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期刊官网(中国科学数学期刊)干货分享
前几天,国内数学界发生一件大事,奇怪的是居然没有多少报道。在搜索引擎中搜了下照片,可以说真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
文|王小二编辑|王小二
前几天,国内数学界发生一件大事,奇怪的是居然没有多少报道那就是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副研究员郇真的事情她在““Acta Mathematica””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我搜索下,仅有聊聊的几篇报道一个是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中心发了一个通知公告。
再就是网上寥寥两三家媒体的报道。
在搜索引擎中搜了下照片,可以说真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照片也只有一张。
你可能会疑惑,这么看也不是很厉害吧,不然怎么没什么报道告诉你一组数据,也许你就能改变看法了Acta Mathematica它是数学界公认的发表难度最大的数学期刊之一该期刊由瑞典皇家科学院Mittag-Leffler研究所出版,是全球四大顶级数学综合性期刊之一,旨在“发表数学各领域最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每年2卷4期,共发表十余篇论文,年份少的时候,也就是四五篇。从1882年至今,该期刊一共发表论文2097篇。根据该期刊上的统计,建国以来至2018年,中国发表的只有7篇文章。
数学界有四大顶级刊物:《数学学报》(Acta Mathematica);《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新进展》(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美国数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在其上任何一个发表论文就很难了,尤其是在《Acta Mathematica》上发表更难,难上加难的更是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发表在过去我国在学者在《Acta Mathematica》发表的论文基本都是合作发表的。
北京大学朱小华教授(2000年,与田刚院士合作);南开大学张伟平院士(2014年,与麻小南教授合作);北京大学田刚院士与首都师大张振雷教授(2016年);湖南大学黄勇教授与纽约大学教授合作(2016年);
首师大方复全教授与国外教授合作(2017年)这里面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的只有大数学家苏步青(1951年)郇真研究员是继苏步青院士后,第二个以独立作者身份在此刊物上发表论文的中国人你说牛不牛?十年磨一剑,持之以恒。
根据华中科大数学中心官网显示,郇真现为该中心几何拓扑与数学物理团队成员,研究方向主要是代数拓扑、代数几何和数学物理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2017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博士读取了八年,你可能会有些疑惑这里有个插曲很有意思其实在读研期间她就已经处于博士研究阶段,只不过在研究途中兴趣发生了变化,直接转向了代数拓扑学,2010年直接转到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2016年她的博士论文已经完成,为了让论文更具可读性和经典性,她又对论文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修改。
她的博士论文长达290页。2017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任教。
华科官网介绍她的此次事件可以说在师生间都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听过她课的学生,有些听不懂。
问了一个华中的朋友,他也是被惊了一脸。之前,只是知道郇真老师一篇文论磨砺很多年了,然后就是群聊炸锅了。
数学圈的老师们经常吹牛,要是能发一篇四大,请吃一年饭都是小意思他感觉人生真是恍惚啊,那可是四大啊在同事眼中,郇老师是个纯粹的人,对数学纯粹,不爱名利且教学严谨全院疯传之后,郇老师也仅仅只是简单地回复
郇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我觉得一个数学工作者所面对的世界就像王尔德和安徒生的童话中的一样:残忍、世俗、与你毫无共情的现实世界,以及永远怀揣着童话般梦想的主人公,而因为他们与现实格格不入,因此结局经常是悲剧的。
而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其实并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付出了多少,从他们的角度,我们多多少少是很奇怪的人在网上,她依旧是一个近乎默默无闻的存在不信,你就去搜索下其实,她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坚持另外郇真老师的英文名字是(zhen huan),是不是想到了甄嬛?。
她也许就是数学界的甄嬛怀揣着童话般的梦想认准了一个问题,然后解决它心理学家安吉拉·李·达克沃斯是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她花了数年做了一个研究——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她调查了西点军校、各种比赛冠军、体育明星、商界成功人士等等。
她发现决定这些人成功的共同点并不是所谓的智商和情商,而是坚毅换句话说,要想成功就是发现一个问题,然后坚持不懈地解决它要想获得成功,或许并不需要太多的东西:中等的智商,正确的方法,持续的努力多数人的智商差距不大,如今网络时代让人们更加的耳聪目明,正确的方向和方法获取也相对容易,体现出差距的最终还是落在了持续努力上。
就如同郇真老师一样,矢志不渝的十几年,水到渠成的成功了我们缺的不是智商,或许只是总喜欢被我们挂在嘴上却无法持续落实的努力成功或许不需要用一个人能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们在成功的路上,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有时候我们对面前的困难感到沮丧时,换个角度想想,这些都是成功路上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