春“一部金蝶创业史,就是半部中国软件史。”软件业流传的这句话,足以让多数人意识到金蝶的地位。从1993年至2023年,成立30年的金蝶,
文|陆知春“一部金蝶创业史,就是半部中国软件史”软件业流传的这句话,足以让多数人意识到金蝶的地位从1993年至2023年,成立30年的金蝶,也在三次“蝶变”中求得生存徐少春从向岳父借来5000元奔赴深圳创办公司,以“做财务软件的初心就是把财务人员从记账、做账的苦海中解脱出来”的初衷,推出了首个财务软件产品“金蝶”。
“金蝶”的名字源于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毛阿敏的一句歌词靠着当时市场上同类软件较少,金蝶软件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同时“用金蝶软件,打天下算盘”的广告标语,也快速拓展了品牌但1994年,伴随着Windows系统进入中国,徐少春下定决心开发基于Windows系统的财务软件并很快推出了1.0版本,很快推出了V2.5版本等。
开发Windows系统的软件促进了国内财务软件从DOS系统向Windows系统的快速转移这其实也是金蝶的第一次转型
这次转型,在技术领先的产品以及徐少春的高瞻远瞩下,金蝶的业务迎来井喷用徐少春的话说,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初,金蝶销售部的员工每天几乎都要加班至10点以后,坐末班公交车回家如今来看,金蝶的第一次转型是成功的。
借着转型的成功,金蝶于2001年登陆港交所,市值4亿多港元金蝶的成功,也让ERP领域涌入了诸多玩家到2002年,该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同时,“世界四大软件企业”IBM、SAP、甲骨文和微软进军中国市场,国内小玩家通过价格战来争取用户。
如此背景下,金蝶在徐少春的带领下开始了第二次转型按照“软件企业需要形成完整生态链才能做强做大”的原则,金蝶发布了BOS平台,企业可以上平台进行应用的定制和个性化开发金蝶通过个性化定制,再一次完成了升级经过十年发展,金蝶的市值飙涨24倍至100亿港元左右。
十周年时,金蝶已成为坐拥1.2万员工作为行业的“大象”,金蝶开始出现转身慢的情况2012年,攀升的人力成本导致上半年亏损2亿多元,这是金蝶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在随后的两到三年中,金蝶在压缩人力成本导致的人员流动和高管离职中动荡。
徐少春再次开始思索转型2014年,徐少春在金蝶的一场发布会上以砸掉服务器的行为,宣告成立“ERP云服务事业部”到2015年,金蝶的ERP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近六成,云服务实现的营收同比增长54.9%,占总营收比也将近四成。
到2017年,金蝶甚至抛弃过去的历史积累,用金蝶云全面代替ERP金蝶成为一家云计算公司「数智研究社」看来,金蝶云服务的营收虽然从2016年的18%占比增至2022年的76.3%,但这一业务至今并未实现盈利。
财报数据显示,金蝶权益持有人当期应占亏损3.89亿元,2021年末则为3.02亿元对此金蝶的解释是持续加大对云产品尤其是金蝶云·星瀚及HR SaaS的研发投入和疫情的综合影响同时,「数智研究社」发现,开拓云市场的金蝶不仅没有飞得更高,反倒让金蝶出现了销售费用率高企,扣非净利常收负的情况。
这条探索云的道路,金蝶走了这么几年仍看不到未来的曙光不甘落后“北用友”金蝶的多次转型背后,都有竞争对手“用友”的影响在财务软件这一领域,金蝶和用友往往相生出现,业内以“北用友,南金蝶”来形容这一市场格局。
从创立时间来看,用友起步于1988年,早于金蝶这也导致了1994年全国首届会计电算化成果展上出现,用友创始人王文京成为演讲嘉宾侃侃而谈,而徐少春的金蝶展台无人问津的情况也许,两大财务软件的比拼从那时就开始了。
在云业务上,金蝶因为ERP业务增长放缓而转型领先了用友用友虽然后发但发展势头也很凶猛2018年,用友云服务业务收入20.94亿元,首次超过金蝶作为对比,金蝶的云服务收入为8.49亿元即便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用友仍有2000余万元的净利润,但金蝶则陷入了2亿元的巨亏漩涡中。
事实上,金蝶一直生活在用友的笼罩之下ERP时代,用友市场占有率基本都在45%左右甚至以上,牢牢占据着国产ERP市场的头把交椅金蝶则只能从中小企业市场争取存在感如今战火引到云业务,这一格局似乎仍未改变
在用友的持续进化下,金蝶处处是危而这还是除了内部管理缺失之外,外界能显而易见看到的问题金蝶要抓住大模型机遇所有的业务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做一遍这句话也适用于金蝶在人工智能、AIGC等技术风起云涌之际,千“模”共生的变革正在发生。
垂类大模型如何助力企业,将大模型转化为可以落地的生产力,十分受到各界的关注金蝶在8月8日“全球创见者大会”上发布中国首款财务大模型徐少春则表示,“企业数字化要经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数治化四个阶段,数治化是用数据来治理企业,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高阶段。
“在徐少春看来,用数据来治理企业这一终极目的,给了有望加速财务数据智能化处理的财务大模型落地的档期。
当然,作为财务管理领域领头羊,金蝶拥有财务垂直领域训练、财务知识库等核心优势,推出的大模型产品理应也更有天然的财务基因但是,如何将大模型落地到具体的企业场景、落地到专业的服务当中去,还需要客户们的试错体验。
但是,因为金蝶所处财务领域的特殊性,使用大模型产品导致账目一旦算错,那将严重损害财务软件领头羊金蝶的品牌美誉度和行业可信赖程度总而言之,深耕财务领域这么多年、一直致力于引领世界一流财务管理的金蝶,在口号变化中不断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和更新,到今天推出首个财务大模型产品,焦虑可想而知。
但金蝶也希望能够突破用友的阴影,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我们拭目以待本文由数智研究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