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定义(科学的定义及其三个属性)没想到
盆景,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中国唐代,堪称国粹,现已发展到世界各国,但是,由于盆景理论的相对滞后,至今人们仍对盆景的认识莫衷一是,还没有公认的、严格科学的盆景定义在此,笔者谈
盆景,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中国唐代,堪称国粹,现已发展到世界各国,但是,由于盆景理论的相对滞后,至今人们仍对盆景的认识莫衷一是,还没有公认的、严格科学的盆景定义在此,笔者谈点学习体会并试作探索,求教于大家。
什么是“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对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说明”那么,我们可根据盆景的发展状况和现在的认识,试对盆景下这样的定义:盆景,是以自然界素材及其生命素材,在小盆中表现自然景观及其生命景象的艺术。
下面对此定义进行论证,也就是论证盆景的本质特征及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自然界素材及其生命素材”,是盆景的本质属性,也是和其他艺术的本质区别书画应用笔墨纸张,雕塑应用木、石、泥巴,影视应用电器光影,而盆景应用大自然的真实素材,泥土、山石、水肥、阳光、空气与活的树木、花草,从某种程度上 说,盆景是“真正”的自然景观,是“有生命”的艺术。
只有经常观察理解大自然,学习生物科学知识,才能很好地创作和欣赏盆景二、“表现自然景观及其生命景象”,是盆景的艺术形象性质和任务盆景之所以能起源于中国,是由中国的文化环境决定的中国人很古就懂得“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道理,人们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寄情山水,感悟 人生,于是发明了盆景。
盆景的“自然景观及其生命景象”,符合自然规律,充满自然韵味,极具“艺术的真实性”,让人有亲近自然之感,因此,人们热爱盆景, 形成了一种美好的口头语,“盆景如自然”或“自然如盆景”!
三、盆中之景,以小见大,高级供奉观赏品从古到今,盆景的名称很多,如,“盆栽”、“盆植”、“盆池”、“盆岛”,“盆玩”、“些子景”(微小之景)、“景供”(供奉之景)、“树供”、“盆景” (包括“树木盆景”、“水旱盆景”和“山水盆景”三大类),后来大家感到“盆景”之名最好,故约定俗成。
(但,日本盆景仍沿用中国古代的“盆栽”名称) 诚然,盆景的这些名称及其实际表现、应用情况,也可以反映出盆景的一些属性和特点首先,盆景是把大自然景观浓缩于小盆中的造型,人称“缩龙成寸”;再 则,其“景、盆、架三位一体”的固定形式,说明盆景注重装饰效果,别具中国古色古香;第三,从盆景登堂入室、高置雅案的实际应用来看,盆景是崇高供奉物、 高级观赏品------因此,盆景的表现方法和形貌特点为“以小见大”,轻巧、精美,雅致,故其体量 “以几案可置者为佳”。
反之,规格太大太笨重的“盆景”,未严格“缩龙成寸”,既不符合“些子景”形貌,又不符合“景供”的应用要求,笨重即不高雅规格 太大太笨重的“盆景”,违反“以小见大”的表现特点,违反轻巧雅致的形貌特点,违反雅室高几供奉的观赏特点。
这种以大树“表现”大树的形体,虽有一定观赏 性,也只能称为“庭院树木造型”,不属于盆景范畴盆景的观赏,讲究必要条件盆景平时的摆放,重在方便养护和造型,而不是正式的观赏雅室环境中的供奉 式观赏,才是盆景的理想观赏模式,也是盆景展览的最佳方式。
四、不断提升品位,登上艺术殿堂盆景的“自然景观及其生命景象”,不仅使人有亲近自然之感,而且由于是“艺术表现”,还能让人寄托思想,抒发情感,并使观赏者产生共鸣盆景在长期的发展 中,借鉴文学艺术的法则理念,不断补充自身的理论,使景观形象越来越美,形式与内容充满了表现性,洋溢着诗情画意,被人们赞誉为“不言的诗”、“立体的 画”、“无声的音乐”、“活的雕塑”。
盆景“以艺术美表现自然美,在自然美中彰显艺术美,达到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因此,中外盆景界顺理成章地把盆景的品位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宣布为“盆景艺术”
作者@陈洪奎
关于绿林盆景.
爱盆景爱生活,长按下面二码加我希望与更多盆友交流!
个人微信:cui1281942346电话:13409602044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