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47b(x47b隐形无人机)这样也行?
X47B隐形无人轰炸机项目概述
点击上方即可订阅!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无需人工干预、完全由电脑操纵的“无尾翼、喷气式无人驾驶飞机”,也是第一架能够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并自行回落的隐形无人轰炸机,X47B似乎已然光环在手,天下我有然而,剧情却并没有依照好莱坞导演的思绪往下走,仅仅在X47B无人机成功弹射起飞并拦阻索着舰两年后,美国海军宣布项目终止,X47B被迫退休,它的事业由“黄貂鱼”部分继承。
▋项目背景1997年,美国海军颁布的《海军作战概念》确认了航母舰载战斗机攻击群在独立作战、全球快速部署和快速响应的优势在新版《海军航空兵愿景2020》中,再次要求美国海军航母攻击群和远征舰载攻击机群时刻准备好到达战场,能够立即、果断、独立地对态势做出反应。
美国海军同时认为,长时间对海岸目标进行监视或及时进行攻击,将飞行员置于危险中并使之进行承受生理极限的飞行是不可取的,因此急需能在航母上起降、具备长航时和隐身能力的低成本无人机,能从距离海岸目标830—900千米的航母上起飞,对目标区域进行长时间监视,必要时执行打击任务。
▋项目发展与变迁2000年,美国海军和美国国防预研局(DARPA)联合启动了海军无人作战飞机(UCAV-N)先进技术验证项目,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承担,2001年试验机被命名为X-47A而早在1999年3月,美国空军和国防预研局联合与波音公司签订了X-45无人作战飞机的演示验证合同,主要验证无人作战飞机的技术可行性。
在任务需求上,美国空军希望无人作战飞机可以高效地执行压制敌方防空力量和对地攻击任务2003年,美国防部以节省经费、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成立了由国防部领导的联合UCAV办公室,将空军和海军的无人作战飞机系统项目合并,起动了联合无人作战系统(J-UCAS)项目。
由于X-47A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起动了X-47B的研制
2004年8月,DARPA授予诺格公司一份X-47B研制合同,要求制造3架X-47B和3个地面站2005年11月,DARPA将J-UCAS项目的管理权正式转交给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2006年3月,美国空军退出J-UCAS项目。
至此,J-UCAS项目终止此后,美国海军在2006年底提出了旨在为航母舰载机联队引入UCAV的“海军无人作战航空系统”(N-UCAS)计划2007年2月,美国海军发布了N-UCAS演示验证招标书,即启动UCAS-D计划。
诺格公司提交的方案即为X-47B,并最终赢得竞标2007年8月,诺格公司获得美国海军授予的一份为期6年的UCAS-D合同该合同要求制造和试飞2架验证机,分别编号为AV-1和AV-2(AV-2准备配备空中加受油设备)。
2008年12月,AV-1出厂,2009年完成地面试验,2010年完成高、中、低速滑跑和F/A-18D伴随试飞,2011年2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实现首飞AV-2验证机于2009年12月出厂,2011年11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首飞。
两架验证机在2012~2014年成功完成了多次航母弹射、着舰、触舰复飞等高难度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一架能够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并自行回落的隐形无人轰炸机。
2015年5月,X-47B成功完成自主空中加油,成为全球首架实现空中加油的无人机。
▋项目结束与后续2015年X-47B自主空中加油完成标志着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无人机验证项目(UCAS-D)的结束之后接棒的是“舰载监视与攻击无人机”(UCLASS)的项目,然而该项目也是命途多舛项目的要求和具体方案一直难以确定。
美国国会希望UCLASS项目发展成一种远程隐身攻击平台,通过空中加油获得更大的航程而美国海军希望将UCLASS项目定位为远程ISR平台,设想在航母舰载机联队中执行有限的打击任务,并要求该机能为航空母舰有人舰载机提供特别需要的空中加油能力。
双方僵持不下,加上中俄等军事大国拒止能力的增强和很多功能重叠的B-21的挤压,UCLASS项目遗憾下马UCLASS项目被调整为舰载无人空中加油系统(CBARS)项目X47B制造商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宣布退出(CBARS)项目竞标。
至此,备受美国海军期待,创造了多次无人机历史上第一次的X-47B项目终止X47B虽然下马,但它对无人机上舰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试错,它的部分成果在其他项目中已经开始应用接替UCLASS项目的CBARS项目计划设计X47B的接班人即:航母舰载无人机MQ-25A,代号“黄貂鱼”。
目前参与项目竞标的有三家公司,包括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通用原子,已经获得了美国海军颁发的临时合同,波音——1900万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1880万美元;通用原子公司——1870万美元通用原子公司(GA-ASI)率先对外公布其完整版MQ-25无人机竞标模型。
从模型看,无人机采用常规布局,机翼、机身、平尾与该公司“复仇者”(Avenger)有共同的设计特征,均采用涡扇发动机和V形垂尾;采用标准的道格拉斯D-704伙伴加油吊舱;无人机将装备MQ-1“捕食者”(Predator)和MQ-9 “死神”(Reaper)无人机的光电相机;采用与S-3“维京”(Viking)反潜机相似的嵌入机身式的起落架。
2017年12月,波音(Boeing)公布了原型机照片MQ-25使用了背部埋入式进气道机头上有3个空气数据传感器在扁平的机头下面还有一个摄像头,大概是在起飞和着陆时向地面操作人员提供视野主起落架向前收缩进入机翼内侧的机身,波音称机翼折叠后飞机大小与F/A-18相当,上表面从机翼根部出来的接缝和凸起,大概是铰链和制动器。
拦阻勾收起后藏在机身里面但波音原型机的起落架门舱和检修面板上没有锯齿状边缘,可见其隐身上并未进行完整的设计
洛·马公司的竞标样机是深海幽灵无人机的简化版该无人机综合了洛·马公司F-35战斗机和R-170哨兵无人机已通过验证的各项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的硬件和软件,节约了研制成本虽然,洛·马公司推出了概念视频,但没有迹象表明,其实体竞标样机已经出炉。
总的来说,三家都不愿意浪费太多的资金和精力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计划于2018年9月授出工程和制造研发阶段合同并在2020年中期交付第一架样机后续发展如何,还需拭目以待▋小结舰载固定翼无人机从“战斗攻击”到“快递加油”,X47B从创造历史到遗憾下马,这种转变其实都折射出美国海军对大型舰载固定翼无人机应用途径的艰辛探索。
在新技术方兴未艾之时,努力探索却无功而返十分正常中国固然可以摸着美国过河,避开错误,但更应该考虑走有特色、符合国情的前进探索之路摘编自『战略前沿技术』
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关注特种显示前沿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