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四清科学网博客(秦四清独占了关于地震的科学网)难以置信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6月1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S6.1地震;北京时间2022年6月10日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发生MS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6月1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S6.1地震;北京时间2022年6月10日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发生MS5.8/6.0震群昨天,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某记者,围绕近期的四川地震话题,电话采访我,我做了简短的解答(已播出,见20220610期:新闻2022,有节选)。
考虑到这些解答对大家了解地震有所帮助,我把其整理成文并分享之Q1、什么是震群型地震?它与普通的地震有什么区别?它的危害性是否更大?震群型地震 现在人们是否可以预防?在一个较小范围内、较短时间内,发生的一连串关联地震统称为震群。
震群是基本的地震活动方式,这是因为:某次地震发生后,震源破裂必然产生应力转移,其能引起震源周围岩石应力重分配,导致后续关联地震的发生当然,如果应力转移量级较小而不满足后续地震的发生条件,或后续地震的震级太小,则只能观测到单个地震。
在一个震群内,通常有一个较大事件或两个较大且震级接近的事件此次马尔康震群有MS5.8/ 6.0两次较大事件,可称为双震震群无论单个地震还是震群,其危害性主要取决于震级和震源深度根据我们的研究,目前只有地震区的标志性地震可预测,因为其演化遵循确定性规律。
标志性地震后的震群,其震级上限能预知Q2、据初步震源机制解显示,此次马尔康MS5.8/6.0两次地震均为走滑型破裂,距松岗断裂最近,距离约4千米什么是震源机制?走滑型破裂、距松岗断裂最近,应该如何理解?。
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称为震源机制,其可以通过多个地震台的地震记录图来确定通过震源机制解,可求得破裂方向、破裂速度与应力降等参数走滑型破裂或地震,指发生在走滑型断裂上的地震,而走滑型断裂指两盘在力偶作用下作相对水平运动的断裂。
虽然这两次地震距松岗断裂最近,但是否发生在该断裂上,需要进一步研究,因为也可能发生在其他的隐伏断裂上Q3、四川马尔康地区有哪些地质特点,为什么这次这一地区附近发生了多次地震?要理解地震,单独谈马尔康地区的地质和地震构造没有意义,得谈地震区,因为在同一个地震区内的断裂、地震都有内在关联,是一家。
马尔康地区位于我们划定的汶川地震区(图1),这里的地震区为孕震构造块体的地面区域;该地震区活动断裂发育、地震频发我们的研究表明,由于2008年汶川MS8.1地震仅为一次标志性地震而非主震,所以该地震区势必发生一系列的预震(是preshock,不是余震aftershock)和下一次标志性地震。
汶川地震后,在该地震区发生了一系列的显著预震,如2013年芦山MS7.0地震、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2021年玛多MS7.4地震、今年的雅安MS6.1地震和马尔康MS5.8/6.0地震这些预震是有联系的,均属于第3锁固段的破裂事件。
图1 汶川地震区地震构造图这些预震发生后,该地震区CBS监测值约为3.05×109 J1/2,仍远离下一次标志性地震的CBS临界值3.52×109 J1/2(图2)这意味着:在该标志性地震发生前,该地震区还将发生多次预震,其震级上限不应超过。
MS7.7。由于汶川地震区未来仍有显著预震和标志性地震发生,所以有关部门的防震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
图2 误差修正后汶川地震区638.02.14-2022.06.11之间MS≥5.5地震的CBS与时间关系(标志性地震:1327年9月四川天全MS7.75地震、1937年1月7日青海玛多MS7.8地震与2008年5月12日汶川
MS8.1地震)Q4、汶川地震后,貌似四川的地震活动更猛了,这是什么原因?随时间延续,每个地震区的地震活动将呈现越来越猛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锁固段按承载力由低到高次序的依次断裂,不断的荷载转移将导致剩余锁固段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故其破裂速率越来越快且破裂事件震级总体越来越大。
以汶川地震区为例,在1937年玛多MS7.8级标志性地震前,地震活动较弱(CBS曲线平缓);而之后,则越来越猛(CBS曲线陡增)这说明该地震区的地震活动显著增强,并非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而是始于1937年玛多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标志着第2锁固段已宏观断裂由于如上所述的原因,目前第3锁固段破裂的地震活动会较之前更猛,这是符合力学原理的必然结果与四川有密切关系的还有鲜水河、得荣、西昌地震区(图3),这些地震区的地震活动趋势与汶川地震区类似。
总之,四川的地震活动确实越来越猛了。
图3 西南及其周边地区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