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实验图片(科技实验图片和过程)硬核推荐
“科学眼”推出两周一期的科技图片精选栏目:“眼”下科技带您领略镜头呈现的科学之美,关注当前国内外重大科技进展
“科学眼”推出两周一期的科技图片精选栏目:“眼”下科技带您领略镜头呈现的科学之美,关注当前国内外重大科技进展!NO1新技术试验双星发射升空
图片来源:新华社/张铮逸 摄6月27日1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新技术试验双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两颗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星间链路组网及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NO2
龙凤胎大熊猫宝宝
图片来源:新华社/崔凯 摄7月2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庆贺”产下龙凤胎大熊猫“庆贺”于2日早上7时23分破羊水,于7时53分产下大仔,8时15分产下小仔,此次生产为大猫“庆贺”第三次产仔,经验丰富的“庆贺”表现出极强的母性,大仔初生体重117.2克,雌性,
小仔初生体重140.8克,雄性,母子平安。NO3数字化植物标本
图片来源:新华社/金立旺 摄7月4日,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工作人员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份植物标本 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主持的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从2006年开通至今,已经收录数字标本六百多万份,成为查询中国植物标本及植物科学信息的重要平台。
NO4阵列巡天
图片来源:M. COLLEEN GINO新墨西哥州马格达莱纳岭天文台干涉仪(MROI)的首台1.4米望远镜于本月安装完成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九个相同的望远镜将形成一个Y形阵列,其分辨率将远超其他望远镜该工程预计在2025年左右完工。
NO5 荧光标记
图片来源:Wang Chi Lau/Embryology美国马赛诸塞州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学生们为了研究多细胞生物生长与发育过程,通过荧光染料将乌贼(Loligo Pealei)幼体体内的肌肉、毛状纤毛干细胞核分别染色为红色、绿色与蓝色。
NO6触碰太阳
图片来源:NASA2018年7月7日讯,美国宇航局NASA准备于8月4日向太阳发射人类首枚探测器--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这一被称为“触碰太阳”雄伟计划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太阳风。
NO7皓月当空
图片来源:NASA这张4月30日摄于国际空间站的照片中,月球似乎悬浮在地球上方地球表面是加拿大纽芬兰地球上方的鲜蓝光弧实际上是大气层空间站位于地球上方354公里,每92分钟绕行地球一周,时速为2.77万公里,每天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能够欣赏到。
15次或16次日出和日落。NO8冰山、鲸鱼和航运
图片来源:PNAS研究人员通过对北极地区的生物进行观察与统计来评估由于栖息地与航线重叠、水下噪音等因素对北极地区各类生物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北极地区冰山融化带来的航运增加可能对独角鲸、海象等生物在当地的生存造成较大的影响。
NO9祖先的脚后跟
图片来源:Jeremy M. DeSilva科学家于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南方古猿非洲种青少年个体的足部化石,该化石距今已有33.2万年通过分析和与成年南方古猿足部化石标本对比,科学家发现当时的南方古猿已经具有了比预期中更多的双足行走特征。
NO10新行星的诞生
图片来源:ESO/A. MÜLLER德国海德堡马普天文学研究所(MPIA)的天文学家使用名为SPHERE的新一代成像仪器通过定期观测,在一颗距地球370光年的矮星PDS 70附近发现了一颗新形成的行星,在经过处理的图像中行星的光点十分明显。
上期最佳
图片来源: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科研人员近日在瑞士利用欧洲失重飞机,成功完成了微重力环境下陶瓷材料立体光刻成形技术试验,以及微重力环境下金属材料铸造技术试验,为我国空间站、深空探索等任务中实现“太空制造”拓宽了技术路线。
中科院科技摄影联盟出品编辑:谢昊 陈冠翰(2018.07.09)往期回顾:“眼下”科技:科技图片精选No.1“眼下科技”:科技图片精选No.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