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首页(中国证据科学网)新鲜出炉
截止2016年底,全国共有88所高校获批“111计划”引智基地立项,我校“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是历年来唯一获批的法学类引智基地。
近日,我校证据科学研究院“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成功通过2015-2016年度国家项目考核,连续两年顺利达标。
国家“111计划”
“111计划”是2006年起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的旨在推进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高端项目,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优秀人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2013年10月14日,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的2014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评审工作结束,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作为2014年度建设项目予以立项据悉,截止2016年底,全国共有88所高校获批“111计划”引智基地立项,我校“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是历年来唯一获批的法学类引智基地。
“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以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相关学科学术积累和研究成果丰厚,研究水平与国际化程度居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基地拥有研究人员共35人,其中,海外人员包括特聘学术大师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威格摩尔特特座教授、国际证据科学协会主席罗纳德?艾伦、瑞士洛桑大学克里斯托弗?山普教授等10人,均为国外著名大学教授和高级研究人员;国内人员26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15人。
基地创始负责人为证据科学研究院张保生教授,联络人为汪诸豪副教授
标志性成果简述
1第五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5年7月22日至23日,第五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idence Law and Forensic Science)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召开。
本次研讨会受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和“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联合资助,来自五大洲包括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瑞士、坦桑尼亚、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名证据法学者和法庭科学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自2007年首次在北京成功举办以来,系首次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标志着其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SEE MORE ↓
2两届中瑞证据科学国际研讨会圆满召开
2015年1月19日-21日,首届中瑞证据科学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ino Swiss Evidence Science)在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南方基地海南大学成功举行;2016年9月7日-9月9日,第二届中瑞证据科学国际研讨会在瑞士洛桑成功召开。
两次会议均受“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资助,在积极推动中瑞两国在证据科学领域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合作以及中国证据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SEE MORE ↓
3三十余位海外名师应邀赴法大授课
应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和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的邀请,自2014年末起,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等三十多名知名教授前来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授课,其中包括国际证据科学协会主席、美国西北大学威格摩尔特座教授Ronald J. Allen、国际证据科学协会副主席、国际诉讼法协会副主席、西班牙赫罗纳大学著名教授Michele Taruffo、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摩利尔法学院著名教授Aviva Orenstein、Joseph Hoffmann、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学院副院长Beth Greenwood、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刑事法庭(ICTY)副院长刘大群、瑞士洛桑大学著名教授Christophe Champod、Franco Taroni、英国诺丁汉大学著名教授Paul Roberts、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著名教授Andrew Ligertwood、南澳大利亚最高院大法官Martin Hinton、南澳大利亚律协主席David Caruso、美国律师协会前主席Michael Greco、著名华裔鉴识科学家李昌钰Henry Lee博士等。
仅2016年内来访授课教授达14人次,均采取全英文教学方式,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开拓国际视野的机会所有授课过程均进行了同步专业录像,课程结束后即上传至证据科学研究院网站(http://zjkxyjy.cupl.edu.cn/en)。
SEE MORE ↓
4Ronald J. Allen教授荣获201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2014年9月29日,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外国专家(特聘海外学术大师)Ronald J. Allen(艾伦)教授获得201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是中国政府对贡献突出的外国专家给予的最崇高荣誉,成为我校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为祝贺艾伦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艾伦教授论证据法(上)》新书首发式在京举行,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首发式
9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京会见了荣获201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罗纳德·艾伦教授沈德咏代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对艾伦教授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殊荣表示热烈的祝贺沈德咏说,十年来,艾伦教授积极参与中国司法文明和证据制度建设,为中国法治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中国政府高度肯定。
艾伦教授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诉讼证据规定研究》的外国顾问,全程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具有较高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政府“友谊奖”是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美国西北大学威格摩尔特座教授罗纳德·艾伦(Ronald J·Allen)受聘于中国政法大学,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诉讼证据规定研究》的外国顾问。
在201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中,罗纳德·艾伦是法学类唯一获奖者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胡云腾,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中方团队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张保生教授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SEE MORE ↓
5创法庭科学全英文期刊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Medicine
在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和“111计划”引智基地的共同努力下,作为目前唯一的在中国的法庭科学相关的全英文国际专业期刊“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Medicine”(法庭科学与法医学杂志)顺利创刊,并已于2015年5月和11月分别按计划正式出版发行了第一期(创刊号)和第二期。
2016年起为季刊,已发行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期刊名缩写为JFSM(ISSN:2349-5014,E-ISSN:2455-0094)期刊的在线全球开放获取以及印刷版发行均与国际出版商-威科集团合作,目前接受国内、国外投稿的期刊在线平台运行良好,期刊还为读者提供了界面友好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APP。
截至目前累计阅读量831次;稿件接受率为22%SEE MORE ↓
结语
EVIDENCE science我校“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国家“111计划”并连续两年顺利通过年度考核,为我校证据科学学科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保障,为中国政法大学争创国家“双一流”工程带来了新的机遇。
“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将继续坚持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核心要求,以文理交叉、法学与自然科学交叉为特色,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和学科人才,为中国政法大学强化办学特色、建设法学国际一流学科、扩大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贡献中坚力量。
Evidence Science长按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